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肿瘤的发生与遗传
肿瘤的发生与遗传思维导图,内容包括:肿瘤的发生概念、与遗传的关系、肿瘤发生遗传学基础、遗传学理论。
遗传学基因与基因组思维导图,内容包括:基因结构、基因功能、人类基因组。
单基因遗传病思维导图,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有6600多种,并且每年在以10-50种的速度递增,单基因遗传病已经对人类健康构成了较大的威胁。较常见的有红绿色盲、血友病、白化病等。
染色体与配子的发生思维导图,内容包括:染色质间期伸展形式、染色体细胞分裂过程、人类染色体等相关知识总结。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思维导图
肿瘤的发生与遗传
肿瘤的发生的概念
一些生长分化异常的细胞通过形成一些特殊的生物特性逃避细胞凋亡,由良性肿瘤逐渐发展为具有侵袭和转移能力的恶性肿瘤
结果 严重损伤组织,引起器官衰竭,最终导致死亡
有家族聚集性
与遗传的关系
家族性癌 一个家庭多个成员患同一种癌,患者一级亲属发病率远高于一般群体,一般不符合孟德尔遗传
癌家族 一个家系中某些恶性肿瘤发病率高,发病年龄早,通常为常显遗传
单基因遗传肿瘤
常显肿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RB
婴幼儿最常见眼部恶性肿瘤
早期眼底灰白色肿块 多无自觉症状 肿瘤增大侵入玻璃体或接近晶状体称为猫眼
13q14.2中间缺失
婴儿典型面貌 前额突出 鼻梁过宽且突出 嘴大 上嘴唇薄 颈短
分类
遗传型
双亲之一可能为携带者
多在一岁多前发病
散发型
家族聚集不明显
双亲正常
发病较晚
单发较多
肾母细胞瘤 Wilms瘤
神经纤维I瘤
家族性腺瘤息肉综合征I
常隐肿瘤 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
Bloom综合征BS
临床表现
身材矮小 慢性感染 免疫功能缺陷 日光敏感性面部红斑和轻度面部畸形
典型特征
高频率染色体断裂和重组
染色体易发生断裂形成结构畸形,分裂间期常见多个微核结构
染色体断裂发生在同源系列之间也同样存在断裂性突变,从而出现频发的姐妹染色单体交换
在非编码序列也同样存在断裂性突变
常见四射体结构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
6岁面部和眼毛细血管扩张,对射线异常敏感
Fanconi贫血
贫血
染色体断裂频发,常见染色单体断裂或裂隙,双着丝粒染色体,核内复制 染色体互换多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着色性干皮病XP
临床特点
早发的皮肤癌 易患恶性黑色素瘤 角化棘皮瘤 肉瘤 腺癌 并伴有生长发育迟缓 性发育不良 智力障碍 小头和神经性耳聋
没有四射体
多基因遗传肿瘤
乳腺癌 胃癌 鼻咽癌 肺癌 前列腺癌 子宫颈癌
人群发病率一般>0.1%
患者一级亲属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群体发病率
肿瘤发生遗传学基础
染色体异常
数目畸变
干系 肿瘤细胞占优势地位的细胞系
众数 干系肿瘤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旁系 肿瘤细胞中占非主导地位的细胞系
多为非整倍体畸变 常见8.9.12.21增多和7.22.Y.减少
结构畸变
易位 缺失 重复 环状染色体 双着丝粒染色体
标记染色体 较多出现在某种肿瘤细胞中
特异性标记 经常出现于同一肿瘤细胞
非特异性标记 可出现在多种恶性肿瘤中
代表性标记染色体
Ph1
9.22相互易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病主要原因 可作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断依据
14q+
8.14.相互易位
Burkitt瘤
相关基因
癌基因
(细胞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一类基因)原癌基因在表达时间,表达地位,表达数量及表达产物结构等改变
原癌基因功能
维持细胞正常功能,调控生长,分化
高度保守单一序列
低水平表达或不表达
有组织,分化阶段,细胞类型,细胞周期特异性
5'有负调控序列
原癌基因激活
点突变 RAS基因
基因扩增
染色体特定区域DNA多次复制 无正常深浅相间带纹成为均质染色区(HSRs)
染色体特殊DNA复制后,成对的无着丝粒片段释放到胞质,染色后,呈连在一起的双点样结构,称为双微体(DM)
低甲基化
染色体重排
使原来无活性的原癌基因转移到一个强大启动子或增强子附近被激活,表达增强,从而细胞癌变
易位改变了基因结构,使其与其他的表达高的基因形成融合基因
LTR插入
LTR为逆转录病毒基因组两端的长末端重复序列
抑癌基因TSG
正常细胞中存在的一类一直细胞过度生长从而抑制肿瘤发生的负调节基因
缺失或失活则致癌
基因
BRCA1
P53 17p13.1 使细胞停留G1
RB 最早发现 13q14.1
功能缺失
NM23
抑制肿瘤转移因子
失活
等位基因隐形作用
只有一对等位基因都失活才导致肿瘤发生 Rb基因
抑癌基因的显形负作用
一个突变的等位基因在另一个基因正常存在并表达的情况下,任可使细胞出现恶性表型和癌变 p53
单倍体不足假说
一个拷贝失活,另一个则可能不足以维持正常的细胞功能DCC
遗传学理论
单克隆起源假说
癌变来源于一个突变的前提细胞的分裂增殖
染色体理论
认为肿瘤细胞来自于正常细胞,染色体畸变是细胞恶性转化的原因
癌基因理论
二次突变假说
遗传性肿瘤
第一次突变发生于生殖细胞 每一个体细胞都有该突变,此个体成为肿瘤易感个体 在上基础上,任何一个体细胞发生第二次突变,都可发生恶性肿瘤
发生早 且多发,重发
非遗传性肿瘤
二次突变均发生为体细胞突变,且必须在同一细胞的同一位点先后发生
晚发 少发 单发并轻发
多步骤损伤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