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明朝《徽州丝娟案》导图
明朝徽州的一个数学学霸,在查账的时候无意中发现徽州府六个县多年来上交丝绢税银的标准有误,其案件影响超出了徽州范围,直达天听,把皇帝和当朝的宰辅大臣都牵扯了进来,可谓震惊朝野。一个小小的“徽州丝绢案”看似只是地方案件,实则是当时明朝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的一个缩影。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徽州丝娟案
背景
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自立为吴王在徽州修改元税,称为【甲辰法制】
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行中书省对徽州府 的六县歙(she,四声)县,黟(yi,一声)县,休宁县,婺(wu,四声)源县,祁门县,绩溪县,所欠下的【夏税生丝】折麦征收。
嘉靖十四年(1535年):歙县人程鹏、王相发现歙县单独给税【人丁丝绢】,共计银6146两,而徽州府下其余五县不用给。并多次将这个情况越级上报给徽州府上级-应天巡抚和应天巡按。因巡抚和巡按很快调离,而具体负责官吏是其余五县出生,此事一直拖延,直到程鹏,王相莫名去世,此事不了了之。
隆庆三年(1569年)歙县
隶属于徽州府境内新安卫的军户帅嘉谟查到税【人丁丝绢】让歙县单独承担,并通过徽州府志里记载的【乙巳改科】验证了自己的想法,便继程鹏、王相之后继续呈文,给歙县讨回公道。
隆庆四年(1570年)
帅嘉谟撰写了一份呈文,详细地写明了自己的查考过程,然后提交给了当时的应天巡按御史刘世会、应天巡抚海瑞,对就是那个笔架博士海瑞,海刚峰。
隆庆四年(1570年)二月初二
巡抚海瑞给出批示【仰府查议报夺】,巡按刘世会批示【请徽州召集六县负责官吏、乡绅、耆老等民众,进行合议】,(二月二十五日,巡抚海瑞调职,改任南京粮储。)
隆庆四年(1570年)四月十八日
绩溪县回复申文【照旧定纳,庶免小民激变之忧,官民两便】,同时帅嘉谟也查了历代户部给徽州的勘合(收据),便猜测式徽州户房的书手舞弊导致所有人丁丝绢全部落在了歙县身上。
隆庆四年(1570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帅嘉谟将他的新发现提交徽州府,无回应,便决定进京上访。(这里指南京,当时大明中枢分为南北二京,南北二京组织架构一致,南京在南直隶很有发言权。)
隆庆五年(1571年)六月初二
南京都察院回复【典有所遵,赋当均派,合从抄出酌行】,南京户部批【侯本处巡按衙门题】,还专门给徽州府发出了一份咨文调查。
(帅嘉谟也因此遭遇了杀生之祸,出逃歙县,也让丝绢案陷入停滞)
万历三年(1575年)年初
京户部下发一道文书,责问徽州府,四年前让你们查勘的人丁丝绢如何。
万历三年(1575年)三月初九
徽州知府崔知府突然向歙县下发逮捕令,要求捉拿帅嘉谟。
万历三年(1575年)四月初十
徽州府收到帅嘉谟呈文,把【人丁丝绢】的前因后果重述了一遍,并解释了自己为什么逃离他省,因为他中途遇害。
万历三年(1575年)四月十二日
歙县知县姚学闵联合本地乡绅乡宦联署亲自背书表示人丁丝绢是有人篡改通过夏税生丝才落到歙县一个县。
万历三年(1575年)五月十日
应天巡按鲍希贤下文给徽州府,说歙县申文干系重大,必须详查,一有结果,立即上报。
万历三年(1575年)五月二十二日
婺源县知县吴琯发回申文,提出:查阅黄册。
万历三年(1575年)五月二十五日
绩溪县知县陈嘉策针对于“独征生丝”回文辩驳,《大明会典》不可能面面俱到。
万历三年(1575年)六月十三日
六月十三日,休宁知县陈履则详细回文,从数据方面入手,条条辩驳之前的统计数据和缘由,非常犀利。祁门县丞刘守德也回文。
万历三年(1575年)七月二十一日
黟县知县陈正谟最后回文,论点平平。
万历三年(1575年)十二月初一
帅嘉谟又呈文详述,徽州府转发五县,处处偏袒歙县。
万历三年(1575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婺源县知县吴琯指出帅嘉谟的折算数字不对,指出计算错误,歙县吃瘪。
万历四年(1576年)二月
六县决定尽快查阅黄册。
万历四年(1576年)四月
六县几乎同上书,申请调阅。
万历四年(1576年)七月十三日
徽州府调查团(包括六县代表,太平府推官刘垓,宁国府推官史元熙徽州府推官舒邦儒)启程去南京。
万历四年(1576年)七月二十三日
徽州府调查团抵达南京
万历四年(1576年)八月初二
进入管理黄册的后湖
万历四年(1576年)九月中旬
整理完相关黄册抄件,出了一份报告,但是相关记录已经完全丢失。 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万历四年(1576年)十月
户部给出“均平”方案,徽州府核算后,人丁丝绢确实是歙县额外负担。
万历四年(1576年)十一月初八
1⃣太平府推官刘垓,宁国府推官史元熙,徽州府推官舒邦儒讨论出一个解决方案,人丁丝绢由歙县独交,但是从四司银、砖料银、军需银等杂派均平银中,减去5000余两,分摊给其他五县。 2⃣兵备副使冯叔吉驳回上述方案并推出了一个折中方案,将摊派5260两改成3300两。
万历五年(1577年)正月
第一版方案呈给户部,户部批【其名尤正、其言尤顺、其事尤易】
万历五年(1577年)四月五日
方案上奏天子,获得批准。
万历五年(1577年)六月初七
圣旨已经传达至徽州府
万历五年(1577年)六月十一日
徽州府推官舒邦儒接管婺源县途中,被休宁县人及乡绅半路拦截。
万历五年(1577年)六月二十九日
舒邦儒抵达婺源县,发现接近自治。
期间谣言四起。五县与歙县互指造反。
万历五年(1577年)七月二十日
巡抚都院(兵备道上一级)发出安民告示,并附有一份兵备道捉拿帅嘉谟的公文。
万历五年(1577年)十二月
3⃣丝绢税第三版改革方案出炉,均平银从原来的3300两调整到2000两。但是五县百姓还是不满意,此事再议。
万历六年(1578年)十一月初四
4⃣第四版方案《豁免五县均平方案》出炉。 减免均平银的数额调整到了2530两,但是这2530两不会落在五县头上,而是由徽州府在各个款项中抵扣,把这笔钱抗了下来,但是有几百两平不了。
万历七年(1579年)的三月
5⃣第五版方案出炉,人丁丝绢6145两,由歙县承担,但他们负担的均平银,减少2530两,由徽州军需银1950两,金衢道解池州府兵饷银抽出580两,合计2530两进行冲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