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四川教招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四川教招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内容包含“教育”词源、教育的日常用法(十二校)、教育的定义、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的属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第二职业规划书
教育的概述
“教育”词源
中国 (教育在我国最早是分开使用的)
最早见于/连用
人
孟子
书
《孟子·尽心上》
话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最早解释/分开
许慎
《说文解字》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西方
Educare
e(向外)ducare:带领,引导
将学生的天资引发出来,潜质引发
易混辨析1:中西方教育对比
中国
有外转内
输入
重视管教养,强调外在教育
由内转外
输出
重视潜质引发,强调内在引导
教育的日常用法(十二校)
作为一种“过程”的教育
思想转变过程,名词
eg:我从这部影片中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
最基本的用法
作为一种“方法”的教育
方式方法,动词
eg:你的孩子真有出息,你是怎么教育你孩子的
作为一种“制度”的教育
高大上:政策术语,官方文件
eg:教育是振兴地方经济的基础
教育的定义
社会角度
广义
定义
凡是增进(向好的方面)
eg:生活的磨难教育了我们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形式
社会教育
地位
最早的独立形态,分布最广
特点
多样性:时间/内容/形式多样
群众性:面向社会大众
补偿性: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
融合性: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开放性:无年龄/时间/地域局限
多群常开合
家庭教育
最早接受,时间最长
先导性(早期性/启蒙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的生活环境和家长的言行举止,从小就对孩子产生了深远印象
感染性
家长的好恶取舍往往决定着子女的行为举止
权威性
再不听话就告诉你妈妈【家庭教育比社会、学校教育具有更大的权威性】
针对性
知子莫若父
终身性
永远是子女的老师
先干为忠贞
学校教育
主体形态和核心、主导地位、高级形态【学校教育自产生以来一直处于主导地位】
职能的专门性、组织的严密性 作用的全面性、内容的系统性 手段的有效性、形式的稳定性
专业、好的方面
易混辨析2: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关系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单项选择优先选基础】
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单项选择优先选补充】
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
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和社会教育对人的影响具有偶然不确定性
狭义
含义
就是指/主要指学校教育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eg:【发学历证书,国家承认】: 全日制学校教育、半日制和业余的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 网络教育【是远程教育,成人教育学历的一种,≠网课、线上课】
易混辨析3:广义教育和狭义教育的异同
根本/主要区别:狭义教育的计划性更强
共同特点:目的性
更狭义
德育/思想教育活动
个体角度
往往把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和发展过程
完全独立的自学很难说是教育(√) 可以说一切教育本质上都是自我教育(√)
综合角度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社会背景→教育的社会性、历史性、文化特征 促进→动力性,教育者要有一定的知识、资格 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双向耦合性 实践活动→教育的实践特性:目的性
教育的基本要素
三要素
教育者
学习者
教育影响
内容上
形式上
四要素
受教育者
教育内容
教育活动方式
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育人是不可少的 1、教育的本质是有目的地培养人 2、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3、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4、教育是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5、教育是一种极其复杂灵动的与社会发展并进的育人活动 6、教育是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
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特性、特质),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
例子
判断是否属于教育必须满足
目的性
非本能、非偶然
eg:出生婴儿吸奶(×);偶然触电获取电的知识(×)
育人性
坏→好
eg:教孩子偷东西、乞讨、打架(×)
社会性
①人类社会独有 ②为了适应社会
eg:老猫教小猫捉老鼠(×) 儿童对成年人无意识的模仿(违反了社会性和目的性)
1、本质属性:育人性 2、根本属性:社会性 3、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社会性(单选题优选)、目的性(自觉性、意识性)
补充
教育的质的特点(王道俊) (能判断出来是对的就行)
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
教育者引导受教育者传承经验的互动活动
激励与教导受教育者自觉学习和自我教育的活动
社会属性
永恒性
历史性
民族性
生产性
长期性
相对独立性 多选题 1、考察理解:正确就选 2、考察版本:按原文选 (版本间不可混选)
内涵
独立
相对独立性: 有自己的运行规律 不完全受社会制约 【思考:教育要坚持自己的价值追求,不能变得商品化(√)】
VS
社会制约性: 教育必然受社会影响 【思考:不存在“超阶级”、“超政治”的教育(√)】
【思考:教育的发展一定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这体现了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原话(版本)
三合一版本
质的规定性/转化人(自然人→社会人)/受其他社会意识影响
其他人质
历史继承性
古今相同; 不同民族的教育具有不同的传统(传承)和特点
不平衡性
可快可慢(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
王道俊版本
1、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主要通过所培育的人作用于社会 2、教育具有自身的活动特点、规律及原理 3、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传统与连续性
培养特贵串联
了解版本(不记)
1、教育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是一种具有历史继承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3、教育具有跟社会发展进程不相适应的一面
阶级性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的起源
神话起源说
生物起源说
心理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
生活起源说
需要起源说
交往起源说
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
原始社会教育
古代社会教育
发展
外国
近代社会教育
现代社会教育
20世纪后期特点
教育的形态
系统自身化形式
非制度教育
制度化教育
空间标准
实践标准及建立其上的产业技术和社会形态
农业社会教育
工业社会教育
信息社会教育
横向
家、校、社、自我教育、自然形态的教育
纵向
原始、古代、近代、现代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概述
研究对象
研究任务
研究的价值
当代教育学状况
萌芽时期
独立形态
20世纪多元化发展
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
当代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