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普通心理学》第五章:意识和注意
内容包括:意识的一般问题、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注意的一般概述、注意的认知。
内容包括:记忆的一般概念、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内隐记忆。
普通心理学第四章:知觉思维导图。介绍知觉的一般概念、特性,分析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等相关知识。
在心理学中,感觉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人对各种事物的认识活动是从感觉开始的,感觉是最初级的认识活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
意识的一般问题
意识
意识是一种觉知
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功能
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
无意识
无意识行为
对刺激的无意识
盲视
意识的局限性及能动性
局限性
许多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人没有意识到
专注于一件事,对其他事视而不见
能动性
盲点
特殊情况下产生幻觉
生物节律的周期性与意识状态
生物节律
超生物钟
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睡眠与梦
睡眠
睡眠及阶段
频率和波幅较低的脑电波。持续时间约十分钟 β波
频率更低的a波。偶尔出现“睡眠锭”持续时间约二十分钟。
频率低,波幅大。出现δ波。持续时间约40分钟。
呈现δ波。深度睡眠。身体指标变慢。梦游,梦呓,尿床等多发生在这个阶段。
睡眠的功能
恢复理论
生态学理论
失眠
原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食物、药物、行为因素、性格
梦
关于梦的解释
精神分析-潜意识
生理学-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
认知观点-梦担负一定的认知功能
对梦的研究
夜晚帽
奇异梦境
梦境转换
催眠
是另一种意识状态
对催眠的不同解释
社会认知或角色扮演的观点
意识功能分离的观点
催眠弱化了意识对行为的监控
催眠的应用
心理治疗
医学
犯罪侦破
运动员心理
白日梦与幻想
原因
环境中的线索
情绪气味的线索
主动性
功能
有助于为即将到来的事情做好计划
运动员的心像训练
军人的心理准备
有助于疏通心理障碍
精神活性药物引发的意识形态改变
通过影响神经递质来发挥作用
分类
抑制剂
兴奋剂
致幻剂
注意的一般概述
注意的基本概念
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特点
指向性与集中性
注意和意识
注意的外部表现
并非一一对应
注意的功能
选择
保持
调节和监督
注意的种类
选择性注意
根据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程度
不随意注意
无目的 不需要努力
随意注意
有预定目的 需要一定意志努力
随意后注意
有目的 不需要努力
双耳分听实验
抑制机制特点的三种现象
负启动
返回抑制
注意瞬脱
持续性注意
警戒作业
注意的动摇
局部适应
机体节律性活动
影响因素
主体状态
对象特点
分配性注意
双作业操作
影响因素(条件)
熟练程度或自动化程度
活动性质
注意的基本特征
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广度
注意对象的特点
活动任务、个体知识经验、情绪的影响
注意的转移
有目的 主动地
主要因素
紧张度
新事物新活动的特点
事先有无转移和信号
与人的神经类型有关
注意的认知——神经机制
注意的认知理论
注意的选择功能
过滤器理论
提出者:布罗德班特 1958年提出
根据:双耳分听实验
瓶颈理论或单通道理论
衰减理论
提出者:特瑞斯曼 1964年
根据:日常生活观察 实验研究
后期选择理论
提出:1963 多伊奇等人
完善:1968 诺曼
分析后在进入过滤 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
又名完善加工理论、反应选择理论、记忆选择理论
多阶段选择理论
1978 约翰斯顿等人
选择过程在不同加工阶段都可能发生
避免了过于绝对
注意与认知资源分配
认知资源理论
从不同的认知任务或认知活动如何协调的角度来理解注意
双加工理论
提出:1977 谢夫林等人
人类的认知加工有两类: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加工
注意的生理机制
朝向反射:是由情景的新异性引起的一种复杂而又特殊的反射。
脑干网状结构
边缘系统和大脑皮层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