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CPA会计: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概念思维导图笔记,内容包括: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处置,转换及合营安排。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CPA战略风险管理、战略实施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第二职业规划书
substantive procedures
长期股权投资
定义
20%≤持股比例<50%
重大影响
联营企业
共同控制
合营企业
50%≤持股比例≤100%
控制
子公司
非同控
同控
确认
对内:股东大会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对外: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已批准
财产权交接
已支付超过50%款项
实际控制财务和经营政策
董事会重组
初始计量
联营企业、合营企业
初始投资成本=付出对价公允价值+直接相关费用
(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
初始投资成本=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
初始投资成本=合并日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份额+最终控制方收购被合并方时形成的商誉
商誉=购买日合并成本-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
直接相关费用计入“管理费用”
同时涉及集团内部购买和外部第三方购买
按份额分别计量
发行权益性证券的佣金、手续费
冲减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冲减盈余公积和留存收益
后续计量
成本法
适用范围:子公司
持有过程中除资产减值以外账面价值不调整
分录
被投资方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 . 贷:投资收益
股票股利,投资方不做账
长期股权投资发生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 .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权益法
适用范围:联营企业、合营企业
调整初始投资成本
初始投资成本>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不做账务处理
初始投资成本<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成本调增,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
被投资方实现净利润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 贷:投资收益(亏损做反向分录)
净利润调整
1. 会计政策会计期间一致
2. 剔除优先股
3. 有合报,净利润以合报中归属于被投资方的金额为基础
4. 投资时点,公允价值≠账面价值
存货:调整后净利润=净利润-(公允-账面价值)×出售比例
固/无:调整后净利润=净利润-(公允-账面价值)÷剩余使用年限×N/12
调整投资时点至当期期末
5. 抵消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
存货:调整后净利润=净利润-(售价-账面价值)×未出售比例
固/无:调整后净利润=净利润-(售价-账面价值)÷预计使用年限÷12×剩余折旧月数
调整内部交易发生时点至当期期末
以后年度:调整后净利润=账面净利润+当期已实现内部交易损益
未实现内部交易发生减值
无需抵消(不做账)
构成业务
全额计入当期损益
超额亏损
1. 冲减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2. 冲减与该长投相关长期应收款
3. 合同或协议承担额外义务的,确认预计负债
4. 备查账登记
以后年度实现盈利,反向恢复
其他综合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 . 贷:其他综合收益(或相反分录)
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或相反分录)
被稀释股份后的权益变动金额=增资后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增资后比例-增资前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记得加上当期净利润)×增资前比例
处置
按份额结转相应长投账面价值,售价与账价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 . 贷:长期股权投资 . 投资收益
采用权益法核算的
可以转损益的
转入投资收益
不可转损益的
转入留存收益
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资本公积
转换
公允转权益
初始投资成本=原投资公允价值+新增投资公允价值
原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
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原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
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及差额,均计入留存收益
初始投资成本<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
调增账面价值,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
公允转成本
权益转成本
初始投资成本=原投资账面价值+新增投资公允价值
初始投资成本=净资产份额+商誉
成本转权益
1. 主动减持
处置部分
参考长投处置
剩余部分
追溯调整
视同自投资时即采用权益法核算
投资时点追溯
剩余投资成本>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剩余份额
不做调整
剩余投资成本<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剩余份额
原计入营业外收入的差额计入留存收益
投资时点后追溯
计入留存收益金额=(以前年度净利润-现金股利)×剩余股权比例
计入投资收益金额=(当期净利润-现金股利)×剩余股权比例
原应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及资本公积的部分,仍按正常分录做账
2. 被动稀释
持股比例下降部分
因增资而增加的份额价值=增资净资产×新的持股比例
减少的原账面价值=原子公司账面价值×减少持股比例
两者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 贷:长期股权投资 . 投资收益
按新的持股比例追溯调整
参考主动减持追溯调整部分
成本转公允
剩余部分转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投资收益=出售售价+剩余公允价值-原长投账面价值
权益转公允
原权益法确认的综合收益和资本公积
可转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和资本公积转入投资收益
不可转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转入留存收益
投资收益=出售售价+剩余公允价值-原长投账面价值+其他综合收益(可转损益部分)+资本公积转出
合营安排
两个或两个以上参与方
参与方一致同意才能决策
达成共同控制的参与方组合为一定是最小组合,且唯一
其中一方具备“一票通过权”或者潜在表决等权利,不够成合营安排
保护性权利不享有共同控制,如特定情况下享有的“一票否决权”
参与方
合营方
非合营方
分类
共同经营
无单独主体
享有资产,承担负债
不一定成比例,可依双方约定享有或承担
独立主体
享净资产
重新评估
共同经营转为合营企业
合营企业转为共同经营
依据实际情况判断
会计处理
参照长期股权投资处理
单独确认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
按比例确认经营中的各项
按比例抵消内部交易损益,全额确认减值
直接享有资产,承担负债
比照合营方处理
享有净资产
长投
无重大影响
金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