导图社区 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思维导图简版)
编辑于2020-09-05 13:12:05新航路开辟,殖民活动的详细知识清单,详细梳理了15世纪到17世纪中期欧洲历史的主要事件和趋势,特别关注了欧洲的经济、政治、社会变革以及与世界其他地区的互动。,从经济角度看,欧洲经历了从积累财富到商业中心转移的过程。葡萄牙和西班牙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国家,通过海外探险活动获取了大量财富。政治和社会层面也经历了深刻的变革。欧洲国家通过海外探险和殖民扩张,不断拓展势力范围,逐渐确立了各自的殖民霸权。
高中历史两次工业革命详细知识导图,详细概述了从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的三次工业革命及其对社会、经济、政治和技术的深远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导致了工厂成为主要的工业生产组织形式,而经济结构则显著地向工业化方向转移,农业比重减小。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如发电机、电动机等,引发了新一轮的技术革命。
详细概述了从1949年至今的新中国经济史,主要聚焦于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的变迁。划分了几个关键的历史阶段:过渡时期(1949-1956年)、探索十年(1956-1966年)、文革十年(1966-1976年)、徘徊两年(1976-1978年)和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至今)。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新航路开辟,殖民活动的详细知识清单,详细梳理了15世纪到17世纪中期欧洲历史的主要事件和趋势,特别关注了欧洲的经济、政治、社会变革以及与世界其他地区的互动。,从经济角度看,欧洲经历了从积累财富到商业中心转移的过程。葡萄牙和西班牙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国家,通过海外探险活动获取了大量财富。政治和社会层面也经历了深刻的变革。欧洲国家通过海外探险和殖民扩张,不断拓展势力范围,逐渐确立了各自的殖民霸权。
高中历史两次工业革命详细知识导图,详细概述了从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的三次工业革命及其对社会、经济、政治和技术的深远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导致了工厂成为主要的工业生产组织形式,而经济结构则显著地向工业化方向转移,农业比重减小。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如发电机、电动机等,引发了新一轮的技术革命。
详细概述了从1949年至今的新中国经济史,主要聚焦于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的变迁。划分了几个关键的历史阶段:过渡时期(1949-1956年)、探索十年(1956-1966年)、文革十年(1966-1976年)、徘徊两年(1976-1978年)和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至今)。
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明朝中后期江南丝织业中出现雇佣关系。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鸦片战争前中国经济结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2.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解体标志: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具体表现:纺织分离、织耕分离
解体原因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发展
过程特点: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冲击、各地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尤其是通商口岸远比内地迅速、在自然经济解体过程中一直没有建立起有序的商品经济体制。
解体影响:1为商品经济发展准备了自由劳动力2.从根本上冲击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3.是列强侵华的结果之一,使中国经济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
近代工业产生:外资工业、民族工业
兴起
洋务企业
时间:19C60S
概况:军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官办)和民用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官督商办)、中体西用
性质:地主阶级改良运动
代表人物: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左宗棠、奕欣
结果:甲午战败宣告失败(根因在于地主阶级局限性,未学习近代政治制度)
影响:中国近代化开端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原因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外商企业的刺激
封建社会内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
洋务运动的推动-官督商办
概况:时间、地点、途径、典型企业
影响:抵制列强的经济侵略
初步发展
时间1895-1911
原因
列强资本输出,中国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破坏
清政府放宽了民间办厂的限制
“设厂自救”,“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概况
企业家:张謇、荣宗敬、荣德生
影响
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一股新气息
有利于民主思想的传播
为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奠定经济和阶级基础
短暂春天
时间:1912-1919
原因
辛亥革命推动
人民群众的反帝爱国斗争,抵制洋货,提倡国货
“发展实业”和“实业救国”爱国思潮的推动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概况:先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迅速
特点
畸形发展:主要分布东南沿海地区;轻工业为主,重工业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经济结构中,外国资本仍超过民族资本,控制中国经济命脉;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春天短暂,昙花一现
迅速枯萎
时间:1919-1927
原因:西方列强战后卷土重来
短暂发展
时间:1927-1936
原因
人民群众的反帝爱国斗争,抵制洋货,提倡国货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
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
陷入困境、绝境
1937-1949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总体看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曲折发展的原因
1953-1956年三大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