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构图诸要素
摄影构图理论基础及不同物体对应光线的运用,构图要素的处理包括主体、配体、环境,画面造型处理包括空间感、立体感、质感。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七夕活动策划
南北粽子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第二职业规划书
构图要素及其造型处理
构图要素的处理
主体
(1)主体自身条件
内容方面:如大型集会中的领导
形式方面:子身的形状、明暗、色彩
(2)主体位置
三分构图法
S形构图法
对称构图法
对角线构图法
(3)主体面积
直接处理法(写实):即主体在画面中占的面积较大,突出。
间接处理法(写虚):
运用明暗对比:用大面积的暗衬托小面积的亮;
运用色彩对比:即用大面积的某色调与小面积其他色调对比,一般小面积色彩部分是主体
陪体
子主配合主体说明画面;深化主体。
处理方法:
1、直接处理:把陪体处理在画面内部,让观众可以看到。
2、间接处理:把陪体的形象处理在画面之外,观众看不到。但是可以通过引导让观众产生某种联想来弥补这一形象。
环境
主体周围的景物:
前景和背景
1、前景:(1)增强空间感及透视感。(2)交代环境,渲染气氛;(3)弥补画面当中过多的空白,均衡画面。
前景的处理:(1)画框式:仰拍、表达意图在外部框架的掌控之中,鲜明对比;画中画
(2)垂柳式:如垂柳、树叶(添加前景不让那画面太空旷;)
(3)突笋式:(从下而上)如芦笋、小树林
2、背景:
(1)点明主体所处的客观环境、地理位置。
(2)可以点明、深化主题。
(3)在画面形式上,可利用背景和主体影调、色调的对比,起到突出主体的作用。
3、背景处理:注意简洁,舍弃与主题无关的景物
(1)拍摄角度:仰拍、俯视相对于平拍有利于简化背景。
(2)光线:逆光、侧逆光拍摄有利于简化背景。
(3)镜头焦距:长焦
(4)光圈:大光圈
4、空白(在处理空白时要合乎人们的视觉习惯和心理需求)
(1)在人物头顶上方,视觉方向及人们动作方向上要留有一定的空白。
(2)在运动主体的前方留有空白,这样可以强调物体的动感。
画面造型处理
空间感(透视感)
线性透视:用几何方法在平面上把立体物象显现出来
A:拍摄方向、B:拍摄高度、C:拍摄距离、D:镜头焦距
空气透视:主要利用物体的影调、色彩、明暗反差等会随距离的远近而不同
影响因素:A空气中的介质:雨、雾、尘土、水汽、烟等B光线方向:逆光和侧逆光C景深控制D有效地利用滤光镜
立体感(物体的阴影效果)
1、拍摄角度:方向,斜侧面拍摄易表现立体感;方向:距离越远,立体感越弱。
2、光线:顺光、顶光、逆光不宜表现立体感;测光、斜侧光善于表现立体感。
3、被摄体的背景状况:被摄体与背景影调、色彩等形成对比,才能突出立体感。
质感(表面质地)
1、粗糙表面结构的物体
为表达出其粗糙的表面结构,采用较亮的与物体表面成一定角度的侧光或斜侧光照明。
2、光滑表面结构的物体、
这类物体,应当用倾斜的,从一定角度射向被摄体表面的散射光;(选择能见到其表面高光的位置拍摄)
3、透明物体
一般采用逆光、侧逆光照明,让观众在画面上看到光线透过透明体;还要在正面用辅助光来再现物体正面的质感。(光线趋于柔和,光源不宜过多,防止在物体表面产生过多的高光点。)
4、镜面物体
不要应采用强烈的直射光,而应采用极柔和的散射光,在保证物体表面高光的同时,提高亮部周围的亮度,尽量缩小亮暗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