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世界地理
世界地理,世界各地的气候多种多样,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年平均气温的一般规律: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减
编辑于2023-10-20 21:34:29世界地理
世界气候
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和变化
世界各地的气候多种多样,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
气温的分布和变化
世界1月平均气温状况
北半球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0°C以下,南半球大部分在20°以上。
南极洲,亚洲北部,北美洲北部平均气温最低,大洋洲最高
世界7月平均气温状况
北半球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20°C以上,南半球大部分在10°以上。
南极洲平均气温最低,非洲北部,亚洲西部最高
年平均气温
一般规律: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减
降水的分布规律
年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
三多
赤道附近多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多
中纬度地区沿海多
三少
两极地区少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少
中纬度地区内陆少
主要气候类型
1月气温>=15°C
意味着是热带气候
各月降水几乎都在100毫米以上,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
(满屏都是降水)
主要分布于赤道附近的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等地区
全年高温多雨,各月降水较为均匀
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气候
各月降水稀疏或没有,年降水量一般在125mm以下
(降水几乎没有)
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地区
全年高温,昼夜温差大,年降水量小,年际变化大
热带荒漠
热带沙漠气候
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夏多冬少)
月降水量达到200mm的月份少于3个,年降水量在750-1000mm之间
主要分布于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非洲最广)
全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干季降水少,湿季降水多
热带草原
热带草原气候
月降水量达到200mm的月份多于3个,年降水量在1500-2000mm之间
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全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旱雨季之分,降水集中在雨季
热带季雨林
热带季风气候
1月气温0°C<t<15°C
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年降水量在800-1600mm之间
(雨热同期,且降水还挺多的)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
四季分明,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上,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季风气候
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年降水量在300-1000mm之间
(气候气温柱状图呈“0”形)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地中海附近最典型)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高温少雨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地中海气候
各月降水均匀,年温差较小,年降水量在700-1000mm之间
(降水平的像条直线)
主要分布于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欧洲西部最广)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各月降水均匀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海洋性气候
1月气温<0°
7月气温>10°C
月降水量>=100毫米的月份数>=两个月,年降水量在500-1000mm左右
(雨热同期,是季风气候,又在温带)
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东岸,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北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季风气候
月降水量>=100毫米的月份数<两个月,年降水量在200mm左右
(气温年较差超级大)
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
冬冷夏热,年温差大(25°左右)降水集中在夏季,年降水量较小
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
受离海洋的远近和降水多少影响
温带大陆性气候
7月气温<10°C
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和附近的岛屿,以及南极大陆
长冬无夏或终年严寒,降水少,蒸发弱,地面常被冰雪覆盖
苔藓,地衣,小灌木
寒带气候
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寒带气候不一样(北半球降水分布呈桥型,南半球呈碗形) 要想判断寒带气候,只能看气温!!!
中低纬度海拔较高的一些高原,山地
垂直变化明显
高山,高原气候
基本特征,分布
影响气候的因素
纬度位置
气温
纬度低,气温高
纬度高,气温低
降水
赤道地区多,两极地区少
海陆分布
气温
一般来说,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离海越远,气温年较差越大
降水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少
中纬度沿海地区的降水一般比内陆地区多
地形
气温
海拔高,气温低
降水
山地迎风坡多,背风坡少
气候对气候和生活的影响
气候对生产的影响
气候对生产的影响
农业
光照的多少和气温的变化,对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有重要影响
* 新疆一些干旱地区的绿洲,瓜果香甜
气温和降水显著影响农作物的分布
* 热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以水田为主,多种植水稻 * 温带季风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以旱地为主,种植小麦 * 地中海气候适合柑橘,葡萄等生长
热量影响熟制
* 热带地区一年三熟 * 亚热带地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 温带地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工业
气候高低、太阳辐射强弱、风力大小、雨量以及雨日多少对露天生产的工业部门有重要影响
* 建筑厂、印刷厂、风力发电、海盐晾晒
旅游业
气候现象本身就是旅游资源
* 雾凇景观、热带景观
气候的季节变化影响人们旅游时间的选择
* 冬季选择温暖的旅游地,夏季选择凉爽的旅游地
气候对生活的影响
服饰
生活在热带的人们,一年四季着单衣
生活在寒带的人们,一年四季着厚衣
生活在温带地区的人们,穿衣随着季节而变化
民居
陕北地区气候干燥,木材较为缺乏,但黄土垂直节理性好,所以住在窑洞
在热带,亚热带气温高,降水多的地区,住高脚屋,通风排潮,利于排水
饮食
我国北方降水较少,耕地以旱地为主,居民喜面食
南方降水充足,耕地以水田为主,喜食米饭
北面南米
交通工具
寒带地区:雪橇
亚马孙雨林:船
人类生活对气候和空气质量的影响
植树造林
改善个别地区小气候
滥伐森林,大量燃烧矿物燃料
全球变暖
用含氟冰箱,空调
臭氧层空洞
排放酸性气体
酸雨
海洋与陆地
海陆分布
大洲和大洋
世界海陆分布
海陆比例:海洋%71,陆%29
有“水球”之称
分布特点
地球表面有广阔而连续的海洋,而海洋被陆地包围分割 (海洋连续,陆地不连续)
世界海陆分布不均,陆地主要在北半球,东半球 (陆半球指陆地面积最大的半球,中心位于经度0° 北纬38°;水半球指海洋面积最大的半球,中心位于经度180°.南纬38°。)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 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西经20°以东,东经160°以西之间为东半球。东经160°以东,西经20°以西之间为西半球。
如果在南北两极点,那就没有东西之分,因为两极点会汇集所有经线。如果站在两极点,可以说自己一只脚在西半球,一只脚在东半球,因为任意相邻两半球没有详细的分界线。
在任一半球上,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
七大洲
主要概念
大陆:面积广大而完整的陆地
* 面积最大大陆:亚欧大陆 * 面积最小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大洲:地球上大陆和它附近岛屿
半岛:深入海洋的陆地,三面临水,一面通大陆相接
* 最大半岛:阿拉伯半岛
岛屿:散落在海洋中的小块陆地
* 最大半岛:阿拉伯半岛
各洲面积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从左到右分别是4400,3000, 2400,1800,1400,1000,900万千米
各大洲特征
亚洲:跨纬度最多,东西距离最长
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中部有赤道横穿
北美洲:最南部临近赤道,最北部在北极圈内
南美洲:北部有赤道横穿,最南部接近南极圈
南极洲:大部分位于南极圈内,是唯一一个无人定居的大洲
欧洲:北,西,南三面被海洋环绕,像一个大的半岛
大洋洲:澳大利亚大陆和太平洋上的许多岛屿
主要州界
亚欧
*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土耳其海峡:沟通里海,地中海
亚,南美
* 白令海峡
亚,非
* 苏伊士运河
沟通地中海,红海 连接大西洋,印度洋
南北美
* 巴拿马运河
连接太平洋,大西洋 缩短了南北美洲东西两岸之间的航程 省事,省力
欧,非
* 直布罗陀海峡
地中海沿岸各国通往大西洋的必经之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四大洋
主要概念
海的主题部分叫做洋,边缘部分叫做海。海与洋之间彼此联通组成统一的海洋整体
名称及分布
太平洋:面积最广,平均深度最大,边缘海与岛屿最多,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二分之一,西部的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最深的海沟
大西洋:世界第二大洋,南北呈‘S’形,约占世界海洋面积的四分之一
印度洋:第三大洋,大部分位于热带,北部封闭,南部敞开
北冰洋:面积最小,平均深度最浅,温度最低
陆地地形
陆地表面高低起伏,复杂多样,通常分为:平原,高原,丘陵,山地,盆地
重要地形区
亚马孙平原: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
巴西高原: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
青藏高原: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
刚果盆地:世界面积最大的盆地
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的山脉
海底地形
大陆架
大陆边缘在海面以下的延续部分,坡度平缓,一般水深为0-200米
大陆坡
大陆架以外到洋底之间坡度较陡的过渡带,一般水深为200-3000米
洋底
海洋底部的主题部分,一般水深3000-6000米
有海盆,海峡,海沟,海岭,海湾等
读图识图
#####
图源:启东练习册八年级p11
######
(1)根据陆地面积判读东、西半球:东、西半球中陆地面积较大的为东半球,陆地面积较小的为西半球 (2)根据大陆的分布判读大洲:两个大陆“手拉手”的是南、北美洲,北面是北美洲,南面是南美洲;大陆连成一片的是亚洲、欧洲和非洲,其中同一块大陆上有较长洲界线的、面积大的是亚洲,面积小的是欧洲;比较“孤独”的大陆为大洋洲和南极洲,其中南极洲位于地球最南端 (3)根据东、西半球分界线判读大洋: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20°W 和160°E 组成的经线圈,两条经线都没穿过的是印度洋,两条经线都穿过的是北冰洋,20°w 穿过的是大西洋,160°E穿过的是太平洋。
海陆变迁
海陆变迁
海陆变迁原因
自然
地壳变化
海平面升降
人为
填海造陆
海陆变迁的例证
在珠穆朗玛峰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中华旋齿鲨化石
华北平原7000多年前曾经是个大海湾,山东丘陵原位海中的一个大岛
大陆漂移学说
在大约2亿年前,各个大洲是一个相互连接的整体,周围是一片海洋。后来,原始大陆分裂成几块,向四周缓慢漂移(魏格纳)
板块构造学说
海底扩张学说
大陆漂移动力来自于地球内部物质运动(了解即可)
板块构造学说
基本观点
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大致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非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各大板块内部一般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应用
张裂:裂谷和海洋 碰撞:山脉
两大火山,地震带
*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不是“阿尔卑斯-喜马拉雅”
两大著名山系
* 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 * 科迪勒拉山系: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
世界的居民
人口与人种
人口增长与分布
人口总数
到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总数已到达70亿
人口增长趋势
19世纪30年代前,增长较为缓慢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增长迅速
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提高
世界人口还将继续增长
世界人口分布
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纬20°-60°,亚洲和欧洲
南极洲没有固定居民
人口问题
人口过多
资源短缺
粮食,水资源
环境污染
大气,水,土壤
生活环境不易改善
住房条件差,就业困难,交通拥堵,教育医疗条件差
增长过慢
人口老龄化,养老负担重,劳动力短缺
人种的划分
白色人种
主要分布:欧洲,北美洲,南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部分地区
黄色人种
主要分布在亚洲,北美洲,南美洲
黑色人种
主要分布在非洲,以及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的部分地区
语言与宗教
联合国工作语言
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汉语使用人数最多,英语范围最广
三大宗教
基督教
信仰人数最多
教堂
伊斯兰教
信仰者:“穆斯林”
清真寺
佛教
佛塔,佛寺,石窟
聚落
城市与乡村
自然因素
地形,气候,水源等
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政治,科技,文化等
世界不同地域的发展差异
发展中国家
分布特点
世界上的国家
分布
“南北对话”“南南合作”
发展水平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