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二十四节气一图看完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事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知识体系,它以科学的方式揭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对农业生产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根据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需要,将一年划分为24个节气,用来表示四季、气候和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这些节气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依次排列,每个季节有六个节气,它们分别标志着季节、气候和物候的变化。
编辑于2023-10-11 15:46:58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每一个生肖都代表着特定的个性和命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相信十二生肖与人的命运密切相关,并且通过一些特定的方法可以改变自己的运势。 生肖文化涉及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关系层面,深含思想观念,又密切联系实际,全面反映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思维模式、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 亥,代表乾,代表天,六阴之极,位于北方偏西,代表农历十月。亥为天门,五行属水。所以地支亥的象为悬河。 《五行大义》中说:“亥者,核也,阖也。十月闭藏,万物皆入核阖。”核就是果子的核,核中具有生命力,但是却没有表现出来。就象征着,天地之间没有生机,但是生命力却藏在核中。此时的十二辟卦是纯阴的,但是阴阳不能完全断绝,故而不在外部而在内部。虽然阴气满盈,但事实上阳气已经准备发动了,准备朝着一阳来复的趋势发展。
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每一个生肖都代表着特定的个性和命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相信十二生肖与人的命运密切相关,并且通过一些特定的方法可以改变自己的运势。 生肖文化涉及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关系层面,深含思想观念,又密切联系实际,全面反映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思维模式、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 戌,代表干土,其中藏伏着五行金、火,位于西方偏北,代表农历九月,寒露节气之后,土开始变干。草木枯萎之后,古时人们将其焚烧之后开始耕作。所以,地支戌的象为火烧后的原野。 《五行大义》中说:“戌者,灭也,杀也。九月杀极,万物皆灭也。”戌时,日沉地下,此时光明消失,也象征着阴气已经占据了主导,戌月,此时万物凋零杀灭殆尽,所以说戌者,灭也,杀也。《三礼义宗》中说:“此时万物衰灭。”
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每一个生肖都代表着特定的个性和命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相信十二生肖与人的命运密切相关,并且通过一些特定的方法可以改变自己的运势。 生肖文化涉及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关系层面,深含思想观念,又密切联系实际,全面反映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思维模式、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 酉,离戌、亥较近,戌、亥为天门,酉位于正西方,五行属金,钟为金属,敲钟时声彻天门,所以地支酉的象为钟。 《五行大义》中说:“酉者,老也,亦云熟也。万物极老而成熟也。”其之位在酉,也就是日落西山之时,也就是迟暮,所以代表老。酉也有酒的意思,也引申出粮食成熟的意思。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每一个生肖都代表着特定的个性和命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相信十二生肖与人的命运密切相关,并且通过一些特定的方法可以改变自己的运势。 生肖文化涉及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关系层面,深含思想观念,又密切联系实际,全面反映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思维模式、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 亥,代表乾,代表天,六阴之极,位于北方偏西,代表农历十月。亥为天门,五行属水。所以地支亥的象为悬河。 《五行大义》中说:“亥者,核也,阖也。十月闭藏,万物皆入核阖。”核就是果子的核,核中具有生命力,但是却没有表现出来。就象征着,天地之间没有生机,但是生命力却藏在核中。此时的十二辟卦是纯阴的,但是阴阳不能完全断绝,故而不在外部而在内部。虽然阴气满盈,但事实上阳气已经准备发动了,准备朝着一阳来复的趋势发展。
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每一个生肖都代表着特定的个性和命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相信十二生肖与人的命运密切相关,并且通过一些特定的方法可以改变自己的运势。 生肖文化涉及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关系层面,深含思想观念,又密切联系实际,全面反映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思维模式、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 戌,代表干土,其中藏伏着五行金、火,位于西方偏北,代表农历九月,寒露节气之后,土开始变干。草木枯萎之后,古时人们将其焚烧之后开始耕作。所以,地支戌的象为火烧后的原野。 《五行大义》中说:“戌者,灭也,杀也。九月杀极,万物皆灭也。”戌时,日沉地下,此时光明消失,也象征着阴气已经占据了主导,戌月,此时万物凋零杀灭殆尽,所以说戌者,灭也,杀也。《三礼义宗》中说:“此时万物衰灭。”
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每一个生肖都代表着特定的个性和命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相信十二生肖与人的命运密切相关,并且通过一些特定的方法可以改变自己的运势。 生肖文化涉及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关系层面,深含思想观念,又密切联系实际,全面反映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思维模式、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 酉,离戌、亥较近,戌、亥为天门,酉位于正西方,五行属金,钟为金属,敲钟时声彻天门,所以地支酉的象为钟。 《五行大义》中说:“酉者,老也,亦云熟也。万物极老而成熟也。”其之位在酉,也就是日落西山之时,也就是迟暮,所以代表老。酉也有酒的意思,也引申出粮食成熟的意思。
二十四节气
春季
立春 2月3~5日
标志着春季的开始,天气逐渐转暖,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春雷开始响起
雨水 2月18~20日
雨水增多,气温回升,大地逐渐湿润,农田开始准备春耕
惊蛰 3月5~7日
气温进一步回升,春雷频繁,农作物开始萌芽,昆虫开始活动
春分 3月20~22日
昼夜平分的时刻,表示春天的中期,气温回升较快,植物生长迅速,春播农作物进入关键时期
清明 4月4~6日
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也是清明节的开始,天气逐渐暖和,万物开始绿意盎然,人们祭拜祖先、踏青扫墓
谷雨 4月19~21日
降雨增多,春雨滋润大地,农田里的作物开始抽穗,春播作物进入生长期
夏季
立夏 5月5~7日
夏季的开始,气温继续上升,万物生长迅猛,夏病易发,人们注重防暑降温
小满 5月20~22日
农田里的小麦已经进入成熟期,即将丰收,但此时气温仍然逐渐升高
芒种 6月5~7日
稻谷等夏季作物已经进入生长最旺盛的阶段,如水稻抽穗、玉米秧苗茁壮
夏至 6月21~22日
一年中白天最长、夜晚最短的日子,表示夏季正式开始,气温达到高峰,人们注重防暑降温
小暑 7月6~8日
气温进一步上升,炎热的夏天正式开始,人们采取各种方式消暑
大暑 7月22~24日
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期,天气炎热,人们要注意防暑降温
秋季
立秋 8月7~9日
标志着秋季的开始,气温开始凉爽,天空逐渐清朗,人们感觉夏天即将过去
处暑 8月22~24日
暑气渐退,天气逐渐凉爽,人们渐渐感受到秋天的气息
白露 9月7~9日
天气转凉,早晨的露水开始出现,人们感觉到白天逐渐变短,秋天的气息越来越浓
秋分 9月22~24日
昼夜平分的时刻,表示秋天的中期,气温继续下降,天气凉爽宜人,植物开始进入休眠状态
寒露 10月8~9日
天气渐冷,露水增多,农田里的作物即将收获,人们开始注重保暖
霜降 10月23~24日
天气更加寒冷,开始出现霜冻,宜注意保暖和防霜
冬季
立冬 11月7~8日
冬季的开始,气温进一步下降,冬天的寒冷即将来临
小雪 11月22~23日
天气更冷,降雪的机会增多,人们感受到严寒的气息
大雪 12月6~8日
降雪更多,天气更冷,人们开始注重御寒和保暖
冬至 12月21~23日
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日子,表示冬季正式开始,天气寒冷,人们要注意保暖
小寒 1月5~7日
一年中最冷的时期,气温极低,人们要加强保暖措施
大寒 1月20~21日
寒冷达到顶峰,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人们要特别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