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华文明的起与早期的国家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与早期的国家,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早期国家的出现:夏商周三代,封建制度逐步确立。
历史,1. 秦始皇通过征服六国,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2. 秦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对各民族地区的统治,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的思维导图,"列国纷争":各国间的领土、权力或利益冲突和竞争。 "华夏认同":华夏民族对自身文化、历史及国家的共同认同感。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中华文明的起与早期的国家
1. 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2. 早期国家的出现:夏商周三代,封建制度逐步确立。
商朝的建立
1. 商朝建立:公元前16世纪,汤建立商朝,开启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
2. 都城选址:商朝的首都安阳(今河南安阳),地理位置优越,便于统治黄河中下游地区。
3. 政治制度:商朝实行世袭制,国王是最高统治者,诸侯则辅佐国王治理国家。
4. 文化成就:商朝青铜器制作技术高超,如司母戊鼎等,展现了当时的繁荣与文明。
西周
1. 西周时期,分封制巩固了诸侯国的地位。
2. 西周社会以农业为基础,实行土地国有制。
3. 西周青铜器制作技术精湛,代表了当时的高度文明。4. 西周礼乐制度规范了社会秩序,促进了文化传承。
5. 西周实行世袭制,奠定了王朝统治的基础。
6. 西周时期,诸子百家争鸣,思想繁荣多样。
7. 西周灭亡后,分封制逐渐走向瓦解,诸侯割据混战。
8. 西周历史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启示。
制度
1. 夏商周时期,封建制度逐渐确立,国家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2. 周朝实行分封制,诸侯国在地方自治,中央政府掌握军政大权。
3. 西周时期,礼乐制度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等级秩序。
4.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思想文化繁荣。
5. 秦朝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6. 汉朝继承秦制,推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势力。
7.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门阀政治兴起,权力斗争激烈。
8.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选拔官员,提高政府效率;同时实行均田制、府兵制等改革。9. 宋元明清时期,各级官僚体系日益庞大,封建制度渐趋腐朽。
3. 文字的发展:甲骨文、金文、篆书等,记录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5. 文化繁荣:诗经、楚辞、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等,传承民族智慧。
6. 政治制度:分封制、世袭制等,构建稳定政权。
从部落到国家
1. 社会组织的演变:从部落到国家的转变,反映了人类社会从松散的部落组织向更加严密的国家组织的演进。
2. 权力分配的变化:在部落时期,权力主要集中在部落首领手中;而国家的形成使政治权力逐渐下放,形成了中央集权制度。3. 文化认同的加强:国家的形成有助于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促进各部落间的交流与融合。
4. 经济基础的发展:国家的形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推动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