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绿建国标2019
绿建国标2019思维导图及得分标注。本标准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建标[2011]17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在原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基础上进行修订完成的。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建筑隔热与通风
建筑工程计量计价
第三章 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
地產行業分析圖
项目重要节点
生态学形成和发展
【068】福建省物业管理条例2018第二章 _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
家装流程图
家庭装修预算表
软件工程-需求分析
国标2019
前置条件
一星级
1、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提高5%,或建筑供暖空调负荷降低5%。
2、节水器具用水效率达到3级。
3、室内主要空气污染物浓度降低比例达10%。
4、外窗气密性能负荷国家现行相关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
二星级
1、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提高10%,或建筑供暖空调负荷降低10%。
2、节水器具用水效率达到2级。
3、住宅外墙、分户墙的空气声隔声性能及楼板的空气声隔声性能和楼板撞击声隔声性能达到平均值要求。
4、室内主要空气污染物浓度降低比例达20%。
5、外窗气密性能负荷国家现行相关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
三星级
1、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提高20%,或建筑供暖空调负荷降低15%。
3、住宅外墙、分户墙的空气声隔声性能及楼板的空气声隔声性能和楼板撞击声隔声性能达到高标准限值要求。
4、安全耐久
4.1控制项
4.2评分项
安全
4.2.1:抗震性能
4.2.2:采取保障人员安全的防护措施
4.2.3:采用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产品或配件
4.2.4:室内外地面或路设置防滑措施
4.2.5:人车分流、交通系统照明
耐久
4.2.6:采取提升建筑适变性的措施
4.2.7:采取提升建筑部品部件耐久性的措施
4.2.8:提高建筑结构材料的耐久性
4.2.9:合理采用耐久性好、易维护的装饰修建筑材料
5、健康舒适
5.1控制项
5.2评分项
室内空气品质
5.2.1:控制室内主要空气污染物的浓度
5.2.2:选用的装饰装修材料满足国家现行绿色产品评价标准中对有害物质限量的要求
水质
5.2.3:直饮水、集中生活热水、游泳池水、采暖空调系统用水、景观水体等的水质满足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5.2.4:生活饮用水水池、水箱等储水设施采取措施满足卫生要求
5.2.5:所有给排水管道、设备、设施设置明确、清晰的永久性标识
声环境与光环境
5.2.6:采取措施优化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声环境
5.2.7:主要功能房间的隔声性能良好
5.2.8:充分利用天然光
室内热湿环境
5.2.9:具有良好的室内热湿环境
5.2.10:优化建筑空间和平面布局,改善自然通风效果
5.2.11:设置可调节遮阳设施,改善室内热舒适
6、生活便利
6.1控制项
6.2评分项
出行与无障碍
6.2.1:场地与公共公交通站点联系便捷
6.2.2:建筑室内外公共区域满足全龄化设计要求
服务设施
6.2.3: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
6.2.4:开敞空间步行距离
6.2.5:合理设置健身场地和空间
智慧运行
6.2.6:设置分类、分级用能自动远传计量系统,且设置能源管理系 统实现对建筑能耗的监测、数据分析和管理
6.2.7:设置 PM10、PM2.5、CO2 浓度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且具有 存储至少一年的监测数据和实时显示等功能
6.2.8:设置用水远传计量系统、水质在线监测系统
6.2.9:具有智能化服务系统
物业管理(不参评)
6.2.10
6.2.11
6.2.12
6.2.13
7、资源节约
7.1控制项
7.2评分项
节地与土地利用
7.2.1: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7.2.2: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7.2.3:采用机械式停车设施、地下停车库或地面停车楼等方式
节能与能源利用
7.2.4:优化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
7.2.5:供暖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均优于现行国家标准《公 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 的规定以及现行有关国家标 准能效限定值的要求。
7.2.6: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供暖空调系统的末端系统及输配系统的能耗
7.2.7:采用节能型电气设备及节能控制措施
7.2.8:采取措施降低建筑能耗
7.2.9:结合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7.2.10:使用较高用水效率等级的卫生器具
7.2.11:绿化灌溉及空调冷却水系统采用节水设备或技术
7.2.12:结合雨水综合利用设施营造室外景观水体,室外景观水体利 用雨水的补水量大于水体蒸发量的 60%,且采用保障水体水质的生态水处理技术
7.2.13:使用非传统水源
节材与绿色建材
7.2.14:建筑所有区域实施土建工程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及施工
7.2.15:合理选用建筑结构材料与构件
7.2.16:建筑装修选用工业化内装部品
7.2.17:选用可再循环材料、可再利用材料及利废建材
7.2.18:选用绿色建材
8、环境宜居
8.1控制项
8.2评分项
场地生态与景观
8.2.1:充分保护或修复场地生态环境,合理布局建筑及景观
8.2.2:规划场地地标和屋面雨水径流,对场地雨水实施外排总量控制
8.2.3:充分利用场地空间设置绿化用地
8.2.4:室外吸烟区位置布局合理
8.2.5:利用场地空间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
室外物理环境
8.2.6:场地内的环境噪声优于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 的要求
8.2.7:建筑及照明设计避免产生光污染
8.2.8:场地内风环境有利于室外行走、活动舒适和建筑的自然通风
8.2.9:采取措施降低热岛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