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人事行政
人事行政思维导图知识点分享!包含以下三部分内容:①人事管理、人事行政和人力资源管理,②国家公务员制度,③中国人事行政的变革,适合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学专业的同学参考学习!欢迎采纳!
编辑于2021-03-07 16:32:45人事行政
人事管理、人事行政和人力资源管理
人事管理与人事行政
人事管理
含义
是指组织运用一定手段和办法,有效地把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合理组合在一起,从而发挥他们各自的作用,实现组织管理目标。
职能
①招聘
②调配
③培训
④考核
⑤薪酬
⑥劳动关系管理
人事行政
含义
是对社会各类组织的人是职能实施管理的统称。政府行政机关的人事管理,一般称人事行政。
人事行政与企业人事管理的区别
①管理对象不同。机关的工作人员vs 企业任职的工作人员
②管理权来源不同。国家法律和国家行政机关授予vs企业资产的产权和经营权
③权威性不同
④性质不同。公益性vs 自利性
⑤复杂性不同
⑥法律规范程度不同。企业拥有较大的自主权
即社会组织分为
私营部门
人事管理
公共部门
人事行政
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含义: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和科学管理等活动的总和。
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区别
①工作性质和地位不同。“成本中心”vs“利润中心”
②内容不同。
③任务不同。以物为中心vs以人为中心
④职责分担不同。人事部门承担vs各部门主管承担,人力资源管理强调其放射性和渗透性。
⑤管理方式和手段不同。标准化式的管理vs柔性的参与式的民主管理,注重人文关怀。
国家公务员制度
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
概念
西方国家通常把通过非选举程序产生而被任命担任政府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称为公务员。管理这类人员的制度称为公务员制度,又称文官制度。
历史
英国
封建社会的“恩赐官爵制”→君主立宪制下的“政党分赃制”→东印度公司的“文官制度”→1870年英国文官制度正式建立
美国
1883年《彭德尔顿法》标志美国公务员制度建立
德、法、日
依靠中央集权,由国家颁布法令确立公务员制度。
特点
⒈严格区分政务官与事务官
①政务官通过选举产生,承担政治责任,任期随着选举的胜负而进退。
②事务官通过公开考试,择优录取,产生不随政党进退,实施职务常任。
⒉强调政治中立
指事物类公务员不参与党派斗争活动,不参认党派竞争,不得以党派偏见影响决策。
⒊公开考试,择优录取
⒋实行功绩制原则
⒌强调官风关纪和职业道德,重视公务员队伍的廉洁。
中国公务员制度
概念
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建立发展
⒈干部人事制度。1978年以前,适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要求而建立起来。
⒉1980年以后对干部进行分类管理,探索实行公务员制度。
⒊分类管理原则确立后,左手探索实行公务员制度,进行公务员制度改革
①从1984年至1986年,起草《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条例》
②从1986年下半年至1988年4月,《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基本形成。
③1988年5月~1991年,公务员制度试验阶段。
④1993年8月以后,公务员制度逐渐成熟。
⒋2005年第十届人大常委会15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简称《公务员法》),2006年1月1日起生效实施。
特点
⒈不搞政治中立,实行党管干部的基本人事管理原则。
⒉分类管理与统一领导相结合。
⑴系列
①领导职务系列
②非领导职务系列
⑵类别
①综合管理类
②专业技术类
③行政执法类
⑶任用方式
①选任制。
②委派制
③聘任制
⒊《公务员法》适用范围
①行政机关
②中国共产党机关
③人大机关
④政协机关
⑤审判机关
⑥检察机关
⑦民主党派机关
⒋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主要内容
⒈公务员的义务与权利
①公务员的义务,是指法律关于公务员在执行国家公务的活动中必须作出一定行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的约束。
②公务员的权利,是指法律关于公务员可以享受某种利益或可作出一定行为的许可和保证,与公务员的义务是有机统一的关系。
⒉职位分类
①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
综合管理类职位
专业技术类职位
行政执法类职位
②职位设置上,各机关依照规确定的职位、规格、编制限额、职数以及结构比例,设置本机关公务员的具体职位并确定并确定各职位的工作职责和任职资格条件。
领导职务
非领导职务
级别设置共分27个级别
⒊公务员录用
公务员录用是指国家有关机关,按标准通过法定方法和程序,从社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并与其建立公务员权利和义务关系的行为。 公务员录用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
⒋考核、奖励、纪律与惩戒
①考核
指有关机关按管理权限对公务员进行的考察和评价活动。
②奖励
指有关机关依法律或有关章程的规定,对工作表现突出、有显著成绩和贡献或有其他突出事迹的公务员或公务员集体给予奖励。
③纪律
指各级公务员为保证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维护机关的良好形象,促使公务员依法履行公务而制定的要求公务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④惩戒
指有关机关对公务员违法违纪的行为所实施的处分。
⒌职务任免与升降
①职务任免,是公务员任职和免职的统称。我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职务实行选任制和委任制。
选任制,是指按有关法律、章程的规定,通过民主选举方式确定任用对象的任用方式。
委任制,是指任免机关其任免权限内,直接委派特定工作人员担任一定职务的任用方式
②职务升降,指公务员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和公务员本人的工作表现和德才情况,在其法定权限内依法定程序提高或降低公务员职务层级的行为。
⒍培训、交流与回避
①培训,指国家有关机关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位的要求和提高公务员素质的需要,通过各种形式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公务员进行的政治理论,文化知识,科学技术和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和训练。
②交流,指有关机关根据工作需要或公务员个人愿望,通过法定形式进行一以下活动
a.在公务员机关内部变换公务员的工作职位
b.把公务员调出公务员机关任职
c.将公务员机关以外的工作人员调入公务员机关担任公务员职务
③回避,指为保证公务员机关公证和严格执法,在公务员行使职权的过程中,当与其所处理的事务存在一定利害关系时,使其回避的一种限制性规定。
a.任职回避。
b.公务回避。
c.地域回避
⒎工资、保险与福利
①公务员工资,指公务员以知识和技能为国家服务后所得的货币报酬。我国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公务员工资制度。
②国家建立公务员保险制度,保障公务员在退休,患病,工伤,生育,失业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
③公务员按国家规定享受福利待遇
8.公务员辞职、辞退、退休与申诉控告
①公务员辞职,指公务员根据本人意愿,依法律规定,在一定条件下辞去公务员职务,解除与公务员机关关系的行为。公务员辞去公职应向任免机关提出书面申请。
②公务员辞退,指公务员机关根据法律规定的条件,通过法律程序,在法定管理权限内,解除公务员全部职务关系的行政行为。
③公务员退休,指公务员达到一定年龄或由于丧失工作能力而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办理离开工作岗位的手续并享受相关待遇。
④公务员申诉,指公务员对公务员机关作出的涉及本人权宜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时,向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或者作出该人事处理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提出申诉,要求重新处理的行为。
⒐职位聘任
指公务员机关与所聘公务员按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签订书面并任合同,确定机关于所聘公务员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的一种任职方式。
中国人事行政的变革
政府雇员制
概念:一种较为灵活的市场用人制度
与公务员制度的区别
⒈适用法律规范不同
公务员法调整vs劳动法约束
⒉用人方式不同
任用方式是刚性的,身份具有长久性vs市场化,按合同规定,有一定的期限
⒊管理方式不同
法律法规为依据管理vs合同管理,企业化管理模式
⒋薪酬待遇不同
按职务和级别享有不同的工资,受刚性薪酬体系约束vs按岗定薪,并参照人才市场行情和职业风险程度上下浮动。
⒌法律地位不同。
行使行政权力,占行政编制vs不行使行政权力,不占行政编制,主要从事一些专业性和技术性工作。
竞争上岗和公开选拔领导干部
⒈竞争上岗的程序
①公布职位状况
②公开报名
③资格审查
④考试
⑤演讲答辩
⑥民主测评
⑦组织考察
⑧决定任命
⒉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有两种情况
①对非政府组成人员的公开选拔,其选拔程序与竞争上岗大致相同。
②对一些政府组成人员的选拔程序上增加群众推荐和人大选举的环节,又称公推公选。
绩效考核创新
1.对领导干部实行目标责任制考核。
2.利用现代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考核标准刚性化,并由电子政务系统自动生成考核结果,提高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3.引入企业界成功和有价值的考核方法,如360度考核、平衡计分卡、关键业绩指标法等,是公务员考核方法日益科学化和多样化。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改革
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形成职务与职级两个晋升通道,是对干部人事制度的重要调整和改革。也是对公务员制度的创新和完善。实行该制度可以鼓励公务员立足本职工作。勤勉奉献,同时有利于淡化官本位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