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写作背景思维导图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写作背景,包含1844年马克思实现了由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由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七夕活动策划
南北粽子
绘本阅读理念
创作工具思维导图
快速阅读核心技巧
自媒体教学笔记
茶文化旅游
演讲活动策划方案
2010年管综:学者追求真理
《老年社区服务》项目单思维导图
写作背景
理论背景
黑格尔 唯心主义
批判了黑格尔的逻辑神秘主义和保守主义的国家观,开辟了通向历史唯物主义的道路。
1843《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费尔巴哈 人本主义
1844 《德法年鉴》
包括《<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 导言》、《论 犹太人问题》和致卢格的信等,提出了一些辩证 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科学共产主义的基 本观点,同时又还深深打着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 印记,也尚未完全克服掉黑格尔理性主义哲学的 影响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既深刻地批判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黑格尔哲学的错误观点,同时又明显地打着黑格尔思辨哲学的论证方式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旧术语、旧形式、旧观点的烙印。
1844 马恩《神圣家族》
一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同时又对费尔巴哈作了过高的评价,尚未与费尔巴 哈的人本主义哲学彻底划清界限。
《莱茵报》
社会历史背景
产业革命
工人运动
1888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 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附录
1845 布鲁塞尔 笔记
划清界限 马哲形成
马克思写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目的,就是为了既清算 自己过去的哲学信仰,又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哲学的极端保守性, 为创建能够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科学世界观奠定基础。
1844年马克思实现了由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由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