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普心第二章 神经生理机制
普通心理学 心理学考研,综合资料整理而成,神经元/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接收和传送信息。
编辑于2023-10-22 09:33:59第二章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神经元与胶质细胞
神经元
神经元/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接收和传送信息
特性
兴奋性
传导性
结构
胞体
-整合信息
树突
-接受刺激,向胞体
轴突
-只一根-出胞体-到其他
终扣(突触):传递
功能
接受刺激,传递信息,整合信息
分类
按功能分类
内导神经元/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
主要功能是收集和传导身体内、外的刺激,并传达到脊髓和大脑。
外导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
它们将脊髓和大脑发出的信息传到肌肉和腺体,支配效应器官的活动。
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
介于内导神经元和外导神经元之间,起联络作用。
微回路。即中间神经元的连接,是脑进行信息加工的主要场所
神经胶质细胞的作用
供线路-成支架-助恢复
绝缘层-快传递-髓鞘化-行为分
婴儿脑细胞成熟的重要标志:髓鞘化(2岁基本完成) 脑电成熟:同步节律埃尔法波
送营养-清递质
神经冲动
神经冲动指当任何一种刺激作用于神经时,神经元从比较静息的状态转化为比较活跃的状态的过程。
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动作电位,Na离子内流
电传导
细胞内
双向
借助细胞膜的通透性
服从“全或无”法则
达不到无电位
化学传导
细胞间(突触间)
单向
借助神经递质
脑内神经元信号传递的主要方式
突触
接两元;三成分-前间后;三方式-胞轴树
兴奋性突触/抑制性突触
神经回路
神经回路是指神经元与神经元通过突触建立联系,构成的极端复杂的信息传递与加工的通路。
神经回路是脑内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
最简单的:反射弧
五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系统的中枢部位,传出神经,效应器
作用于感受器、产兴奋、经传入到中枢、枢加工-达效应-支效应
发散式,聚合式,环式
总结
微回路
脑进行信息加工的主要场所
化学传导
脑内神经元信号传递的主要方式
神经回路
脑内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
神经元
神经系统的最小单位
神经系统
外周(周围)神经系统
外周躯脊脑神经 自主植物分交副
躯体神经系统
31对脊神经
前后跟的纤维
四成份
躯感觉、躯运动
内感觉、内运动
12对脑神经
负责头、面部的运动和感觉有关的神经。
自主神经系统(植物)
交感
觉醒、紧急
副交感
平衡,睡眠休息,抑兴奋
拮抗
一般不受意识控制
与情绪反应有密切关系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
低级部位
椎管内、上延髓、下终丝
脑和周围神经的桥梁
功能
传导冲动
控反射
膝跳
胕
跟腱
脑(干间小边大)
脑干
延、桥 、中
延脑(延髓)
生命中枢
呼吸、肠胃、吞咽、排泄
桥脑
中枢-周围-必经地
调睡眠
中脑
中央灰质
视听-反射中枢
中脑四叠体:上丘(视觉反射中枢),下丘(听觉反射中枢)
大脑脚:黑质(手脚动作协调),红核(舞蹈症)
网状结构
广区域-白灰交-的结构
功能
上行网
觉醒、意识、皮层兴奋、保持注意
下行网
异化和抑制,即加强或减弱肌肉的活动
网部分-控睡眠-与觉醒
间脑
丘脑
中继站
除嗅觉-外感官的信息-经丘脑-到皮层-生感觉
网状结构的一部分
控睡眠、觉醒
下丘脑
调交副的主要皮下中枢
维平衡-内分泌-生情绪
进食与饮水,身体温度
小脑
与皮区-共控制-肌运动-调姿势与平衡
身体的平衡与协调
高级认知功能(如感觉分辨)
边缘系统
哺乳动物及以上
动物本能
痛苦快乐中枢
动机、情绪、记忆
大脑内最深的边缘
海马-记忆,情绪调节
杏仁核-情绪
扣带回-注意
下丘脑-平衡、情绪、内分泌、内稳态
大脑
灰质(大脑皮层),白质,胼胝体
两半球,三沟裂
左右半球
中央沟、顶枕裂、外侧裂
隆起-脑回
四叶
F额叶:运动; P顶叶:机体感觉, T颞叶:听觉; O枕叶,视觉
分区及机能
初级感觉
视觉
位置
顶枕裂后-枕叶-布鲁德曼17区
功能
光刺激-人眼-神经冲动-视觉
视觉系统的两条通路
腹侧:枕叶——颞下回(what系统)
处理颜色和物体形状
背侧:枕叶——顶叶(where系统)
处理运动,空间,位置
听觉
位置
颞叶-颞横互-布鲁德曼41、42
功能
声音-人耳-神经冲动-初级听觉
机体感觉
位置
中央后回-顶叶-布鲁德曼123
功能
肤、肌内-感觉信号-感觉
特点
投射面积-功能重要程度-手、唇舌
躯干四肢-左右交叉、上下倒置,头正直
初级运动
位置
中央前回的额叶、旁中央小叶前部-布鲁德曼4
功能
动作指令、空间位置、姿势、身体各部分运动
特点
投射面积-功能重要程度-手、唇舌
躯干四肢-左右交叉、上下倒置,头正直
联合区
感觉
位置
临感觉-广大脑区
功能
感觉区输入信息-高水平知觉加工
运动
位置
运动区前方-前运动区
功能
精细运动、活动协调
前额
位置
运动区、运动联合区前
功能
高级认知功能、行为控制、人格发展
语言
布说威听角阅读,艾书写
见言语
特点
联合区不接受任何感觉系统的直接输入,从这个脑区发出的纤维,也很少直接投射到脊髓支配身体各部分的运动。
联合区包括感觉联合区、运动联合区和前额联合区
联合区和各种高级的心理机能有密切的关系
联合区是大脑皮层进化较晚的脑区;
两半球单侧优势
综述
两半球协同活动
胼胝体(横行联络纤维束)-传信息
斯佩里·割裂脑研究
通过割裂胼胝体-每个半球只对对策刺激做反应-调节对侧运动
左右半球有不同功能
左半球
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逻辑推理
抽象脑、学术脑
右半球
空间关系、情绪、音乐、艺术
艺术脑,创造脑
单侧化不绝对
脑功能学说
定位说
始于加尔、斯伯兹姆-颅相说;波伊劳德失语症病人研究
证据
布、威
潘菲尔德电刺激-颞叶-回忆童年-记忆定位
海马与记忆
观点
脑功能定位于一定区域
特定区域-特定功能
评价
有合理
脑功能-静态、局部-有局限
整体说
整体说认为大脑是以总体发生作用的,大脑的不同部位对心理功能产生同等程度的影响。
弗洛伦斯
局部损毁法
功能丧失-大小有-特定无
拉什利
小鼠走迷宫实验(脑损毁技术)
与部位无关,与损毁面积有关
两原理
均势
各部分-均等程度-学习
总体活动
脑-总体作用
活动效率-损伤面积-反比
活动效率-受损部位-无关
机能系统说鲁利亚
总结
三系统-互作用-调活动-既分工右合作-保完成
模块说查加尼
认知神经科学中提出的一种重要理论。
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的。
不同的模块具有不同的功能,模块之间复杂而巧妙的结合,保证着认知功能的完整,是实现复杂而精细的认知功能的基础。
神经网络说
各种心理活动,特别是一些高级复杂的认知活动(如记忆、语言、面孔识别等),都是由不同脑区协同活动构成的神经网络来实现的,而这些脑区可以经由不同神经网络参与不同的认知活动,并在这些认知活动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格奇温德-描述语言产生
神经系统与脑的进化
起源
达尔文进化论
最低等的动物:原生动物
神经系统的进化和脑的产生
网状神经系统(腔肠动物)—链状或节状神经系统(无脊椎动物)—管状神经系统(脊椎动物)—两半球(两栖动物)—大脑皮层(爬行动物)—大脑半球出现沟回(哺乳动物)
高等脊椎动物的脑
相对大小的变化:脑指数
皮层相对容积和面积的变化
皮层内部结构的变化
人类文明与脑进化的关系
脑的进化为人类文化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
损伤大脑的行为
不吃早餐
蒙头睡觉
不动脑
脑的可塑性
细胞
突触
社会
发育、经验、学习
补充:研究大脑的方法【心理学与生活P70】
(一)干预
1.脑损伤患者
铁路监工盖奇
2.模拟损伤脑区
重复经颅磁刺激
3.直接刺激脑区
(二)记录和成像
见实验 6实验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