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练习使用显微镜
七年级上册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思维导图,显微镜的发明者是荷兰眼镜商詹森父子(光学显微镜);恩斯特·鲁斯卡(电子显微镜)。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练习使用显微镜
关于显微镜
发明者:荷兰眼镜商詹森父子(光学显微镜);恩斯特·鲁斯卡(电子显微镜)
发明时间:1590年(光学显微镜);1931年(电子显微镜)
种类
光学显微镜
明视野显微镜(普通光学显微镜)
暗视野显微镜
荧光显微镜
相差显微镜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偏光显微镜
微分干涉差显微镜
倒置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便携式显微镜
扫描隧道显微镜
原子力显微镜
普通光学显微镜(明视野显微镜)的结构
光学部分
目镜
目镜的放大倍数与它的长度成反比
物镜
物镜的放大倍数与它的长度成反比
反光镜
平面镜:适合强光时使用
凹面镜:适合弱光时使用
机械部分
支撑部分
镜筒
镜臂
镜座
稳定镜体
准焦螺旋:调节焦距 (调节方式:顺下逆上)
粗准焦螺旋
调节幅度大
细准焦螺旋
调节幅度小
载物台
放置玻片标本
压片夹
固定玻片标本
遮光器
利用不同光圈调节进光量
转换器
切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与安放
取镜
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住镜座。
安放
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大约7cm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目镜可以直接插入镜筒内,物镜需要旋入转换器内)。
2.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使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用一只眼注视目镜内。调整反光镜,直到出现明亮的圆形视野。
3.观察
把将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正面朝上放置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固定住。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为止。(为防止玻片破碎,此时一定要用双眼看着物镜)。
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并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上升,直到看清物像。然后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光学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1.物像比实像大
2.物像与实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旋转180°)
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