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怎样快速搞懂一家公司》
得到课程,分析师白洋一对一教你看懂一家公司。主要内容有:01研究公司需要的宏观视野、02判断行业发展空间、03判断行业所处阶段、04搞懂行业竞争格局、05认清公司的商业模式。
用户接触品牌或产品的每一个流程,都存在一些关键时刻(MOT),这些关键时刻将左右用户选择品牌的决策,影响用户购买及与产品建立长期关系的可能性。本书将教会读者洞察用户真实需求,创造品牌价值内核,寻找关键时刻,输出独特的品牌体验并将之转化为企业的效益增长。要让用户感受峰值体验,未来的裂变才能有所期待。用户心智对品牌的评价并不是一个平均分数,也不是加总计分,而是用户在关键时刻打的分数。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项目时间管理6大步骤
项目管理的五个步骤
电商部人员工作结构
费用结算流程
租赁费仓储费结算
电费水费思维导图
D服务费结算
E其它费用
F1开票注意事项
F2结算费用特别注意事项
《怎样快速搞懂一家公司》
01 研究公司需要的宏观视野
只需要了解一些颗粒度很粗的宏观背景即可
把握长期明确趋势
知道大的时代背景,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公司的地位和价值。
两个小窍门
第一, 是能找到领先指标,判断这件事未来必然会发生。
第二, 是从常识的角度出发,大道至简。
理解公司对宏观经济的敏感度
对宏观敏感型的公司, 分析它的基本面,就要分析宏观经济,像房地产、汽车、资源品。
对于宏观不敏感的公司, 你也可以“无视”宏观扰动而直接去了解行业和公司的特性。
02 判断行业发展空间
行业的划分
(1)初级产成品,包括农林牧渔、有色金属、煤炭等资源品,钢铁、化工等初级工业品等
(2)工业生产品及过程,包括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电气新能源、电子、轻工、建筑行业、交通运输、军工等
(3)消费品及流通渠道,包括汽车、家用电器、消费电子、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商贸零售等
一个核心问题定义行业
“这个行业提供的是怎样的产品,解决了什么问题”
市场在哪里
市场是否有痛点
行业的商业模式
供给驱动看产能,需求驱动看天花板
通常新兴行业供给驱动的情况多一些,而成熟行业更多由需求驱动
构建分析框架,找到关键要素
行业空间也就是行业规模,最简单的算法就是销量乘以单价
03 判断行业所处阶段
两个规律
创新的扩散过程
一个新事物,当被全市场10%~25%的人接受时,扩散速度会突然加快
创新扩散曲线
创新者
早期使用者
早期大众
晚期大众
落伍者
技术成熟度曲线
一条“N”形曲线, 经历一个小高峰后进入低谷,再慢慢走出低谷,这条曲线也就是技术成熟度曲线。
科技诞生的促动期:新技术萌芽阶段
过高期望的峰值:非理性关注下产品膨胀
泡沫化的谷底期:问题出现,情绪走向矫枉过正的极端
稳步爬升的光明期:有能力的新技术探索出经营模式
实质生产的高峰期:新技术被接受,进入成熟阶段
“M”形曲线的运用
1 技术发展前期的大起大落
2 有能力的技术探索出模式,并逐渐被市场接受
3 创新扩散,被大众接受,之后步入成熟期
当行业处在“M”形曲线的左半边的时候,往往要看关键技术的突破,而处在右半边时,往往要看渗透率的提升,有没有突破临界点。
04 搞懂行业竞争格局
眼前行业的这块大蛋糕,到底有多少是属于公司的
结合行业规模与阶段看竞争格局
行业规模对竞争格局的影响
行业发展阶段对竞争格局的影响
行业发展不同阶段竞争强度不一样
如果行业仍在高速成长,即使领先者拥有可观的份额,依旧是比较危险的。因为每年释放出来的空间都很大,领先者随时可能被颠覆
预见终局和没有终局
终局
强马太效应导致的一家独大
双寡头或者多寡头的平衡
相对分散百花齐放或者各领风骚数年的行业
任何市场的终局,往往都是中局,中间的中
理解产业链博弈
广义的竞争,并不局限于处在同一平面的玩家
产业链的角度去考量一家公司的竞争格局
它所处的产业链的每个环节是什么
每个环节的拥挤程度如何,进一步看,哪个环节更有议价能力
相对拥挤,或者说没有议价能力的产业链环节,提供的产品是否是同质化的
05 认清公司的商业模式
找到驱动公司增长的关键指标
尝试把公司的收入公式写出来,这样就更能看清楚它商业模式里核心驱动指标是什么
对大部分处在增长中的公司来说,是多数指标相对静止,有一个核心驱动指标在带动公司成长
同质化竞争下的商业模式观察
在一个同质化竞争的行业里,单纯的产品好是一个很脆弱的优势,因为竞争对手容易模仿
看似同质化竞争的公司,可能对自己有不同的定义,商业模式上的进化,能实现后发制人
06 找到公司的护城河
巴菲特的经典四要素
第一大要素是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就是无法简单用钱来衡量的东西,最主要是品牌和专利
第二大要素是商业模式的网络效应
规模效应,就是规模越大,效率越高
双边经济模型
网络效应
第三大要素,是用户转换的成本
转换成本的高低,决定了先发优势的稳定性有多强
第四个要素,是提供这个产品的成本
利润率是第五个壁垒
资本市场的火爆会加大一个公司塑造护城河的难度
用财务数据支撑你的判断
07 洞察公司的“人”和“制度”
在靠人还是靠制度的问题上,新兴的行业和公司,人的作用举足轻重,而成熟的行业和公司,则更有赖于制度。
观察管理层言行的三个要点
管理层究竟是怎么对行业的趋势做出反应的
管理层的基因
管理层对风险的预判
你可以去看这个时代高水平的牛人都往哪个行业、哪个公司去跑,那一定是代表了未来的趋势,至少是中短期趋势。
观察管理制度的两个要点
第一是观察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
第二是跟踪公司的人效比
公司发展到最后,是业务规模扩张与组织自我进化之间的赛跑,也就是说公司的管理制度,决定了一个公司所能到达的最终高度。
08 方法论和总结
第一,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首先,你优先要找到的是尽可能详实的信息 ,而不是碎片化的资料
其实 财务分析 也是我们搞懂一家公司基本面的最好方式之一
第二,将你的思考建立在不变的事物上
要关注历经时间考验被验证过的思想,而不是快餐式的时髦商业理念
第三,推己及人的方法能帮我们真正理解一家公司
第四,保持用最基本的方法寻找答案
第五,尽量不要预设结论
第六,有框架的目的是为了打破框架
第七,集中精力办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