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人格心理学》- 新精神分析学派2
这是一篇关于《人格心理学》- 新精神分析学派2的思维导图,人格是指一个人所特有的行为模式,它包括了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等多个方面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自卑与超越
超强思维训练课
逻辑填空
东尼博赞简介
《人格心理学》
人格的含义
经典精神分析学派
新精神分析学派
霍妮的人格理论
人性观:人格会受到文化因素的强烈影响,当积极成长的内在力量受到阻碍是,病态行为可能出现。
人格结构
现实自我:个体在此时此地所拥有和表现出来的一切存在的总和
真实自我:个体的潜能,得以生长发展的主要内在力量
理想自我:个体为了逃避内心冲突,寻求合理统一而臆想出来的虚幻、不可能实现的不合理自我形象
研究主题
基本焦虑和安全感
基本焦虑是一种独立面对严重问题且完全无助的感受
基本罪恶:专制、过度保护、过度溺爱、羞辱嘲弄、残暴无情、完美主义、反复无常、偏心、忽视、冷漠、不守信用、不公正
心理顺应方式
盲点、间隔区划、合理性、极度的自我控制、外化、武断的正确、逃避、犬儒主义
健康的人格模式: 有时可以顺从他人、有时敢于挑战他人和维护自我,必要时能够独立自主
弗洛姆的人格理论
人性观:富于创造力、能主动发挥潜能、与他人关系良好
人类的需要
人的矛盾性
超越自然所获得的独立 VS 与他人、真我日益疏远带来的孤独感
对生的眷恋 VS 对死的恐惧
发挥自身潜能 VS 人生苦短、无法完全自我实现
人的六种需要
关联的需要、归根的需要、超越的需要
认同的需要、刺激和被刺激的需要
方向架构和献身的需要:人生必须有意义感和方向,建立有意义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赋予生命某种意义,并为之献身
人格类型
接受型、剥削型、囤积型、市场型、官僚型、建设型
理想人格模式:
成熟的,具有兼容并蓄的各种生活取向所具有的良好品质,如沉着、坚强、温暖、富有爱心,向着更富有创造力的境界努力。
《理性的挣扎》:生活的目的是活得热烈,充分地诞生,充分地觉醒。从婴孩层面浮生到确认自己有限而真实的力量。能够热爱生命,而又能够无所畏惧地接受死亡;能够容忍生命中的无常,而同时又对我们的思维和感觉深具信心;能够独处,又能具有宽广的胸怀。精神上健全的人,是以爱、理性与信心来生活的人,是尊重自己与他人生命的人。
创造性的爱《爱的艺术》:爱是延伸自己、与他人联系的能力,爱能克服孤独感;爱是给与、是照顾、是责任、是尊重、是了解。
沙利文的人格理论
基本概念
人种假设
人际需要:人格主要是由社会力量塑造,人类有着强烈的与人交际的需要,如果长时间与人断绝联系,人格状况就会恶化。
紧张降低模型:人类由趋向于心理健康的动力
动力机制
人格化: 个体会以人际经验为基础形成对自己和他人的习惯性印象,包括 情感、态度、思维等
自我系统:社会道德规范和文化的产物,个人的焦虑越多,系我系统越复杂,与人格其他部分的差距越大,会妨碍个人对自己行为做出客观判断
选择性忽视: 如果自我系统遭受了可能威胁其稳定的信息,可能只是简单地忽略或拒绝这些不和谐信息,依然故我地和从前一样运作
非我: 人格种最阴暗可怕的一面,包含着人格中极具威胁性的方面
人格发展
婴儿期 → 儿童期 → 少年期 → 前青春期 → 青春前期 → 青春后期 → 成人期
强迫症: 患者对焦虑的一种病态敏感,以及自尊的失落;起因是个体在现实的人际关系中从来没有获得过真正意义上比较突出的成功,导致他使用一种仪式化的思维和活动来获取安全感,以免唤起更大的焦虑
精神分裂症: 一种向前心理功能的倒退,视图避免强烈的焦虑感和自尊的毁灭感
埃里克森的人格理论
人性观: 人们有能力克服人格和社会出现的危机,从而获得成长
人格动力
生理过程:力比多和性欲
自我过程: 同一性和掌握感
同一性:个体性、一致性和连续性、社会团结性
掌控感:一种超越和掌握环境的基本需要,与同一性都是自我的功能,掌控感的满足能为个体提供一种愉悦
社会过程: 社会和文化
身体区域和其他行为方式
口唇期:基本信任-基本不信任
肛门期:自主-羞愧和怀疑
生殖器期:主动自发-罪恶感
潜伏期:勤奋-自卑
两性期:同一性-角色混乱
青年期:亲密-疏离
成年期:生产-迟滞
成熟期:自我统整-失望
自我:自我的积极特质,如信任、希望、自主、意志、主动、决心、勤奋、胜利、认同、忠诚、亲密、爱、生产、关心、统整、智慧
行为主义学派
华生的人格理论
斯金纳的人格理论
多拉德和米勒的人格理论
人本主义学派
马斯洛的人格理论
罗杰斯的人格理论
罗洛梅的人格理论
人格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卡特尔的特质因素论
艾森克的人格理论
五大因素模型
认知学派
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
罗特的社会认知论
班杜拉的社会认知论
米歇尔的社会认知论
认知信息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