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通史 第11集:周王室的衰落
本思维导图系统总结西周历史的发展脉络,展示自周武王,周成王,周公到周幽王的发展概况,适用于复习使用,效果翻倍,有需要的赶紧收藏下来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第11集:周王室的衰落
前言
西周政治的地位
人类历史最早以礼仪来治理国家
礼仪三百,威仪三千
标志着中国由此迈入礼义之邦
分封制与宗法制度确立
必然的衰落
内部的瓦解,外部的侵扰又
西周鼎盛与隐患初现
周穆王的统治
鼎盛疆域
东至大海,北至辽宁,西至甘肃,南至江汉流域
征讨戎狄
以犬戎不朝贡为由发动战争,虽胜但破坏“德治”传统,导致戎狄反叛
后果
戎狄断绝与周朝关系,成为长期外患
史书记载
《穆天子传》记载其西征传奇,但实际埋下衰亡隐患
周穆王的影响
国力消耗
战争耗费大量资源,王室威望下降
中期四王与王室衰微
中期四王统治(共王、懿王、孝王、夷王)
守成无力
仅能维持表面权威
夷王下堂接见诸侯(失礼之始)
内部矛盾
土地分封
王室土地零碎化(如裘卫四器铭文显示土地买卖)
贵族势力膨胀
封君拥有独立经济和军队,削弱中央控制
宗法制松动
血缘疏远
世代更迭导致诸侯与王室亲缘关系淡化
礼仪崩坏
周夷王破坏礼制,王室权威逐渐丧失
周厉王暴政与国人暴动
专利政策
内容垄断山林川泽之利,剥夺贵族与平民共享资源
矛盾激化
引发国人(平民与贵族)普遍不满
恐怖统治
监控与镇压
禁止言论,违者处死,导致“道路以目”
国人暴动(公元前841年)
导火索
周厉王高压政策
结果
厉王逃至彘地(今山西霍州),王权真空
共和行政与王权真空
共和行政的争议
两种说法
召公、周公联合执政(传统观点)
诸侯共伯和摄政(《竹书纪年》记载)
历史意义
中国历史进入确切纪年(共和元年)
周宣王即位
厉王死后,太子静(宣王)继位,试图恢复权威
王权削弱
周宣王中兴与后期衰败
宣王中兴
抵御外患
联合秦人击退戎狄,短暂恢复边疆安定
改革措施
登记人口补充兵力(打破祖宗成法)
后期衰败
军事失利
败于姜氏之戎、亡南国之师,兵力枯竭
社会动荡
童谣预言“桑弧箕箙亡周”,王室威信彻底崩塌
周幽王与西周灭亡
昏庸统治
宠幸褒姒
废申后与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引发申侯反叛
烽火戏诸侯
失信于诸侯,犬戎入侵时无人救援
西周灭亡(公元前771年)
犬戎攻镐京
宗庙宫室被毁,周幽王被杀,褒姒被掳
平王东迁
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东周建立与诸侯崛起
周平王的困境
封赏虚名
赐秦襄公宗周故地(实际被犬戎占据),王室无力控制
诸侯离心
郑庄公挑战周王权威,繻葛之战(公元前707年)射伤周桓王
礼制崩溃
诸侯僭越
郑国使用九鼎八簋(王权象征),葬制超越等级
王室衰微
周王仅控制洛邑周边,沦为诸侯附庸
历史影响与总结
制度缺陷
分封制双刃剑
初期巩固统治,后期导致诸侯割据
宗法制瓦解
血缘纽带断裂,礼仪制度失效
文化传承
周礼影响
孔子“克己复礼”推崇周制,奠定儒家思想基础
民族融合
戎狄与华夏冲突加速文化交融
历史教训
德治与民心
失德者失天下
周穆王、厉王、幽王皆因背离德治原则灭亡
周穆王征讨戎狄被认为违德的具体原因: 违背先王之道 滥用武力 导致诸侯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