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结合历年真题,精心整理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的大题,贴心附上考核年份更加清晰。
编辑于2021-02-24 20:01:05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第一章 北宋初期文学
1. 白体 【1201、1804】
(1)宋初出现的诗歌流派
(2)代表诗人有李昉、徐铉、王禹偁;
(3)白体学白居易,诗风平易晓畅。
2. 王禹偁的诗歌创作成就 【1301、1710】
(1)促进宋初诗风、文风的变革。
(2)早年喜爱白居易的诗,但侧重学白居易的 闲适唱和诗
(3)贬官商州以后,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的作品。
(4)兼擅各种文体,以 诗歌较为著名,他的 五、七言古诗 有意效法白居易的平易诗风,近体诗、绝句则不乏平淡清远 的格调。
3. 晚唐体 【1410】
(1)宋初诗歌流派。
(2)以林逋的诗歌创作为代表。
(3)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以清逸隐幽为旨趣。
第二章 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
1. 试论欧阳修散文的艺术成就 【1404、2010】
(1)继承发展了韩愈散文“文从字顺”的一面建立起平易流畅、委屈婉转的文章风格。
(2)欧阳修的赋-- 开宋代文赋的先河--变骈偶对仗为骈散相间、奇偶错杂 ,既保持了赋体铺陈的特性又使文气趋于舒缓。
(3)欧阳修散文的佳处,在于平易流畅中富于曲折变化, 常常从平易近人处入手,从入情入理的具体事物出发,写得婉转曲折、含蓄蕴藉 而又 富有情感与诗味
2. 试论欧阳修诗歌的艺术特点及其开拓性 【1010、1604】
欧阳修诗歌创作的散文化倾向主要表现是什么? (1)学习韩愈“以文为诗”,变重情韵为重气格,开创了宋诗自具面目的时代。
(2)古体诗具有明显的散文化倾向。
(3)取材广泛,命意新颖,以议论为诗。
(4)欧阳修诗也具有平易的特色。
(5)欧阳修诗建立了不讲究均衡而以古拙取胜的宋诗格调。
3. 简述欧阳修散文的艺术特点 【1704】
(1)风格平易流畅,委屈婉转 。
(2)在平易流畅中富于曲折变化,富有情感。
(3)含蓄蕴藉而又平易自然,富于诗味。
4. 王荆公体 【0801、1301、1710】
王安石的诗进入老境后, 化奇崛于寻常之中 ,既有清新闲适 ,又有沉郁悲壮 ,被称为“ 半山诗”,亦即 “王荆公体 ”。
王安石晚期的诗歌主要是 绝句 雅丽精绝,含蓄深婉 , 既体现宋诗的部分特征,又有向唐诗复归的倾向。
5. 简述王安石散文的特点 【1110】
(1)王安石政论文多为有关政令教化,说理透彻,概括性强
(2)小品文笔力雄健,富有感情,文风峭刻。
(3)议论文字,结构严谨,析理透辟。
(4)叙事抒情之作,随笔挥洒,曲尽其妙。
第三章 苏轼的文学成就
1. 苏轼记叙文的艺术特点 【1510 、1804、2010】
(1)记叙文是苏轼散文中文学价值最高、最具独创性的部分 , 包括 碑传文、叙记文及文赋等,而以山水游记和亭台堂阁记为代表
(2)山水游记记叙、描写、议论并重,其中议论往往为文章辟出新的境界。
(3)苏轼的记叙文多为文学性散文,诗情画意,触处皆是;覃思妙理,一出自然。
2. 试论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 【0901、1301、1710】
(1)以文为诗,运用博喻
(2)有敏锐细致的观察力和出色的文字表现力 ,有才气。
(3)以才学为诗 ,好议论、使事用典。将对事物的形象感受与思考结合起来。
(4)兼备各体而以七言为擅长,且风格多样。
七绝吐语清丽精美
七古气格雄健豪放
苏诗的基本风格有二:
刚健含婀娜的清丽雄健
豪放加平淡的清旷闲逸
高风绝尘--诗风的主导倾向
3. 简述苏轼诗歌的主要内容 【1410】
(1)反映民生疾苦和时政得失
(2)山水景物诗,常常将人生感悟融入山水写景之中
(3)一百二十多首和陶诗,描写亲身经历的生活。
(4)题画诗 ,有的提出诗画理论,有的善于写出画面的动态。
第四章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1. 试论黄庭坚诗歌的艺术特色 【1001 、1010、1310、1810】
山谷体诗的基本特征--求生避熟,求雅脱俗
山谷体诗的艺术特点
(1)喜欢用拗句。以学杜为宗旨,重视句法,发展了拗句、拗律的体制。
(2)“点铁成金”、“夺胎换骨”。强调“无一字无来处”,用典变俗为雅
(3)风格生新瘦硬,兼有自然晓畅的一面。
2. 一祖三宗 【1210、1704】
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
一祖--杜甫
三宗--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3. 简斋体 【1110、1510、2010】
(1)“简斋体”指陈与义的后期诗,诗的对仗不完全注重字面的工稳精巧而更着重于 上下句之间气脉的内在联系
(2)简斋体诗--风格遒上,思力沉挚,已突破了黄、陈瘦硬诗风的局限
4. 简述陈师道诗歌的艺术风格 【1001、1101】
(1)陈师道作诗全凭学力专精,讲苦吟,求奇拙,其锤炼辛苦处与黄庭坚无异。
(2)他的情感和心思都比黄庭坚深刻,可因一味学山谷体的瘦硬,无意于华采,又不能驰骋才气,故其诗瘦硬而不通神 ,可谓 走入仄径穷途
(3)不过,陈师道也有一些不一味以简缩字句为工的诗,语拙味永,瘦而有骨,尽力而无痕,深得老杜诗之神髓 ,诗境则又出黄庭坚之上。
第五章 柳永与北宋词坛
1. 柳永雅词的艺术特点 【1201】
(1)以赋为词,善于融合曲词和辞赋的长处。
(2)他的羁旅行役词不减唐人高处。
(3)创制和推动慢词艺术的发展是柳永对词的特殊贡献
2. 试论周邦彦词的艺术成就(特色) 【1101、1504】
(1)擅长写羁旅行役。
(2)章法结构富有特色 【1410、1610】
①在词的结构上颇具匠心,章法布局开阖回旋,显示出感情的浑 厚和表达的蕴藉
②章法布局上常使用不同感情的相互衬托的手法。
③以景结尾
(3)语言典雅,善于融化前人诗句入词。
(4)既具有词体的声情本色,又有文人雅士所认同的诗性气质。
3. 易安体 【1010、1504、1610】
(1)李清照 的词被称作 “ 易安体
(2)李清照的词--语言清新淡雅,通俗易晓,运用白描, 词风自然流畅
第六章 辛弃疾与辛派词人
1. 试论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 【1210、1704】
(1)辛弃疾在苏轼对词体和词境开拓的基础上对词做了进一步的解放和拓展。 即以文为词。其英雄词、描写乡村景致的词也是对词境的开拓
(2)就辛词的艺术风格特点而言,由于生性狂傲,作词又多以抒发英雄失志的悲愤为主,豪放悲壮便成为辛词的 主导风格,却又不失温婉本色。这种相反相成的现象,是稼轩词最值得注意的特色
(3)善用典故。词至辛弃疾,始大量用典,有辛词好“掉书袋”之说。可扩大词意的深广度,增加词的含蓄性
(4)辛词的语言风格多样,雅俗兼备。辛词还善于吸收民间语言而使词的语言通俗化、口语化。
辛弃疾的词史地位:辛弃疾的词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代表了南宋爱国词的最高成就
2. 辛派词人 【1604】
(1)与辛弃疾同时的一批词人,词作抒发爱国感情,风格豪放激切
(2)主要作家有张元幹、张孝祥、陈亮、刘过 等。
第七章 陆游与南宋中期诗文
诚斋体 【0810】
杨万里的诗被称为“诚斋体”
“诚斋体”诗具有 想象新奇风趣、语言通俗明快、风格流转圆活的特点
第八章 姜夔与南宋清雅词派
试论《梦窗词》的艺术特点【0801】
吴文英词风格超逸沉博、浓艳密丽
(1)前人论词多批评其晦涩难懂。讲究用典与用字,形成雅丽风格。
(2)章法结构也十分独特。往往使用时间与空间交错杂糅叙述方式
(3)语言经常运用一些冷僻、怪异的字词
第九章 南宋后期文学
1. 永嘉四灵 【0701 、0910、1210、1904】
(1)南宋后期 的四位诗人,即 徐玑、徐照、翁卷、赵师秀 ,都是永嘉人。
(2)四人效法晚唐体 诗,诗风相近,而且都 因叶适的鼓吹 而闻名于世。
2. 简述“永嘉四灵”诗歌的艺术特点 【0801 、1504、1610】
(1)“四灵”专为格律诗,意平语诡,多有伧气 ,因 刻画太甚 而 流于纤仄 ,然亦有 写得自然清圆而功夫精巧的作品。
(2)“四灵”作诗专攻五律 ,其律体多咏景物 ,写萧散野逸之趣,追求一种 平淡简远 的韵调。
(3)七绝数量不多,但很有特色,新颖灵巧,圆美自然。 诗中多流露出自适、闲放、超旷之情
3. 江湖诗派 【0710、1310、1810】
吴文英词风格超逸沉博、浓艳密丽。
(1)南宋后期 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派。
(2)多效 “ 四灵 之体,崇尚晚唐的清巧之思。
(3)代表诗人有刘克庄、戴复古、方岳 等。
4. 简述刘克庄诗歌的艺术特点 【1604】
(1)早年从晚唐体、四灵 体入手, 刻琢精丽 ,风格清轻简淡。
(2)后摒弃四灵诗风,转而尚古体,尊韩愈诗 ,追求一种抑扬开阖、悲愤慷慨的诗风。
(3)六十岁之后的诗作感情更为沉痛,沉郁低回,悲凉疏放
(4)融会众作而自为一家
第十章 辽金文学
1. 国朝文派【1804】
蔡珪、党怀英,赵秉文,王庭筠
2. “借才异代”【1010】
金初文坛的作家
一是由辽入金的文臣,如韩昉等
二是由宋入金的文士,如宇文虚中、吴激、蔡松年等
清人庄仲方在 《金文雅序》 中称这种现象为 “借才异代” ,此说揭示出了 金初文学 的 起因及性质
3. 《论诗三十首》【1604】
(1)元好问继杜甫之后运用绝句形式比较系统地阐发诗歌理论的著名组诗
(2)诗学观念
以风雅为宗,要求诗歌回归“正体“
论诗推崇自然,标举清刚雄健。
4. 元好问【1810】
元好问是一位杰出的文学理论家 ,是 金元时期最有成就的诗 人,诗诸体兼擅, 七律与七绝最为突出。
元好问是金元词坛巨擘
5. 《西厢记诸宫调》【1504】
现存唯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
根据唐传奇小说《莺莺传》 进行的再创作。
作者为金代董解元
第十一章 元杂剧的兴盛和代表作家
1. 简述白朴杂剧《梧桐雨》的创作特色 【1301】
(1)善于表现患难后的寂寞和衰残中的孤愤
(2)极富情感冲击力,沉雄悲壮、为元曲冠冕
2. 《汉宫秋》【1410】
(1)马致远杂剧的代表作 ,也是元杂剧中著名的 历史剧 之一。
(2)剧写汉元帝时昭君出塞事
3. 简述马致远神仙道化剧的创作特色 【1210】
以劝人出家归隐、寻找脱离红尘的世外仙境为主旨, 具有比较浓厚的佛道虚无避世 的思想倾向
剧中神仙,都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灵,而是人间的隐士。
如《黄粱梦》、《陈抟高卧》等代表作。
4. 简述郑光祖《倩女离魂》的艺术特点 【1404】
(1)情节离奇,富于浪漫色彩
(2)语言笔触细腻 文辞秀美婉转 ,善于融化前人诗句入曲,熔铸成优美的意境。
5. 简述秦简夫杂剧《东堂老》的思想内容 【1410】
(1)《东堂老》写商人李实 为人正直,帮助友人不肖子扬州奴悔过自新,重振家业。
(2)既反映了对商人和商业的肯定 ,也表现了 儒家伦理观念对商人职业道德的影响。
第十二章 杰出的戏曲家关汉卿与王实甫
《单刀会》【1610】
(1)元代关汉卿历史剧的代表作;
(2)剧写关羽单刀赴会并胜利归去,风格沉雄壮烈,具有雄浑苍劲的意境
《窦娥冤》【1404】
(1)关汉卿公案剧的代表作,也是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
(2)作品主旨在于揭示窦娥感天动地的冤屈。
简述《窦娥冤》悲剧的创作特色 【1510】
(1)《窦娥冤》的戏剧冲突尖锐激烈 ;窦娥的性格刻画得非常鲜明。
(2)作品通过窦娥和黑暗社会现实的冲突,表现了封建社会妇女的悲剧命运及其反抗精神
概述关汉卿杂剧创作的内容分类 【1310、1804】
(1)公案剧: 揭露社会政治黑暗,触及尖锐的社会矛盾, 如 《窦娥冤》《蝴蝶梦》《鲁斋郎》《绯衣梦》等。
(2)妇女生活剧:描写妇女的生活和斗争,突出她们的坚强、勇敢和机智,带有喜剧色彩, 如《救风尘》《谢天香》《拜月亭》《调风月》《望江亭》 等。
(3)历史剧: 歌颂历史英雄人物,曲折地表达作者对现实的感受, 其中有三国戏 《单刀会》《西蜀梦》,还有《哭存孝》《陈母教子》等
《西厢记》 【1210、1704】
(1)我国古代爱情剧 中 成就最高、影响最大 的作品之一。
(2)元代王实甫杂剧 代表作。
(3)通过张生和崔莺莺 的爱情故事,热情歌颂了青年男女反抗礼教、争取婚姻自由的斗争。源于唐传奇《莺莺传》
简述《西厢记》的戏剧冲突 【1710】
(1)《西厢记》的戏剧冲突有两条线索:
一是以老夫人及郑恒 为一方,以 崔莺莺、张生、红娘为另一方的冲突
二是崔莺莺、张生、红娘之 间的矛盾冲突。
(2)前者是主线,后者是铺线;两条线索互相制约,交错展开。
第十三章 元代散曲
简述马致远散曲的创作特色 【1504】
(1)马致远的散曲多写隐居生活 ,描写自然景物和游子漂泊,表现愤世和厌世的思想。
(2)曲词老健、疏放、宏丽 ,成为 曲中豪放派的代表
(3)散曲中表现超然出世、与世无争、旷达恬退、及时行乐 等主题,写自己隐居的作品较多
简述张养浩散曲创作的艺术特点 【1201】
(1)张养浩的不少作品带有政治批判色彩,显出沉郁的风格,语言比较质朴豪放。
(2)对社会和官场的讽刺,更有着深于世故的锐利。同时,赞美田园生活的平静闲适,真挚亲切。
(3)把咏史怀古引入曲中,叙事抒情言志
(4)他的散曲创作较注重立意和构思
(5)以诗入曲
第十四章 宋元南戏和话本
南戏【0910】
南戏,也称戏文 ,是 南曲戏文 的简称。南戏 早期的中心
在浙江温州一带,被称作 温州杂剧 。温州唐代为永嘉郡,故又称 永嘉杂剧
荆、刘、拜、杀 (元代“四大传奇”) 【0901、1110】
南戏中经明人修改过的
《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又称四大传奇
简述南戏《拜月亭记》的艺术特点 【0510、1610】
1 )剧本运用 误会巧合 的手法,使得 关目奇巧而颇见匠心 ,剧情发展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2 )曲文 本色自然 ,贴合人物身份和性格,有较强的感染力,历来评价较高
简述元代四大南戏《荆钗记》的艺术特色 【1704】★
(1)情节结构精巧,戏剧性强 ,戏剧冲突层层展开,很适合舞台演出。
(2)其曲文也达到了较高水平,情文相生,通俗而动人。
简述《琵琶记》的戏剧结构特点 【1101】
(1)采用双线交错 的结构手法,一条线是 蔡伯喈登第 ;另一条线是 赵五娘在家苦守
(2)脉络清晰 而官于变化;强烈的 贫富对比 ,也使观众把同情集中到赵五娘身上。
简述高明《琵琶记》的艺术特色 【1604】
(1)主要塑造了 赵五娘 这一鲜明的人物形象,在她身上,体现出中国妇女 吃苦耐劳、淳朴善良等传统美德。
(2)采用“苦乐相错”(双线交错)结构手法。
(3)曲辞颇富表现力。
话本【0510、1101】
元代的讲史话本多标名为“平话”;
“平”还有 评论 之意,说话人讲述历史故事时往往加以评说;
平话大多根据各种正史、野史和民间传说改编而成。
《三国志平话》 【1301】
(1)元代的讲史话本。根据各种正史、野史和民间传说改编而成。 把庞大的历史事件编成 情节连贯的长篇故事。
(2)演述魏、蜀、吴三国故事,具有鲜明的 拥刘反曹 倾向。书中人物形象,以张飞和诸葛亮最为突出
《秦并六国平话》 【1310】
(1)元代的讲史话本。根据各种正史、野史和民间传说改编而成。把庞大的历史事件编成情节连贯的长篇故事。
(2)写秦始皇吞并六国统一中国史事 ,中间穿插荆 轲刺秦王、高渐离击筑、焚书坑儒 等故事
简述宋元话本小说的艺术特点 【0901】
(1)话本小说的体制形式是结合市民听众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
(2)话本小说的叙述方式符合一般大众的欣赏习惯
(3)话本小说是语体文,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明快。
简述宋元话本小说的题材内容 【1110】
(1)烟粉类, 即烟花粉黛,讲男女爱情,所谓 “ 春浓花艳佳人胆
(2)灵怪类, 讲神仙妖术和异物显灵作怪。
(3)传奇类, 讲人世间的奇人奇事,以及种种悲欢离合的轶事奇闻。
(4)公案类,讲 各种断案故事,或言强梁恶霸杀人越货,惊动官府,或说侠盗怪杰不平拔刀,为民除害,所谓“ 月黑风寒壮士心
第十五章 元代诗文
元诗四大家【1001】
(1)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
《铁崖古乐府》“铁崖体” 【1510】【1710】
元代后期杨维桢的诗集
当元末诗风于委琐靡弱之际,维桢倡古乐府,无疑有其救颓抗俗之志
集中大量诗歌皆写女性
第十六章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论述《三国演义》人物描写方面的成就 【1604】
(1)《三国演义》善于在情节的展开中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2)小说善于运用层层皴染的手法,在反复出现的不同事件中强化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
(3)小说还善于运用传奇色彩极浓的故事和生动的细节塑造人物。
(4)小说还善于运用对比烘托的手法塑造人物。
简述《水浒传》的语言风格特点 【1201】
(1)继承和发展了“ 说话艺术的语言风格,能娴熟地运用白话来写景叙事,语言生动、准确、富有表现力。
(2)以北方口语 为基础,将其加工为成熟的书面语言。
(3)主要特色是简洁明快、生动含蓄,表现力很强,写人叙事,多用白描 ,往往几个字便意态毕肖。
(4)人物语言个性突出
试述《水浒传》人物描写的特点 【1810】
(1)把人物置于引人入胜的情节发展之中。人物和情节高度融合在一起
(2)在塑造人物时倾注着强烈的爱憎感情
第十七章 《西游记》和《金瓶梅》
试述《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1310】
(1)最大的艺术特色--奇幻色彩。 一个光怪陆离、五彩缤纷的神话世界
(2)艺术表现--幽默诙谐的色彩,寓庄于谐
(3)艺术结构--单线发展,每一回的 故事具有相对独立的性质
(4)善于汲取民间说唱和方言口语的精华
试述《西游记》的思想内涵 【1610】
(1)《西游记》完成于明代心学思想流行的时代,思想观念深受心学影响, 以“求放心”,即把受外物迷惑的放纵不羁之心收回到“良知”为宗旨。
(2)以孙悟空象征“ 心猿“ ,以大闹天宫喻 “ 放心” , 以其被压无形山下喻 “ 定心“ 以取经成正果喻“ 修心”
(3)虽是神魔小说,却多处映射明代中后期的社会现实, 揭露了中国传统社会中统治者与社会黑暗势力之间的微妙关系, 展示了 尘世间人种种情态
试述《金瓶梅》的艺术成就 【1301】(2010)
1 )塑造了各色人物形象,摆脱了以往 小说人物类型化的缺陷, 既能突出 人物性格的主要方面,又能在生活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表现出人物性格的变化,还能写出人物性格的 复杂性
(2)用不加夸张和雕饰的白描手法写出世俗人情,直书其事,不加任何评论,而是非美丑 自见。
(3)构织了一种网状的艺术结构、将各色人物交织在一起加以描写
(4 )运用 北方尤其是山东地方俗语方言,经过加工提炼,成为富有表现力的文学语言、生动活泼,妙趣横生。
试述《金瓶梅》的主要内容与社会思想意义 【1710】
(1)通过对西门庆这样一个兼富商、恶霸、官僚、淫棍 于一身的人物不动声色的描写,充分暴露了明代后期社会的黑暗、吏治的腐朽 ,及官商勾结、权钱交易 等社会现象。
(2)小说不仅写出了西门庆的贪婪与狠毒 ,而且也写出了他的精明强干,真实地塑造了明代后期新兴商人形象。
(3)小说通过一个家庭兴衰的故事,表现了对于人性 的更为深刻的思考。
第十八章 明代白话短篇小说
试述“三言”的思想倾向及艺术特色 【1410、1510】
冯梦龙编纂的白话短篇小说集,包括《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1)“ 三言 的内容及思想倾向
一是不少商人题材的小说--突破了传统的重农抑商、重义轻利的观念, 转变为乐善好施、诚实守信
二是不少 婚恋小说--表现出婚姻自主和爱情自由的观念
三是不少篇章 从市民阶层的立场与价值观念出发 揭露和抨击社会各种不公正现象,富有斗争锋芒。
(2)“三言”艺术上贴近日常的世俗生活
第十九章 汤显祖与明代戏剧
《四声猿》【1210】
(1)徐渭--取义《水经注》“猿鸣三声泪沾裳”。
(2)包括《狂鼓史渔阳三弄》一折、《玉禅师翠乡一梦》二折、 《雌木兰替父从军》三折 和《女状元辞凰得凤》。
(3)长短不拘,形式灵活,表现作者离经叛道、追求个性自由的 精神。
简述明代戏剧的基本特征 【1010】
(1)数量众多。
(2)题材多样。
(3)审美风格的雅化
“汤沈之争” 【1101】
沈璟论曲的主张--对于纠正创奇创作中不合音律、脱离舞台的弊病有积极意义, 但过于 强调合律,便易于束缚作者的才情。
他曾因汤显祖的《牡丹亭》不合昆腔音律而将其改为《同梦记》, 引起了汤显祖的不满,导致了著名的“汤沈之争”
试述《牡丹亭》中杜丽娘形象的内涵及其意义 【1404】
(1)杜丽娘生活在一个压抑自由人性的环境中,深受礼教的束缚,为情而死--性格的一次升华。
(2)她执着于爱情 ,虽为鬼魂仍对柳梦梅一往情深,在历经艰险之后,又为情再生--性格得以再次升华。
(3)杜丽娘由生而死,又由死而生,体现了“ 至情 的力量的强大。在回到现实之后,敢于在朝堂之上抗拒父命--完成了性格的最后升华。
(4)杜丽娘这一形象反映了明代后期张扬个性、肯定真情 的社会思潮,有力地冲击和批判了程朱理学桎梏人性的本质
试述《牡丹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 【1804】
(1)作者张扬至情 ,肯定 自然人性 ,肯定 情与欲 的完美结合,给提倡 贞节纲常 的传统道德观念以猛烈的冲击,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2)成功塑造了杜丽娘 这一追求自由与爱情、具有强烈叛逆色彩的女性形象。
(3)在艺术上,《牡丹亭》最大的特色是浓郁的浪漫气息和抒情色彩
(4)剧本主要情节是离奇 的,用看似荒诞的情节来表现 “ 情之必有 的人生理想。
(5)剧本的大量唱词是主人公的内心独白 ,写得深情绵邈,富有诗情画意,具有抒情诗一般的感染人心的力量
第二十章 明代散文
唐宋派【1001】
(1)明代嘉靖年间 出现的文学复古流派。
(2)代表人物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
(3)主张文道合一 ,文宗 唐宋诸家
张岱小品文的艺术特色 【1504】
(1)张岱是晚明重要的散文小品作家
(2)张岱的小品文--深受公安派 “ 独抒性灵 的文学观念的影响、 又汲取 竟陵派小品文 之长,既生动活泼、幽默潇洒 ,又冷峻深曲。
(3)善于把写景与写人、写风俗民情结合起来,能融情、景、事于一体
(4)张岱小品文还时常反思人生,流露出易代之际一位遗民悲凉情绪和深沉感慨。
第二十一章 明代诗歌
茶陵诗派【0901】
茶陵诗派以李东阳为核心,为明前期诗坛揭开了新篇章
李东阳及其周围的友人形成了一个文学主张和创作风貌都较为接近的诗派
吴中四才子【1201】
(1)明代中期吴中文人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和徐祯卿 的合称。
(2)市民思想意识 色彩浓厚,追求 物质享乐 的满足。
前七子【1001】
前七子--弘正七子,明代弘治、正德年间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一个复古主义文学流派
成员有徐祯卿、王九思等, 借助复古手段 而欲达到 变革的目的, ---前七子文学复古的实质所在
简述陈子龙的诗歌思想与创作 【1210】
(1)论诗--主张 效法汉魏盛唐 ,但又反对模拟因袭; 强调以诗 “ 忧时托志 “ 情以独至为真,文以范古为美
(2)陈子龙关注社会现实,写了不少感时伤事之作,风格苍凉悲壮
第二十二章 清代诗歌
《圆圆曲》【0910】
吴伟业--叙事体诗的代表作,七言歌行体 。
它以 吴三桂和陈圆圆 的悲欢离合为线索,写吴为夺回爱妾,不惜叛国投敌,与李自成农民军为敌的故事。
全诗打破时空限制,运用多种叙事手法,情节曲折,表现了易代之际独有的生命感和历史感。
南施北宋 【0510、1310】
(1)指清初 著名诗人: 施闰章和宋琬
(2)施诗温柔敦厚,雅洁有体 ;宋诗 雄健磊落,间多愁苦之 思。
简述钱谦益的诗学主张 【1610】
(1)重学问,强调诗中有“学”;
(2)重性灵,指的是“天地英淑之气”。
江左三大家【1301】
(1)清初著名诗人。 (2)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
“神韵说”【1610】
(1)王士禛论诗本司空图、严羽之说,提倡“神韵说”。
(2)“ 神 是指表现 恰到好处的诗味 “ 韵 是把诗引向一种 余意不尽、悠闲淡清 的境界。
(3)艺术上,要求诗人将情感艺术加工
简述王士禛的诗歌思想 【1604】
(1)学诗尊唐 ,推崇 王维、孟浩然
(2)论诗提倡“ 神韵说 ,追求 闲澹清远 的意趣。
格调说【1110】
乾嘉时期,由沈德潜提出的--追求雅正,提倡温柔敦厚的一种诗风
肌理说【1001】
(1)清代诗人翁方纲 提出的一种诗歌理论
(2)包括 “ 义理 和 “ 文理 两方面。
(3)实质上是要求--以学问为根底, --以考证充实诗歌内容, 达到 义理与文理 的统一。
第二十三章 清代文章
清初三大家 【0610、0901】
侯方域、魏禧、汪琬,号称“清初三大家”
他们的散文比较注意从文章风格上--纠正晚明散文的放诞的纤佻习气 , 主张恢复唐宋散文的 醇厚传统 。 以 侯方域 成就较为突出。
桐城派【1110】
康乾时期,随着清政权日益巩固,复古明道之说得到发展的机运
方苞、姚鼐 之徒,应时而起,倡明程朱之学,主八家之文形成桐城文派。
清代的文章首推--桐城派
阳湖派古文 【1704】
(1)清代 的文章流派。
(2)代表人物是 恽敬和张惠言
(3)不以古文自限,好言政治,博征旁引,恣肆不拘,靡丽瑰奇
简述姚鼐古文创作的艺术特点 【1504 】
(1)古文以神韵见长,迂回荡漾,余味曲包。
(2)其重要贡献是将论学之文和考证之文写得形象生动,气韵充美。其他文章,亦复如此。
(3)考证之文,随文辨证,意在征实,气体简洁而不芜。
简述方苞古文理论的主要贡献 【1810】
(1)提出“艺术莫难于古文”的观点。古文指的是韩愈所定义的古文,写作理念上本之于儒家的道统,创作方法上恪守孟子、司马迁以降的文统。
(2)“义法”说。“义法”是要求写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而略去无关紧要的文字,布置适当,文字雅洁。
《骈体文钞》 【1510】
骈体文总集,清代李兆洛编选,分为上中下三编。
上编18卷,包括铭刻、颂、诏书、檄移等各体;
中编 8 卷,包括论、序、碑记、志状等各体,属于指事述意之作;
下编5卷,包括边珠、笺、杂文等各体,多属缘情托兴之作。书成于嘉庆末年。
第二十四章 清词
简述纳兰性德词的艺术特点 【1410】
(1)工于小令。
(2)爱情词低徊悠渺,婉丽清凄。
(3)边塞词苍凉清怨。
(4)长调以情语入词,直抒胸臆。
简述朱彝尊的词学思想 【1510】
(1)词宗南宋姜夔、张炎,讲求醇雅。
(2)偏重词的格律和技巧。
简述陈维崧词的艺术特点 【1810】
陈维崧少作以风华绮丽见称,中晚年作品渐趋深婉豪宕,苍凉沉郁。
如《贺新郎》[纤夫词]。
以词的形式描写沿江人民的苦难,类似杜甫的“三吏”、“三别”。
陈维崧的慢词盘转起伏,骨力警拔,情致酣畅,将赋和歌行的手法运用于词,呈现出“精悍”和“横霸”的审美风貌。
常州词派 【1804】
嘉庆年间,张惠言、周济倡《风》《骚》之旨
反对浙西词派徒为形式而为琐屑饾饤之病,一时从风,形成常州词派。
常州词派为词重视比兴寄托,言外之意。
简述周济“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的词学思想 【1710】
(1)是在《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中提出的。
(2)“非寄托不入”是从创作主体而言,指词的创作要有深刻的寓意。
(3)“专寄托不出”是从接受者而言,指对词作要反复涵咏,方能体会其中深意。
第二十五章 清代小说
才子佳人小说 【0810】
世情小说的一种。
清前期主要有《平山冷燕》、《玉娇梨》和《好逑传》三种。
世情小说:以家庭兴衰和日常生活为中心,描摹世态炎凉、反映广阔社会生活。
子弟书 【0410 、0810】
鼓词的一支,由清代八旗子弟首创并流行的一种讲唱文学。
有东城调、西城调之分。
东城调粗犷,多以激昂的历史事件为题材,代表作家是韩小窗;
西城调柔缓,多以曲折的爱情故事为题材,代表作家是罗松窗。
简述《镜花缘》的思想意义 【1804】
(1)《镜花缘》是一部具有社会批判内容的游戏之作。
(2)《镜花缘》体现了作者对妇女地位和境遇的关注和思考。
(3)《镜花缘》寄寓了作者的社会理想。
简述李渔话本小说的艺术特点 【1704】
(1)最明显的特点是创新,不拘陈套。
(2)结构清晰,主线明确。
(3)不足之处在于过分追求奇巧,语言失之轻佻。
《聊斋志异》 【1404】
(1)清代蒲松龄所著文言小说集。
(2)内容主要写狐鬼故事。
(3)一书兼众体,想象丰富,具有诗意美。
蒲松龄 【1604】
(1)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清代小说家。
(2)其科途命运使他认识到科举取士的弊端和腐败
对落第士子的痛苦心情有深切的体验,是《聊斋志异》批判科举制度的重要来源。
做了一生的幕僚,有机会接触上层社会的黑暗和政治腐败。
代表作《聊斋志异》是清代文言短篇小说发展的高峰。
简述《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 【1410】
(1)一书而兼众体。
(2)奇幻奇异、想象丰富,具有蕴藉美。
(3)创造性运用古典文学语言,口语与文言相融合。
简述《聊斋志异》的思想意蕴 【1301】
(1)写人鬼之恋,歌颂真挚爱情。
(2)揭露科举的腐败和弊端,讽刺考官的昏庸和贪鄙。
(3)揭露当时政洽黑暗和吏治腐败。
《儒林外史》 【1710】
(1)清代吴敬梓著。
(2)以科举考试为中心,塑造了封建末世的儒林群相,是讽刺小说的典范。
简述《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 【1404】
(1)否定功名富贵,批判科举制度。
(2)刻画追求功名富贵与讲究文行出处的两组人物。
试述《儒林外史》塑造的两组对立人物及其意义 【1001】
(1)《儒林外史》全书存在两大对立的形象体系:
一类是以牺牲自我与个性为代价、追求功名富贵的利禄之徒;
一类是保持独立人格、讲究文行出处的潇洒士人。
二者势若水火,泾渭分明 。
(2)人物代表
第一类人物--主要以范进、周进、鲁编修等为代表,他们为了功名利禄,丑态毕露,人格沦丧。
第二类人物--主要以王冕、杜少卿等为代表,他们追慕前贤,崇尚魏晋名士风度,在这些人 物身上,寄托了作者的人格理想。
(3)两组形象体系的对立,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下儒林群丑 可笑的喜剧表面背后悲剧性的本质。
简述《儒林外史》塑造人物的特点 【1301】
(1)在人物刻画方面,小说写出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2)采用写实手法,运用白描。
(3)《儒林外史》描写了许多因跻身科考而人性为之扭曲、人格堕落者。他们是科举制孕育出来的社会畸形儿。
(4)同时,《儒林外史》也塑造了一批为作者所赞颂和肯定的人物。他们注重“文行出处”,鄙弃功名,自由独立。
第二十六章 曹雪芹与《红楼梦》
新红学 【1010】
新红学是“五四”运动之后开始崛起的红学流派
代表人物和著作是胡适和他的的《红楼梦考证》、俞平伯和他的《红楼梦辨》。
程甲本 【0710】
《红楼梦》120 回刻本,即由曹雪芹写前80回,高鹗续写后40回的版本。
因有程伟元的序,又称程本、高本或程高本。乾隆五十六年的程伟元排印本,是“程甲本”。
简述《红楼梦》的思想意蕴 【1504】
(1)情的世界,指的是贾宝玉与红楼女子的情感世界。
(2)礼的世界,指的是封建家庭的价值体系和规则秩序。
(3)理的世界,即作者对于历史和人物命运的思考。
简述《红楼梦》的诗化色彩 【1704】
(1)小说的叙事性与诗意化的抒情性互为一体。
(2)小说诗化的艺术处理与小说的悲剧意识相吻合。
(3)小说与诗的畛域被打破,《红楼梦》是一部叙事的诗,是诗的小说。
简述《红楼梦》人物形象塑造的特点 【1310】
(1)通过对比写出不同的性格特征。
(2)置人物于社会环境中,层层渲染,以写出其复杂性。
(3)善于描写日常生活事件来刻画人物。
(4)利用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
(5)注重环境描写,以烘托人物性格。
试述《红楼梦》叙事艺术的成就 【1101】
(1)《红楼梦》写实的风格,与小说运用限知性叙事的叙事方法有重要联系。小说对场面中的景物、人物乃至事件的叙述,不是采用全能叙事,而多半是借助于内视点,运用限知叙事的方式,即脂砚斋所说的“皴染法”。
(2)小说中还出现了叙事者、隐形作者(作品中表现出的整体价值取向)与作品意义三者之间差异,而且叙事者自觉地挑战隐形作者的权威,这种挑战与小说反叛性的思想意蕴有着内在一致性。这是中国古代小说叙事艺术的一大飞跃,具有现代小说的意味,也是写实风格的重要体现。
第二十七章 清代戏剧
简述李玉戏剧创作的成就【1610】
(1)有传奇33种,今存18种;
(2)最著名有“一笠庵四种曲”——《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 《占花魁》和《清忠谱》;
(3)入清后,李玉的创作兴趣由关注世态人情转向朝政纲要,并反思历史。 除《清忠谱》,还有《千钟戮》。
简述苏州派的特点【1110】
(1)创作题材上
较为关注社会现实,多为政治剧和时事剧。
(2)思想倾向上
突出表现道德情操与个人欲望的冲突,纲纪陵夷的社会与洁身守义的个人的冲突,不遗余力地抨击世风的浇薄、世态炎凉和小人的卑劣行径,歌颂清明的政治和社会安定,讴歌高尚的道德和操守,有强烈的伦理教化色彩,与明代中后期传奇相比,具有文化反思的特点。
(3)作品形式上
他们精通音律,又是演艺中人,注重舞台演出效果,少有案头剧不能演出的弊端,将平民文化与士大夫文化熔铸一体,又扎根于平民文化土壤之中。
简述《清忠谱》的主要内容【1804】
《清忠谱》以东林党人和苏州人民反抗阉党魏忠贤黑暗统治的斗争为题材,以周顺昌为主线,将杨涟、魏大中、左光斗等人的遇难事件穿插其中
歌颂了周顺昌等东林党人的正义斗争和颜佩韦等五人舍生取义的高尚节操,反映了晚明社会市民阶层的壮大,抨击了魏忠贤党羽祸国殃民的罪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政治性。
李渔【1504】
李渔,字笠翁,别署笠道人,浙江兰溪人。戏剧创作有《笠翁传奇十种》、戏曲理论著作《闲情偶寄》等。李渔不仅是重要的剧作家,而且是重要的戏剧理论家。
简述李渔的戏剧创作及艺术特点【1604】
(1)戏剧创作有《笠翁传奇十种》,基本是才子佳人题材。
(2)艺术特点:剧情新奇,不入陈套,编造巧合情节,出人意料,却又针线绵密,追求喜剧性。
《长生殿》【1410】
(1)清代洪昇所著。代表清代戏剧的最高成就。
(2)主旨是借李、杨爱情来隐喻个人命运之无常,人生之虚幻。
简述《长生殿》的艺术成就【0910、1510】
(1)结构完整,关目紧合,针线绵密,独具匠心。
(2)语言清雅秀丽,有着浓厚的抒情色彩。
(3)曲辞音律,独步一时。
简述《长生殿》的思想意蕴【1404】
(1)歌颂真情乃至理想化的幻情。
(2)表现个人命运无常、人生虚幻。
简述《长生殿》的曲词艺术【1101】
(1)《长生殿》曲辞音律,独步一时。
(2)《长生殿》问世后,一直盛演不衰,有良好的舞台效果,音律是主要原因之一
(3)在曲辞方面,继承元曲的传统,化俗为雅,创造出典型的曲辞。
(4)曲辞能适应环境情节和人物身份,有的华美绝赡,有的哀感顽艳,有的慷慨悲愤,有的细致婉丽,使人物不同的精神情态得到更好的表现。
试述《长生殿》中爱情描写与政治批判的关系【1010、1201】 (如何理解《长生殿》中的爱情描写?【1010】)
(1)《长生殿》的主旨是描写和歌颂真情乃至理想化的幻情。作品用政治和爱情的矛盾,说明具体社会中的个人命运之无常、人生之虚幻,从而使作品呈现悲剧意味,具有感染力。
(2)《长生殿》一方面从爱情角度热切的歌颂和赞美了李杨的生死不渝之恋,另一方面又从政治和社会角度对其沉湎情欲而造成国家危难提出责难,看似矛盾对立,其实是艺术上的匠心独运之所在。
(3)作品中,“占了情场”的爱情主题和“弛了朝纲”的政治主题交织一起。二者互为表里,没有社会政治内容,就没有李、杨爱情展开的实际形态;不集中描写李、杨爱情,社会政治内容就不能产生审美情感的效能。
简述《桃花扇》的艺术成就【1310】
(1)《桃花扇》通过“离合之情”表现“兴亡之感”,突出了个人和历史的紧密联系。通过侯李的爱情可从侧面反映南明王朝的社会现状和士人阶层的风流堕落。
(2)结构严谨,独具匠心。全剧围绕道具桃花扇来写,桃花扇具有多重意义,一是定情物,二是历史的见证,三是奠定了悲伤情调,四是由美人之血痕点染而成,五是张道士撕扇隐喻理想的破灭。
(3)语言典雅。曲辞流畅优美,富于文采。
名词解释:《桃花扇》【1810】
(1)《桃花扇》是孔尚任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完成的传奇。
(2)《桃花扇》以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集中反映了南明弘光王朝覆灭的历史,描绘了明末腐朽、动荡的社会现实以及统治内部的权势矛盾和斗争。
(3)通过“离合之情”表现“兴亡之感”,突出了个人和历史的紧密联系。
第二十八章 清代弹词
试述清代弹词的女性文学特征【1210】
(1)叙事大多以女性为中心。
(2)女性作者常常在作品中表白创作时的心境与状态。
(3)深刻反映清代妇女生活的各个层面,寄寓女性的愿望和理想。
(4)强烈的男女平等意识和追求自由理想境界的奋斗精神。
(5)追求真正的爱情和自主的婚姻。
第二十九章 近代诗词
龚自珍【1404】
(1)主导近代诗风新变的著名诗人。
(2)其诗感慨议论,执著于理想世界。
(3)艺术上想象奇特,语言瑰丽。
诗界革命【0810】
梁启超在变法失败后,流亡海外,广泛接触西方文化思想,提出“诗界革命”的主张。要求“以旧风格含新意境”
“第一要新意境,第二要新语句,而又须以古人之风格入之,然后成其为诗。” “新意境”指诗要有新题材,有西方文明的新内容,有全新的审美境界;而其实现,则需借助“新名词”。
南社【0510】
在清末民初,一个活跃的革命派文学团体为“南社”,它成立于 1909 年,发起人有陈去病、高旭、柳亚子。南社诗人的诗作激扬悲慨,有革命豪情。
苏曼殊【1301】
在南社诗人中,苏曼殊别具一格。他生于日本,父亲是日本侨商,母亲是日本人,辗转于上海、日本、南亚求学
早年参加革命,一生两度为僧,富诗人气质。性情放浪,萍迹飘摇。有《曼殊全集》传世。
苏曼殊诗多抒情之作,以七绝居多,轻清隽永,茜丽绵眇,间有俊逸豪放之作。如《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
“新派诗”【1710】
(1)为黄遵宪所提倡。
(2)反拟古,遵独创。
(3)取材新,表现方法上,利用古代艺术传统,力求变化多样。
简述南社的意义【1010】
(1)南社是第一个具有近代性质的文学社团。
(2)鼓吹革命。
(3)其文学思想是以振兴国魂保存国粹为共同宗旨。
简述黄遵宪的“新派诗”创作【1110】
(1)黄遵宪是近代诗歌革新的先行者,“能熔铸新理想以人旧风格"。
(2)最能体现他“新派诗”特色的是其写海外新事物的作品。
(3)黄遵宪诗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多纪时事”。
(4)黄诗写实叙事,抑扬变化而条理清晰。
《人间词话》【1504】
(1)作者王国维。
(2)创造性地提出“境界说”。
(3)词学思想和话语表述颇具现代意义。
第三十章 近代文的新生面
简述冯桂芬对经世散文发展的贡献【0901】
冯桂芬,继龚、魏之后又一位重要经世文章家。他公开批评桐城派义法及其所尊奉的道统。
《校邠庐抗议》(40篇)是他的代表作,其变法思想在近代思想史上具有独特价值。
曾国藩的古文理论【1804】
在古文理论方面,曾国藩的独创有:
(1)在姚鼐提出的“义理、考据、辞章”之外,加入“经济”一门,重视文中之“事” 与“物”,讲究实用;
(2)骈散结合,主张“以戴、钱、段、王之训诂,发为班、张、左、郭之文章”;
(3)不重“义法”而重雄奇之气,一改桐城古文清淡简朴而为雄奇瑰玮,更好地书写时代动荡中的事物;
(4)认为古文不宜说理,重视古文的审美特性。
新文体【0910 、1410 、1704】
(1)梁启超首创见诸报刊的政论、杂文。
(2)运用新名词、新概念及佛典、语录、俚语等。
(3)文白夹杂,兼采众制。
简述梁启超“新文体”的特点【0801】
(1)新文体伴随报章体产生,带有强烈的实用性、时效性和鼓动性。
(2)新文体运用新名词、新概念及佛典、语录、俚语等,文白夹杂,兼采众制。适应了时代需要,打破古文的束缚,为晚清文体解放及至五四白话文的兴起作了准备。
(3)新文体”综合了士大夫与市民的阅读趣味,既注意通俗,又在原有“报章体”上加强了艺术特性,是最受当时公共舆论欢迎的文体。
第三十一章 近代小说与戏剧
《儿女英雄传》【1604】
(1)《儿女英雄传》又名《金玉缘》,作者文康,姓费莫。
(2)讲述侠女何玉凤为父报仇的故事。
(3)作者试图将才子佳人小说与英雄传奇结合起来,又将儿女英雄与忠君孝亲扭合在一起,统一于忠孝节义和三纲五常的传统礼法,体现出作者思想的保守。
(4)小说吸取民间说书艺术的优点,以“说话人”的口吻写来,情节富波澜,颇可读。
狭邪小说【1310】
(1)道光至光绪年间,文坛上出现了一批以狎优狎妓为题材的“专叙男女杂沓”的“狭邪小说”。
(2)就创作主体而言,多是潦倒文士。
(3)就小说自身成就而言,其格调不高,缺乏社会批判力度,虽有特色,却难称杰作。
《三侠五义》【1810】
(1)《三侠五义》是近代侠义公案小说的代表作,刊行于光绪五年(1879年)。
(2)小说以清官包拯在侠客义士辅佐下除暴安良为主线,穿插侠客义士们的仗义行为和其间的矛盾纠葛。
(3)反映了社会不平和民众幻想政治清明的愿望。
《三侠五义》的内容【1210】
(1)以清官包拯在侠客义士辅佐下除暴安良为主线。
(2)穿插侠客义士们的仗义行为和其间的矛盾纠葛。
(3)反映了社会不平和民众幻想政治清明的愿望。
小说界革命【0610、1101】
小说界革命是梁启超提出的口号;中心意图是改良群治,使小说的位置由传统文学的边缘移向中心,提升了小说在社会生活和文化生产中的地位,促进了清末小说的繁荣。
礼拜六派【1510】
近代小说流派,即“鸳鸯蝴蝶派”;
表现知识分子失望于政治革命,沉溺于个人的趣味世界的心路历程;
讴歌爱情,又逃避爱情。
简述《老残游记》的体式、结构和新异的思想【1001】
(1)体式:游记体。
(2)结构:通过老残的旅行见闻串联故事,描摹社会风俗,寄寓作者情怀。
(3)新异思想:“赃官可恨,清官可恨。”这一视点打破了前此公案小说的陈规,也对社会正义和道德秩序的基础提出了质疑。
近代京剧剧目【1610】
(1)剧目丰富,有1280多种。
(2)取材于三国戏、列国戏、水浒戏、杨家将戏、岳家将戏的剧目最多。
(3)表达了市民意愿,歌颂为摆脱被压迫地位的反抗和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