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传播学教程
新闻传播学传播学教程最详细框架,内容包括: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人类传播历史与发展、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人类传播和人际关系、群体传播等。
编辑于2021-01-20 08:20:29传播学教程
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传播概念
社会学传统
符号学和语义学传统
传播的实质
信息
信息的定义
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
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社会传播五种基本类型
一、人内传播
二、人际传播
三,群体传播。
四,组织传播
五,大众传播
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
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人类传播历史与发展
第一阶段口语传播时代
第二阶段,文字传播时代。
第三阶段,印刷传播时代。
第四阶段,电子传播时代。
传播中符号、意义及象征性社会互动
符号
符号的分类
信号
象征符
非语言符号
符号的基本功能
传播过程中的意义
传播者的意义
受传者的意义
情境意义
象征性社会互动
人类的象征行为
象征性互动理论
米德《精神,社会与自我》
三个基本前提
象征性社会互动与传播
两层含义
米德“主客我”理论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传播的基本过程
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一传播者
二,受传者
三,讯息
四,媒介
五,反馈
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
一,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
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五w模式
香农韦弗数学模式
《传播的数学理论》
信源,信息,发射器,信号,噪源,接收到的信号,接收器,讯息,信宿
二,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施拉姆《传播是怎样运行的》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
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社会传播的系统模式
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
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
马莱兹克的系统传播模式,《大众传播心理学》
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
人类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
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础
人类传播的主要环节和要素
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
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
动机
库利镜中我概念
三方面内容
人际传播的四个特点和社会功能
群体传播
群体传播概念
群体规范功能
群体压力
信息压力
趋同心理
集合行为
概念
集合行为发生的三个基本条件
结构性压力
触发性事件
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
特殊的传播机制(非理性特点)
群体暗示
群体感染
群体模仿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塔尔德《模仿的法则》
无意识模仿
有意识模仿
“匿名信”
原理
流言传播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
流言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R=i*a(流言流通量=问题的重要性*证据的暧昧性)
特点
流言信息的快速增值
流言信息的奇异回流现象
流言中伴随着大量的谣言
组织传播
组织的概念及结构特点
组织传播及其功能
组织结构
正常结构
非正常结构
组织传播
正式渠道
横向传播
同级部门成员
纵向传播
上行传播,自下而上。
下行传播,自上而下
非正式渠道
定义及特点
大众传播
定义
特点
社会功能
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环境监视功能
社会协调功能
社会遗传传承功能
赖特,《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提出四功能说
环境监测
解释与规定
社会化功能
提供娱乐
施拉姆明确提出其经济功能
政治功能
经济功能
一般社会功能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
社会地位赋予功能
社会规范强制功能
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
人们过度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中,就会不知不觉的失去社会行动力,而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
产生与发展
近代大众传播的起点
以19世纪30年代大众报刊的出现为标志
代表性事件
人人都看的报纸--廉价便士报的出现。
特点
价格低廉
内容以新闻信息和社会事件报道和娱乐为主
发行量大
一般大众
广告收入
电视媒介的特性
互联网与大众传播的新革命
互联网传播的特点
传播速度的实时性
信息内容的海量性
信息形式的多媒体性
信息检索的便利性
传播过程的交互性
传播范围的全球性
影响
基于乐观主义期待的肯定态度
怀疑主义的忧虑态度
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人的行为
四要素
信息环境
美国李普曼提出拟态环境
藤竹晓拟态环境的环境化
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
三种不同的技术道德观
技术善论
技术恶论
技术中性论
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技术决定论
社会决定论
技术与社会互动论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著作
三个著名观点
媒介即信息
媒介
人的延伸
媒介:热媒介和冷媒介
传媒组织在信息产生过程中的作用
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
1947年美国学者卢因《群体生活的渠道》
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
1950年怀特把关模式
取舍选择
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
业务标准
市场标准
把关过程的实质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传播制度
定义
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
目的
内容
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
垄断资本,控制传播事业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强大的资本
议会党团或院外活动集团
广告或赞助
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机制
四种手段
个人的信息反馈
结成受众团体,与群体运作方式对媒介活动施加影响
诉诸于法律手段
通过影响媒介的销售市场来制约媒介活动
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
一,集权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基本特点
主要内容
社会背景
主要表现
评价
二,资本主义制度下媒介规范理论。
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
社会背景
主要原理原则
主要表现
评价
社会责任理论
社会背景
主要表现
主要原理原则
民主参与理论
基本特点
社会背景
主要表现
主要观点
评价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规范理论)
基本特点
社会背景
主要内容
评价
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
基本特点
社会背景
主要内容
社会转型与受众变迁
大众
主要特点
规模的巨大性
分散性和异质性
匿名信
流动性
无组织性
同质性
大众社会理论与传播学研究
日本清水几太郎
拷贝支配
两条抽象原理
利润原理
政治或宣传原理
评价
几种主要的受众观
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
作为市场的受众
理解与批评
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
传播权
知晓权
传播接近权
分众理论及其研究
分众
概念
具备了社会多样性的人群
核心内容
社会结构具有多样性是多元利益的复合体
社会成员分属不同的社会群体,其态度和行为是受群体属性的制约。
分属不同社会群体的受众,个人对大众传播有着不同的需求和反应。
在大众传播面前,受众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存在,他们在媒介接触,内容选择,接触和理解上有着某种自主性和能动性。
主要理论依托
社会关系论和个人差异论
使用与满足
概念
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基本需求,包括信息需求,娱乐需求,社会关系需求以及精神和心理需求等。
卡兹《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
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链锁过程
基本内容
制约受众接触传媒的社会条件
对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评价
意义
局限
传播效果研究
传播效果的双重含义
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众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
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
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
依其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
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
环境认知效果
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
社会行为示范效果
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早期的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
核心观点
社会背景
评价
传播流研究与有限效果论
40年代至60年代
主要研究领域
传播流研究三部曲
传播流概念
代表性成果
拉扎斯菲尔德《人民的选择》
政治既有倾向假说
选择性接触假说
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
对于大众传播效果类型的概括
大众传播的效果是多层次的,分为五个层次,无变化,小变化,强化结晶和改变。
《个人影响》
影响的四个中介因素
选择性接触机制
媒介本身的特性
讯息内容
受众本身的性质
《创新与普及》
大众传播过程
一是作为信息传递过程的信息流
二是作为效果或影响的产生和波及过程的影响流
有限效果论的五项一般定理
《大众传播效果》,1960年,克拉帕。
评价
传播效果的类型
时间上
短期效果
长期效果
传播者意图的关联上
预期效果
非预期效果
效果的性质上
积极正效果
消极负效果
逆反效果
时间和意图
短期的预期效果
短期的非预期效果
长期的预期效果
长期的非预期效果
考察具体传播效果的环节和要素
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
传播内容与传播效果
讯息载体与传播效果
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的产生与制约因素
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
信源的可信性效果
休眠效果
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
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
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中
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
警钟效果(恐惧诉求)
意见领袖
作用
基本特征
几种主要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背景
理论内容
理论特点
意义
不足
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
理论背景
三个基本命题
特点
舆论观
公开的意见
效果观
认知-判断-意见-行动
内容包含
争议
意义
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培养理论》
背景
着眼点
培养分析
理论内涵
培养理论的外围:文化指标研究
制度分析
讯息系统分析
培养分析
《培养分析》理论关于社会与传播的基本观点
评价
大众传播与现实"建构"--新闻框架与框架效果
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从知识鸿沟到数字鸿沟。
知沟理论
背景
内容
扩大的原因
上限效果假说
艾蒂玛和克莱因1977年
三条论据
信息源的性质决定的上限
受众本身具有的上限
现有知识已经达到上线
信息沟理论
1974卡兹曼
主要观点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国际传播
基本主体
特征
作用
全球传播
基本主体
内容
关于世界信息传播秩序的争论
现状
信息的生产和流通失衡状况
新世界信息秩序争论
第一阶段《尔其尔宣言》1978年教科文组织发表《大众传媒宣言》
第二阶段,《大众传媒宣言》--1980,麦克布莱德委员会《多种声音一个世界》
第三阶段从美英退出教科文组织到现在
核心是如何看待信息的自由流通问题
信息与国家主权问题
信息主权
定义
三方面内容
产生背景
文化帝国主义
也称媒介帝国主义
特点
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传播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起源
促成因素
四大奠基人
拉斯韦尔的宣传与传播研究
卢因与把关人研究
霍夫兰与说服效果实验
拉扎斯菲尔德与经验性传播学研究
施拉姆与传播学科的创立
传播学的主要学派
经验学派
经验性方法三个基本前提
主要原则
缺陷
美国经验学派的特点
批判学派
特点
政治经济学派
文化研究(伯明翰学派)
意识形态霸权理论
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