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微信十年”张小龙演讲精华总结
1月19日,在微信成立十周年之际,一年一度的“微信之夜”也正式启动。在微信之夜上,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亮相。在接近一个半小时的分享中,张小龙提到了关于视频号、直播等多个功能诞生的点点滴滴,并对微信十年做了总结。 上图为张小龙演讲的思维导图精华版。
编辑于2021-01-20 11:23:37“微信十年” 张小龙演讲精华总结
开场
微信的由来
我自己不怎么用QQ,也需要有一个沟通的工具
当年的目的就是写一个东西,给我自己发邮件用的
微信最新数据
每天10.9亿用户打开微信
每天3.3亿用户进行视频通话
每天7.8亿用户进入朋友圈
每天1.2亿用户发表朋友圈,其中照片6.7亿张,短视频1亿条
每天3.6亿用户读公众号文章
每天4亿用户使用小程序
视频号是未来
视频化的表达可能是下一个十年内容领域的主体
腾讯短视频战略重点还是在微视
微信团队的做事风格
做一个新东西最好是一个小团队悄悄做
微信做的东西如果一开始外面都不看好,就说明这个东西还有戏, 如果都很看好可能会很麻烦
视频号的定义
人人都可以创作的短内容平台
一个公开领域的内容平台
视频号ID问题思考
ID是基于社交和通信领域,是私密的,并不是公开领域的
视频号的意义,视频还是其次,更重要意义是“号”
通过这个“号”每个人都有了一个可以公开发声的身份
社交是以微信身份这样的ID进行的
ID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作用,它是机构的官网,会承担一个机构很多的服务性内容
视频号灰度思考
一开始信息内容推荐质量非常一般,吸引不到优质创作者进来
你的内容不好那就没有浏览量,没有浏览量就继续没有好的内容,所以推荐也没法推出更好的内容出来,这是一个死循环
5月份大改版后,发现基于朋友点赞的版本数据会更好看一点,用户留存非常高
对一个内容形态的产品而言,一定量级的用户和活跃度才意味着你走过了生死线,就是它的流量循环已经起来了
视频号内容思考
视频号三个tag
关注
朋友点赞
推荐
这三者的内容消费比例应该是1:2:10
我们把所有的内容分成两种
一种是你需要花脑力去理解的知识性内容,简单来说就是学习
另外一种是你不需要花脑力,可以很舒服去消费它,简单来说就是娱乐内容
现状
我们现在是朋友赞的观看总量是机器推荐2倍还多
但不代表1:2:10的比例推测是错的
活跃用户在视频号产生的人均消耗的VV(Video View)刚好是1:2:9
因为我们现在内容分布不够,我们机器推荐出来触达没有那么大
用户时长思考
我们不会以用户时长作为一个导向去考量一个目标,我们更关注帮用户完成什么任务
视频化思考
是什么是视频?
我们现在所说的视频大部分是指视频文件,属于一些原始数据,没办法关联到其他东西
对视频号来说,视频应该是结构化的数据,结构化数据才能有所有刚才说这些东西,并且它就是应该存在云端,这样可以很容易就分享出去
我们在微信里面每次分享一个视频,还要传一个文件过去,又占流量,这样方式是不对的,它应该被淘汰掉。
我们云端化的结构化的视频才是视频,本地视频文件是一些裸数据应该被淘汰掉,视频就是应该过渡到云端化的一种视频格式
微信将来里面流通的视频内容,应该越来越多会是视频号的视频这样一种形式存在,而不是视频文件的一种方式
长短视频思考
长短视频是人为区分出来的,我觉得不存在长短视频区分
短视频(1分钟以内)可以理解为长视频的“封面”
视频化表达思考
现状
(视频号)现在还没有做到让很多普通人去发表内容
目标
我们的目标确实是人人都能够很容易通过视频化的方式去公开表达内容
小举措
把视频号放在名片里面
效果比预期好
这是一个特别好的趋势,说明很多人其实愿意通过视频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
信息列表展现思考
“命中率理论”
一屏里面内容条数是跟一页里面用户感兴趣的命中率呈反比
对于视频号,我们上半年的内容丰富度很不够,一屏里面显示多条内容,这样用户可以有一个选择余地
下半年我们内容开始丰富了,这个时候命中率提高了,我们可以去做一些全屏的尝试
微信直播的可能性
互联网内容形态的演变
直播的内容形态是比短视频这样的内容能够被更多人所接受
短视频是有创作门槛的,直播是一种相对轻松的表达
未来直播有可能变成一种很多人都在用的个人的表达方式
直播与视频号
直播有了视频号这个ID之后,发现它很顺利
下一个版本可能就会有直播入口了,我们把它调一下位置,直播和附近的人
直播与电商
直播里面也会有电商的能力,包括直播可以挂到第三方小程序里面去
直播与抢红包
我们在希望今年的春节会有一些人通过直播方式来拜年
视频号创作者
关于扶持
我们希望做一个内容的载体,并且让视频号成为个人和机构的官方网站,你首先要有自己官网平台才能够帮你
关于流量
刚开始我们也会去邀请一些明星进来视频号,明星说没有签约费我们就不想来,我们说那不来就不来
我们并不是想要去买一些内容进来,而是他应该在这里自己创作内容吸引粉丝,当他有了粉丝当然会有回报
关于生态
如果我们不花钱去买内容创作者还愿意进来,才说明我们真的建立起一个可以运转起来的生态
微信的X实验进行时
社交化产品功能,你很难预料到它在用户里会发生什么作用,必须有很多用户一起参与,一起互动,才能够知道它会产生什么样结果
做产品是异想天开的过程
如果拍下一个人的头像会怎么样?
拍一拍
有人跟你聊天,你扔一个炸弹把他的屏幕炸碎了,看起来真的碎了,会怎么样?
听一首歌的时候你能看到跟你一起听歌的还有谁,还有画面
你失眠了发现还有一些人也在失眠,甚至你跟他们一起数羊
可能推出的几个实验性功能
表情
表情是我们表达的基本元素
状态
未来名片它就应该是活的,应该包含你当前的状态
社交的本质是找到同类,状态也是帮我们找到同类的一种方法
看歌
把听歌体验做了视觉化的展现
浮窗
现在的浮窗特别像一个狗皮膏药
新版本你不用去占屏幕,可以非常快速切回你想要看的文章里面去
输入法
如果你信得过微信隐私保护,应该也信得过微信输入法隐私性和安全性
回复外界“不微信”的误解
我个人观念里面我觉得做事情就是应该很快的
我们有时快时慢了,慢并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视频号这个速度才是微信正常该有的速度,我们下一年如果还是做得这么快,大家不要觉得有什么,是正常的一个状态
张小龙总结微信十年
连接
我们做最底层的设施
基于这个连接产生出非常丰富的结果出来,比如公众号、小程序、微信支付、视频号等
简单
“简单”,我用这样一个词里代替了“美观,实用,合理,优雅”这一堆的词
有些人知道我以前在“饭否”上写过“一个产品要加多少功能才能成为一个垃圾产品”,如果当时我知道我们后来做微信绝对不写这句话,既然已经写了也要对得起这句话,现在我要说“一个产品要加多少功能才能还不是一个垃圾产品”
现在微信虽然比十年以前多了很多功能,但是这些功能都是用最简单的方法做到了,并且在用户看到的地方去做到,用的时候才会看到它
我们希望微信一直保持自己的风格,一直像一个小而美的产品一样
导图工具:MindMasters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