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公申论
公务员申论必备!一图带你重点学习申论知识点,提高你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喜欢的可以收藏学起来!
编辑于2019-05-16 04:28:28中公申论
作答思维
chapter 1 申论核心原则
一个中心
问什么,答什么(不多答,不少答,不错答)
三大原则
依据材料
从材料中提炼答案要点
抓住关键词句,结合材料主旨进行概括和引申
合理推断或评价材料所包含的事实和观点
联系上下文和材料主旨,合理推断或评价争议性事实和观点
结合实际
结合工作实际
定位工作人员
了解工作内容
明确责任
结合处理相关事件的经验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结合生活实际
了解社会热点问题
形成自身见解
应用实际
符合主流
中央大政方针政策
社会的普遍道德准则
六个标准
要点
要点个数
10分的题一般5个,15分以上的题一般在10-15个
要点要求
结构
采分点之间的组合和排列方式
要点之间存在逻辑性
分档
内容
语言
结构
卷面
语言
作答尽量简洁、流畅
作答的语言风格符合特定的情境
字数
文面
chapter 2 申论作答流程
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审题五大要素
作答任务
作答范围
作答问数
作答身份
作答字数
关键词分析法
抓题干关键词
抓作答要求关键词
阅读材料,提炼要点
阅读材料
四大材料类型
描述状况类
某种现象、问题、做法的描述性文字
反映问题
说明现象
陈述过程
介绍结果
分析问题类
把一件事、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解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寻找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寻找解决材料所反映问题的主线,并解决问题。
揭示原因(直接、间接)
潜含影响(影响、危害、作用和意义)
评价对策
解决问题类
领导、专家学者的建议或政府、企业的具体做法
政策表述类
报告、决定、法律条文、政策等
揭示材料主题
对作答具有指导作用
扩宽对策提思路
保证文章立意正确
提升理论高度
阅读材料的方法
标注关键词
问题提示词
困境、弊端、尴尬、瓶颈、软肋、缺失、不良现象、不足之处等负面名词
影响提示词
意义、价值、作用、有利于、有助于、不利于等
原因提示词
因素、要素、由……引起、由……导致、因为……所以……等
对策提示词
建议、要求、措施、务必、希望、应该、将要等
权威提示词
认为、强调、主张、指出、表示等
勾画核心句
首句
尾句
中间句
对前半段总结、对后半段引出
梳理材料逻辑
理清材料整体逻辑
常规型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关联型
几则材料自成一体,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争议型
具有争锋相对的两种观点,并为不同观点提供较充足的理由
甄别材料内部逻辑
从材料本身逻辑入手
总分关系
并列关系
因果关系
转折关系
依据题目或作答逻辑来梳理
题目给出逻辑
作答常见逻辑
提炼要点
提炼显性要点
要点的标志性词汇
提出观点型
针对、对此、当、表示、认为、指出、说、称
表明重点型
但是、然而、尽管如此、主要是、关键在于
做出结论型
因此、由此可见、总之
显性要点的提炼
文章中表述清楚,只需标记,必要时可在草稿纸做笔记
提炼隐性要点
对材料进行归纳、演绎或引申发挥。在原材料的基础上进行适度阐释和推断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合并要点
分类归纳
保证答案的全面与简练,避免出现要点重复表述
结构加工
并联关系
要点依次列举
总分结构
按照行为主体归类
按照归属领域归类
顺序结构
按照事物本身的发展顺序
按照认识事物的逻辑顺序
按照工作流程顺序
格式加工
语言加工
作答身份与对象之间的关系
任务的特殊性
字数加工
字数不够扩充词句
加总领句
加过渡句
加总结句
超过字数需要浓缩词句
题型解析
chapter 1 归纳概括题
题型概述
题型分类
归纳概括基础题型
归纳概括主要内容
现状、问题、影响、原因、已采取措施、应对
归纳概括问题
出题形式
概括主要问题
指出隐患
指出困境
指出主要问题
概括缺失
归纳概括做法
出题形式
概括主要措施
概括具体建议
归纳总结经验
概括主要做法
归纳概括原因
出题形式
概括主要原因
梳理主要原因
为什么……
归纳概括功能
出题形式
简述功能
概括促进作用
归纳概括创新题型
拟制标题
语句填充
宣传标语
作答基本要求
全面
材料中与题目有关的要点,要全部体现在答案中
准确
从给定材料中筛选出与问题紧密相关的要点,并逐一分析,继而进行归纳概括,保证答案的表述准确无误。
简明
使用较少的词语表达清楚要点
客观
忠于材料,有一说一、实事求是,不能添加个人的主观评论或过度引申材料
作答方法及真题点拨
归纳概括基础题型
作答方法
阅读题干,审清题意;阅读材料,提炼要点;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归纳概括创新题型
拟制标题
概括主旨
提炼给定材料中引用的观点、主张
提炼给定材料的高频词句
归纳给定材料的核心思想
形式加工
满足一定的结构要求:主谓 或 主谓宾 结构完整;两句式标题中间空一格
字数符合要求
同时拟制两个或两个以上标题
语句填充
理解关联词内涵
并列关系
有的……有的……;一方面……一方面……;有时候……有时候……
选择关系
是……还是……;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
转折关系
虽然(虽是、虽说、尽管、固然)……但是(但、可是、然而、却)……
因果关系
因为(由于)……所以(因而)……;既然(但、可是、然而、却)……
条件关系
只要……就……;只有……才……;不管……总……
递进关系
不但(不仅)……而且(更)……;何况……;甚至……
假设关系
如果(倘若、要是)……那么(就)……;即使(哪怕)……也(仍然)……
取舍关系
宁可……也不……;与其……不如……
回到材料中搜索关键信息
回到材料中,根据关联词内涵,搜索材料
形式加工
逻辑清晰、语言流畅、表达简明
宣传标语
概括主旨
形式加工
chapter 2 综合分析题
题型概述
题型分类
词句理解阐释
词语阐释
提问形式
请对……进行阐释/解释
对给定材料中出现的特定词语或短语进行解释,得出概念的性质、定义等
句子理解
提问形式
阐述……的意思
对特定句子进行理解和阐释
启示型分析
提问形式
说明从……中受到哪些启示;谈谈你从……中获得哪些启示;……提供了哪些启示; 应从……中吸取哪些教训
根据材料中的现象和问题,得出经验和教训
评论型分析
提问形式
请对上述观点进行评述;对……进行分析,谈谈你的看法;对此怎么评价; 就……进行分析评论;
评论对象
针对某个观点或现象进行评论
针对几种不同的观点或做法进行评论
对材料中出现的社会现象、事件、措施或观点,进行评价
关系型分析
提问形式
阐述XX与XX的关系;谈谈XX、XX、XX之间的内在关系
分析两种及以上事物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作答基本要求
条理清楚
做到有条有理,层次分明
逻辑思维
答案按照“总——分”“总——分——总”“宏观——微观”“总体——具体”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点明本质——深入阐述——适当引申”或者 事件顺序等进行组织,做到有条理。
语言组织
首先,……其次,……再次,……最后,……;一是……二是……三是……四是……; 一方面,……另一方面,……;主要,……次要……;直接……简介……根本…… 体现层次分明
观点明确
观点明确
支持什么、反对什么,都要予以明确陈述
观点不明确
对问题的评价缺乏明确观点
对问题的性质、主要表现形式、成因、影响、后果和解决的必要性等缺乏分析
以罗列问题的表现形式代替对问题的定性
以问题的具体表现代替对问题的归纳
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后果以及为什么要解决问题等没有明确认识和清楚表述
分析合理
找准、找全分析对象
合乎事理,符合逻辑
分析必须符合客观对象自身存在与发展的规律; 符合由高到低,由简单到复杂,由显到隐、由外到内、由主要到次要的事物客观顺序和认识顺序、表达顺序; 符合辩证法关于联系发展、内因外因、量变质变、对立统一、原因结果、偶然必然、现象本质等的原理。
结合材料,不可主观臆断
作答方法及真题点拨
词句理解阐释
词语阐释
作答方法
阐释关键词,全面作答
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内涵,找出该词外延并适当分析和扩展,总结加工
作答基本框架
解释内涵
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本质特有的属性总和,解释词语首先要做的是明确该词语的内涵,解释其实质。内涵可以从字面意思进行简单推导,也可以结合材料从认识出发。
阐释外延
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的数量或范围。在阐释外延时必须回到给定材料,找到词语出现的位置,结合材料对词语进行适当扩展和阐释(举材料中的例子)。
总结加工
对关键词要表达的内容、重要性、多个词语间的关系等进行总结、加工,并用顺畅的语言将答案工整地书写出来。
句子理解
作答方法
理解关键句,结构完整
结合材料理解句子内涵,根据材料对句子内涵进行具体分析并适当扩展,总结加工
作答基本框架
直接点明本质含义
作答此类题型时,首先要把最重要的本质含义写在最前面,引领答案
回到材料深入阐述
回到题目引述的语句所在的资料位置,仔细分析其与前后内容之间的联系,了解语句的背景信息,以及出现在该处的目的和意义,从而对观点或现象进行更深一层的阐释。这里必须以具体资料内容为依托,进行深入挖掘,提炼完整、有用的信息。
结合实际适当引申
联系实际,适当隐身,做出权威结论,为解决实际问题作出指导。可采用“因此”“所以”“由此可得”等标志性词汇,以便答案首尾呼应。
启示型分析
作答方法
借鉴经验,总结教训
启示是蕴含在问题或现象中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借鉴经验和吸取教训,总结出一套适合本国、本地的普遍原则。因此,启示型分析题应遵循这样的作答步骤,即先找出经验教训,然后结合实际情况,总结出普遍适用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可行措施。
经验和教训
经验
通过实践掌握能够解决问题的知识、方法和技能。在给定材料中,往往从正面事例得到。
教训
实践中应用错误的方法、知识等,从而导致问题的发生。作为反面经验的教训,也可以从中学习指导今后实践的正确方法、知识和技能。
如何借鉴经验
按照能否直接适用本国、本地这一标准,一般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直接经验
通常可以直接引用给定资料中的圆环,或是在语言上稍加整理
间接经验
需要从事例中总结出经验蕴含的实质内容,再转化为符合自身实 际情况、可为我们所用的思想或举措。
如何总结教训
总结教训的目的在于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从而指导未来的实践,也就是说在总结教训的时候,并不是对问题进行简单描述,而应总结出应对问题的方法。因此,有些教训可以直接针对问题,而有些教训就需要对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应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达到总结教训的目的。
作答基本框架
提取事例问题,总结经验教训
正面:优势长处,借鉴经验
反面:缺点不足,总结教训
分条作答,合理阐述
启示一是……;启示二是……;启示三是……
评论型分析
作答方法
评论什么
是什么
表明态度说明评论对象的正确性,对观点进行简单叙述,即“是什么”
为什么
系统阐述理由,即“为什么”
怎么办
赞同
对观点进行总结,联系实际,说明其对当前实践的意义和作用
反对
抛出正确观点,并简单阐述如何将正确的观点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注意
有的题目包含正负两面,不能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要在表明态度后一分为二来分析
作答基本框架
破题表态
针对某一观点或现象进行评论
首步破题表态,即这一观点或现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还是需要辩证看待
针对几种不同观点或做法进行评论
首先概括评论对象,对不同的观点或者做法进行统筹并表明态度,肯定积极的、正面的观点或做法,否定消极的、片面的观点或做法
具体分析
针对某一观点或现象进行评论
系统阐述理由,可以从观点或现象的原因、影响等方面入手,充分论证自己的观点
针对几种不同观点或做法进行评论
可以从不同观点或做法的内涵、原因、影响等方面入手,说明为什么这种观点或做法更合理
总结陈述
针对某一观点或现象进行评论
作答时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可行性”、“针对性”等),适当地谈下启示或提出简单对策,做一个简单的总结陈述。
针对几种不同观点或做法进行评论
最后可直接引用正面的做法,或者从负面的做法反推合理的举措,简单提出对策,作为总结。
关系型分析
作答方法
常见的关系类型
既对立又统一
是指关系的双方,一方面是对立的、矛盾的、不相容的, 另一方面又是统一的、协调的、相互促进的。
相辅相成
关系的双方或几方相互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的关系。 这一关系中的任何一方都对他方起着促进或制约的作用。
作答基本框架
简单阐述关系
明确题目要求分析的关系属于哪一种,进而对其关系进行简要阐述
拆解关系,分别详细阐述
一般采用“一方面,……对……有……的作用;另一方面,……对……有……的作用”这种表述方式。具体答题过程中,有几点需要注意:一是通过对给定资料内容的阅读、理解,判定上一步对关系的定性是够正确;二是认真分析材料,提取与关系体相关的要点,将其适当加工运用到对具体关系的阐释中。在具体阐述关系体间的关系时,必须对各种关系进行交互分析,以做到分析全面。
论述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
对关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总结,并阐述这种关系对实际工作有怎样的指导意义。
chapter 3 提出对策题
题型概述
题型分类
单一型对策题
仅需要体现对策,不需要概括具体问题或原因
复合型对策题
先概括材料反应的问题或原因等,再提出解决措施
题干中明确提出要概括问题或原因
提问方式
概括材料所体现的问题(原因)
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
给定材料中反应的问题需要妥善处理
在阐述材料中问题(原因)的基础上……
题干中没有明确提出,但在具体的作答要求中 提出需要概括问题或原因等
题目要求
问题(原因)明确
对存在的问题(原因)概括准确、扼要
做大基本要求
角色意识
题干中没有虚拟身份要求的试题
考生要站在政府的角度,从如何采用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宣传手段等方面提出解决措施。
题干中有虚拟身份要求的试题
提出的对策一定要符合题目限定的身份要求
有针对性
符合题目要求
对策源于材料
不要脱离材料,随意发挥
不要盲目使用所谓的“万能对策”
有可行性
对策要具备可以实施的条件
经济可行性
经济上具备可以实施的条件。政府做任何事情都是要付出成本的,这要注意投入与产出比例
政治可行性
政治上要具备可以实施的条件
不提反动观点,不越权
法律可行性
不能违背法律规定
伦理可行性
对策符合社会的公序良俗
有可操作性
对策要具体
第一,要有明确的对策内容。即措施如何开展,政府部门应当做什么,依照怎样的程序。这是判断对策是否具备可操作性最为重要的依据。
第二,要有明确的对策主体。即由哪一个政府部门实施对策。
第三,要有明确的对策客体。即对策实施的对象是什么。
第四,要有明确的对策目的。即对策要达到什么目的或效果。
并非每条对策都具备主体、客体、目的,但具备这些要素可以提高对策的可操作性,从而提高答案的准确度。
作答方法及真题点拨
单一型对策题
作答方法
提出对策的方法
引用材料中的对策
根据问题推出对策
根据原因得到对策
根据经验或教训总结对策
加工对策的方法
单条对策加工
主旨句+具体阐述(主体+手段或内容+客体+目的)
主旨句是位于单条对策前端的概括性句子,作用为明确答案要点。 具体阐述是对主旨句的扩展,包括主体、手段或内容、客体、目的。
整体对策加工
对策铺垫
是写在对策主体部分之前的话,主要包括对策针对的问题、对策主体、对策原则以及对策数量等内容,起到铺垫、展开两部分。
对策展开
是整篇中具体阐述对策部分,是提出对策题答案的主体部分。最好标明序号。
复合型对策题
作答方法
问题或原因必须体现在答案中,并且提出的对策要有针对性、可行性。
提出对策的方法
引用材料中的对策
根据问题推出对策
根据原因得到对策
根据经验或教训总结对策
作答基本框架
材料体现了如下问题(原因)
第一,……;第二,……;第三,……
应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第二,……;第三,……
chapter 4 应用文写作题
题型概述
题型分类
通用结构型文书
一般可以从“背景观点——分析阐释——措施建议——总结提升”等方面组织答案
适用类型包括报告、建议书、报道、讲话稿、短评、倡议书等。
注意:有些文书不完全涵盖或者不限于以上几个方面,应根据具体材料、题目设置特点,有针对性地套用和取舍。
灵活写作型文书
根据题目要求和文种特点确定作答方向
根据材料内容提取适合要点,确定作答结构,有时会在题干或者作答要求中提示作答方向。
灵活写作型文书由材料、导言、简报、备询要点、调查问卷等。
作答基本要求
目的明确
主题明确
通过题目要求和材料内容迅速确定行文表达的主题和观点。
对象明确
审清题目和作答要求,确定行文是面向机关内部还是面向社会大众,是上呈上级机关或领导审阅还是下发下级机关执行或是向平行机关发文,行文目的不同意味着受文对象不同。
身份明确
根据题目设定的身份作答。
语言得体
用语恰当、简洁,不空喊口号,符合作答身份和受文对象身份
面向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语言风格宜规范、严谨
面向社会大众,除了规范外,要贴近群众,或平实真诚、 通俗易懂,或生动活泼、有号召力等。
格式正确
一般格式
标题
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居中一行或多行
称谓
主送机关(受文对象),居左顶格加冒号
落款
发文机关和成文日期,正文结束后,第二行居右空两格
结构合理
结构完整
不遗漏任何必备的内容要素,能够完整有效地传达文书写作意图。
一般格式
开头
叙述制文缘由,即目的、依据,或交代背景情况
主体
列举有关事项,阐明事实、理由或意见、办法
结语
提出希望要求,常使用文书习惯语作为尾语,有时会省去
逻辑严密
前后连贯、严密有序,注意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
作答方法及真题点拨
通用结构型文书
考场攻略
背景观点
本部分要求依据给定材料,在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的基础上,介绍写作背景,如发展历程、当前状况、主要问题、发文目的、总体思路等,而针对短评、回帖等观点主张类文书还需在这一部分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
分析阐释
本部分要求揭示问题、分析原因、点名影响、阐述意义等。在具体考试中,应该根据具体题目、材料,确定写作内容。
措施建议
本部分要求总结已经采取的措施做法,或者提出符合客观实际、切实有效的对策建议,既可以是提纲挈领地点明工作思路、原则、方法,也可以是翔实具体的措施建议。
总结提升
本部分要求起到收尾作用,或对前文进行总结,或展望发展前景,或发出呼吁号召,或强调发文目的,等等。内容比较多样,需要根据拟定情境和材料灵活选择。此外,对于报告、建议书等方案总结类文书来说,此部分可省略。
典型题型讲解
宣传演讲类
主要目的是将观点、主张、倡议、政策、做法等传达给读者或听众,是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这一类文书的作答要素最为全面,通常完整涵盖背景观点、分析阐释、措施建议、总结提升四个方面。
主要考查报道(新闻稿)、讲话稿、宣传稿、倡议书、公开信等文书。
方案总结类
主要从背景观点、措施建议两方面组织答案
背景观点
措施建议
主要考查建议书、报告、通知、方案等文书
观点主张类
主要从背景观点、分析阐释、措施建议/总结提升三方面组织答案
背景观点
分析阐释
措施建议/总结提升
主要考查短评、回帖等文书
灵活写作型文书
考场攻略
明确写作意图
在拟制灵活写作型文书时,先要审题,明确写作意图,在了解作答身份、写作背景、行文目的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内容重点、语言风格等要素。
选取适用要点
明确写作意图、把握写作方向后,就要根据题目给出的作答任务,从相关资料中提取要点
梳理作答思路
如果题目明确限定作答方向,如“就……”“围绕……等方面作答”,那么就应当严格按照题目要求,从限定的角度作答。如果题目没有限定作答方向,则要在阅读给定材料的基础上,把握各个方面,进行全面介绍。
典型题型讲解
材料
讲解稿
简报
编者按
chapter 5 文章论述题
题型概述
题型分类
命题作文
给出完整标题
给出部分标题
自由命题作文
给出文章主题
给出写作角度
给出写作话题
作答基本要求
观点明确
要有鲜明的论点——支持什么、反对什么、肯定什么、否定什么
联系实际
紧密结合当前社会现实和个人生活感悟,既要考虑材料所反映的社会实际, 也要从自身了解的社会实际中寻找相关素材,以加深和扩展对问题的思考层 次,使文章观点具有现实性和针对性,内容更丰富,说理更深刻。
三贴近
贴近具体问题实际
贴近社会实际
贴近自身思想和工作实际
三结合
同自身认识相结合
同材料中的具体实例和观点论述紧密结合
同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理论和政策紧密结合
结构完整
标题
开头
主体
结尾
思路清晰
层次清楚
逻辑严密
见解深刻
研究的问题“吃透”
提升政治理论素养
克服“蜻蜓点水式”的浮躁心态
论证有力
语言合理
语言规范
使用规范的语种
使用规范的文字,不写错别字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语言准确
概念清楚,不会产生歧义,不能模棱两可
不要误用某些词语或句子,尤其是近义词
遣词造句要合乎语法
把握分寸,褒贬恰当
用语灵活
文化类、思想类可以用一些文学化的表述和哲理化、形象化的论说
政论性的题要严谨、规范,适当使用政策性表述
文章写作六大要素
立意
核心要求
集中
正确
紧扣材料主题
符合主流价值观
深刻
立意方式
主挖申论材料
抓材料主旨局
抓材料关键词
辅挖作答要求
精读主观试题
细品客观试题
巧用常用角度
横向分解法
围绕“是什么”展开
围绕“为什么”展开
围绕”会怎样“展开
围绕”关乎谁“展开
纵向延申法
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等顺序,层层递进,逐步深入认识事物的一种思维方法
正反对照法
辩证分析法
标题
核心要求
体现论点
简洁鲜明
略赋文采
书写规范
拟题技巧
引申材料主题
化用熟语典故
切合主题、文义
一般整体运用、用其本意
引入新词热语
开头
核心要求
有吸引力
设悬念
用典故
引名言
摆问题
亮靶子
快速切入主题
流畅地引出下文
开头方式
紧扣题目式
引材料
古今对比式
实例引导式
把事实、数据等同分析评论结合起来
引经据典式
引用经典表述
正确且周知
紧扣主题
是否恰当
引用权威论述
布局
题目与结构的关系
题干限定文体
题干偏向某一文体
题干中出现”分析……“等偏向分析问题的表述
题干中出现一种观点
题干中出现A与B
题干中出现”如何……“等偏向解决问题的表述
常用结构
分析问题型
逻辑框架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逻辑形式:
提出总论点
分析型分论点1 分析型分论点2 分析型分论点3
问题的影响、原因、危害等方面
总结提升
评论型
逻辑形式:
引出话题, 亮明观点
联系实际, 分析观点
(观点正确)立论
论述其必要性/意义/措施
(观点错误)驳论
展开批驳
论述正确观点
总结提升
论证A与B型
逻辑形式:
提出A与B
分析论证两者关系
确立两者关系
总结提升
解决问题型
逻辑形式:
提出总论点
对策型分论点1 对策型分论点2 对策型分论点3
对问题的危害、原因或解决必要性的分析
总结提升
论证
核心要求
论据选取准确
论据与论点一致
论据确凿
论据经典
论证说理充分
论证方法多样
论证方式
举例论证
定义
例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实
方法
准确选取事例
巧用申论材料
调用自身储备
恰当叙述事例
叙述故事法
概括排比法
充分议论事例
原因分析法
假设分析法
引用论证
定义
方法
直引式
证论点
修饰式
作定语
镶嵌式
作插入语
对比论证
定义
注意对例子进行进一步分析
方法
正面与反面事例、错误与正确做法对比
现在与过去对比
比喻论证
定义
注意比喻恰当,浅显易懂
方法
比喻说理
比喻评价
反面论证
定义
常用排比或反问句
方法
反证论点
提出正确观点(可为总论点或分论点)——找出与正确观点相矛盾的反面观点——证明错误观点存在谬误——强化正确观点
引出错误观点——找出与错误观点相对的反面观点——证明反面观点的正确性——得出结论
反证论据
列举若干事例——反面假设——推出符合论点的结论
结尾
核心要求
完整简洁
言之有物
结尾方式
照应前文
照应标题
照应开头
展望号召式
借用名言式
妙用修辞
比喻
对偶
排比
对比
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