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电网考试-继电保护)第三章:距离保护
继电保护原理知识点梳理总结(工大JH整理)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知识点梳理。(工大JH整理)
继电保护第六章6.2~6.4知识点梳理(工大JH整理)
继电保护第六章第一节知识点梳理。(工大JH整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第二职业规划书
记一篇有颜又有料的笔记-by babe
伯赞学习技巧
第三章 距离保护
3.1 距离(阻抗)保护基本概念及特点
距离保护
距离保护?
组成
起动回路
测量回路
逻辑出口回路
断线和振荡闭锁回路
基本概念
测量阻抗Zm
整定阻抗Zset
动作/起动阻抗Zop(保护刚好动作的最大Zm)
特点
1. 灵敏度高Ksen高
2. 基本不受系统运行方式变化的影响 (完全不受背侧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
3. 与电流保护相比性能大为改善
距离保护基本配置原则
距离保护反应单侧电气量,且为欠(低)量保护 采用三段式,分为相间距离保护和接地距离保护
距离I段(主) (线路全长80%-85%)
躲过下条线路出口(即本线路末端)短路, 本保护的测量阻抗。
距离II段(主)
与下条线路的距离I段配合
距离III段
躲过最小负荷阻抗
3.2 距离保护的阻抗测量元件
阻抗测量元件(阻抗继电器)KI(KZ)及其动作边界
三种圆特性阻抗继电器
全阻抗KZ
方向阻抗KZ
偏移阻抗KZ
圆内为动作区,圆外为非动作区
圆特性方向阻抗元件动作方程(动作条件)
圆特性方向阻抗元件 (具有完全方向性)
幅值比较式
相位比较式
圆特性全阻抗元件 (无方向性)
圆特性偏移阻抗元件 (具有不完全方向性)
电量变换器
基本作用
电压变换器
电流变换器
电抗变换器
N3开路
N3并联R,R越小,φk越小
线路序阻抗之间的关系及各序分量的提取
距离保护中阻抗继电器的接线方式
要求
测量阻抗Zm反映正序阻抗Z1l
测量阻抗与故障类型无关
分类
相间距离保护
三相短路、两相短路(两相短路接地也可正确反映) 不能反映单相接地短路(Zm偏大,拒动)
0°接线
+30°和-30°接线只用于方向阻抗继电器
三个KI采用或逻辑
接地距离保护
单相接地、两相短路接地(三相短路也能正确动作) 不能反映两相短路(Zm偏大)
零序电流补偿的接线方式
零序电流补偿系数K
方向阻抗元件KI的死区及消除死区的方法
保护安装处正方向出口短路
方法
采用记忆作用
引入非故障相电压
常规阻抗继电器KI的精确工作电流
使测量阻抗降为0.9Zset对应的测量电流 越小越好
3.3影响距离保护正确工作的因素及防止方法
短路点过渡电阻Rt对距离 保护的影响及措施
Rt特点
相间短路Rt 电弧电阻(小)
随时间增大
接地短路Rt 中间物质电阻(大)
不随时间变化
Rt对距离保护测量 电阻的影响
单侧电源线上Rt的影响
Zm=Zk+Rt增大 保护范围下降
双侧电源线路上Rt的影响
受电端
Zm增大 保护范围缩短 保护拒动
送电端
Zm可能减小 保护范围扩大 超越动作 反方向误动
Rt对距离保护影响情况
保护距短路点越近 受Rt影响越大
保护装置整定值越小(线路越短) 受Rt影响越大
不同圆特性KI受Rt影响 +R所占面积
措施
增大保护在+R轴方向动作区
针对电弧电阻采用瞬时测定装置
TV二次断线对距离保护的影响 及措施
Zm=0,保护误动作
增加断线闭锁回路
系统振荡对距离保护的影响及 振荡闭锁回路
系统振荡是两个系统间功角摆动 (只发生在双侧电源系统)
系统振荡时Zm的变化情况
180°
振荡中心(系统电气中心)
Zm随功角δ振荡
误动区:全阻抗>偏移阻抗>方向阻抗>透镜阻抗
振荡周期1.5s<III段整定时限
I、II段动作时限小于振荡周期,须加闭锁回路
振荡与短路的主要区别
振荡闭锁回路
负序(和零序)分量元件起动保护的振荡闭锁功能
反应测量阻抗变化速度的振荡闭锁功能
分支电流的影响及分支系数
分支系数
助增
外汲
3.4距离保护整定计算 (整定公式多)
距离I段 瞬时动作,不能保护本线路全长
动作阻抗整定
一次
二次
动作时限
距离II段 以较小延时保护本线路全长
校验灵敏度
距离III段 要求近后备保护线路全长,远后备保护下一线路全长,灵敏度高,延时较长
灵敏度校验
近后备
远后备
3.5新特性距离元件
故障分量
故障分量特点
故障分量距离元件 (工频变化量阻抗元件)
故障分量距离元件特点
动作速度快
躲过渡电阻能力强
无死区和超越动作问题
无振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