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微生物发酵即是指利用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经过特定的代谢途径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发酵技术与微生物的培养、应用这部分知识是生物的重要内容,下面予以总结和分析,以帮助同学们掌握。喜欢的小伙伴可以点个赞哦!
编辑于2021-04-18 09:59:16发酵工程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发酵与传统发酵技术
发酵
指人们利用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代谢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
传统发酵技术
直接利用原材料中天然存在的微生物,或利用前一次发酵保存下来的面团、卤汁等发酵物中的微生物进行发酵、制作食品的技术
尝试制作传统发酵食品
常见菌种
乳酸菌
类型
厌氧细菌
特点
在无氧的情况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应用
乳制品的发酵
泡菜的研制
常见品种
乳酸链球菌
乳酸杆菌
酵母菌
类型
单细胞真菌
兼性厌氧微生物
特点
在无氧条件下能进行酒精发酵
应用
酿酒
制作馒头、面包
影响因素
温度
酿酒酵母最适生长温度为28℃
醋酸菌
类型
好厌氧菌
特点
当氧气、糖原充足时能将糖分解成醋酸
缺少糖原是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在将乙醛变为醋酸
应用
制作各种风味的醋
多数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应用
为了缩短发酵时间,确保品质稳定,工业上大规模生产时,通常会先通过微生物培养技术获得单一菌种,再将它们接种到物料中进行发酵。
微生物培养技术及应用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
培养基
定义
人们按照微生物UI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工期生长繁殖的营养物质
作用
培养
分离
坚定
保存
微生物或积累其代谢物
分类
按功能分类
选择培养基
鉴别培养基
按物理性质
液体培养基
扩大培养
固体培养基
观察菌落
营养成分
必要物质
水
碳源
提供碳元素的物质
氮源
提供氮元素的物质
若遇到拥有固氮或合成碳元素的微生物可以不加入
无机盐
不必要物质
其他物质
PH
特殊物质
氧气
生长因子
常见的营养基配方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水
牛肉膏
碳源
蛋白胨
氮源
氯化钠
无机盐
培养乳酸杆菌的培养基
额外加入维生素
培养霉菌的培养基
将培养基调制酸性
培养细菌的培养基
需将培养基调至中性或弱碱性
培养厌氧微生物的培养基
提供无氧的环境
无菌技术
消毒
定义
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一部分微生物
常见消毒方法
煮沸消毒
巴氏消毒
62~65℃消毒30分钟
80~90℃处理30秒~1分钟
杀死牛奶其中绝大多数微生物并且不破坏牛奶的营养部分
紫外线消毒
杀死物体表面或空气中的微生物
酒精消毒
灭菌
定义
使用强烈的理化方法杀死物体内所有的微生物,包括和芽孢和孢子
常见灭菌方法
湿热灭菌
含义
利用沸水、流通蒸汽或高压蒸汽进行灭菌的方法
工具
高压蒸汽灭菌锅
方法
100kPa,121℃维持15~30min
干热灭菌
工具
干热灭菌箱
方法
150~170℃的热空气维持2~3小时
对象
耐高温和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
灼烧灭菌
对象
微生物的接种工具
接种过程中,试管口、瓶口等容易被污染的部位
方法
直接在酒精灯火焰充分燃烧层灼烧
微生物的纯培养
纯培养的定义
相关概念
纯培养物
由单一个体繁殖所获得的微生物群体
培养物
在微生物学中,将接种于培养基内,在合适条件下形成的含特定种类微生物群体
获得由单一个体繁殖的到微生物群体的过程
纯培养的过程
配置培养基
配置
灭菌
倒平板
目的
防止冷凝水污染
灭菌
接种
方法(纯化过程)
平板划线法
工具
接种环
方法(以酵母菌为例)
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直至接种环的金属丝烧红
在火焰胖冷却接种环,同时拔出装有酵母菌培养液的试管的绵塞
将试管口通过火焰
在火焰附近用接种环蘸取一环菌液
将试管口通过火焰,并塞上绵塞
在火焰附近将皿盖打开一条缝隙,用接种环在培养基表面迅速划三至五条平行线,盖上皿盖
灼烧接种环,待其冷却后,从第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作第二次划线。重复以上操作,作第三、四、五次划线。注意不要将最后一次的划线与第一次的划线相连
稀释涂平板法
工具
玻璃刮刀
优势
子主题
分离
培养
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
选择培养基
定义
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的生长培养基
原理
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同时抑制或组织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微生物的选择培养
方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步骤(以测定土壤内细菌含量为例)
1. 铲土取样,将样品装入纸袋中
2. 将10g土样加入盛有90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充分摇匀。取1ml上清液加入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依次等比稀释
3. 取0.1ml菌液,滴加到培养基表面
4. 将涂布器浸在盛有酒精的烧杯中
5. 用涂布器将菌液均匀的涂布在培养基表面。涂布时可转动培养皿,使涂布均匀
6. 将涂布器放在火焰上灼烧,待酒精燃尽,涂布器冷却后,再进行涂抹
7. 待涂布的菌液被培养基吸收后,将平板倒置,放入30~37℃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2d,在涂布有合适浓度菌液的平板上就可以观察到分离的单菌落
微生物的数量测定
选择平板
一般选择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
影响菌落数目的因素
样品的稀释度
方法
在同一稀释度下,应至少对3个平板进行重复计数,然后求出平均值
统计结果一般用菌落数而不是活菌数来表示
发酵工程及其应用
发酵工程的基本环节
选育菌种
扩大培养
配置培养基
灭菌
接种
发酵罐内发酵
分离提纯产物
获得产品
发酵工程的应用
优点
原料来源丰富
价格低廉
产物专一
废弃物对环境污染小且易处理
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生产传统的发酵产品
生产各种各样的食品添加剂
生产酶制剂
在医药工业上的应用
抗生素
多种氨基酸
激素和免疫调节剂
基因工程
将植物或动物的基因转移到微生物中,获得具有某种药物生产能力的微生物
直接对菌种进行改造,再通过发酵技术大量生产所需要的产品
将病原体的某个或某几个抗原基因转人适当的微生物细胞,获得的表达产物就可以作为疫苗使用
生产乙型肝炎疫苗
在农牧业上的应用
生产微生物肥料
生产为生物农药
生产微生物饲料
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能源物质
洗涤剂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发酵与传统发酵技术
发酵
指人们利用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代谢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
传统发酵技术
直接利用原材料中天然存在的微生物,或利用前一次发酵保存下来的面团、卤汁等发酵物中的微生物进行发酵、制作食品的技术
尝试制作传统发酵食品
常见菌种
乳酸菌
类型
厌氧细菌
特点
在无氧的情况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应用
乳制品的发酵
泡菜的研制
常见品种
乳酸链球菌
乳酸杆菌
酵母菌
类型
单细胞真菌
兼性厌氧微生物
特点
在无氧条件下能进行酒精发酵
应用
酿酒
制作馒头、面包
影响因素
温度
酿酒酵母最适生长温度为28℃
醋酸菌
类型
好厌氧菌
特点
当氧气、糖原充足时能将糖分解成醋酸
缺少糖原是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在将乙醛变为醋酸
应用
制作各种风味的醋
多数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应用
为了缩短发酵时间,确保品质稳定,工业上大规模生产时,通常会先通过微生物培养技术获得单一菌种,再将它们接种到物料中进行发酵。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
培养基
定义
人们按照微生物UI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工期生长繁殖的营养物质
作用
培养
分离
坚定
保存
微生物或积累其代谢物
分类
按功能分类
选择培养基
鉴别培养基
按物理性质
液体培养基
扩大培养
固体培养基
观察菌落
营养成分
必要物质
水
碳源
提供碳元素的物质
氮源
提供氮元素的物质
若遇到拥有固氮或合成碳元素的微生物可以不加入
无机盐
不必要物质
其他物质
PH
特殊物质
氧气
生长因子
常见的营养基配方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水
牛肉膏
碳源
蛋白胨
氮源
氯化钠
无机盐
培养乳酸杆菌的培养基
额外加入维生素
培养霉菌的培养基
将培养基调制酸性
培养细菌的培养基
需将培养基调至中性或弱碱性
培养厌氧微生物的培养基
提供无氧的环境
无菌技术
消毒
定义
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一部分微生物
常见消毒方法
煮沸消毒
巴氏消毒
62~65℃消毒30分钟
80~90℃处理30秒~1分钟
杀死牛奶其中绝大多数微生物并且不破坏牛奶的营养部分
紫外线消毒
杀死物体表面或空气中的微生物
酒精消毒
灭菌
定义
使用强烈的理化方法杀死物体内所有的微生物,包括和芽孢和孢子
常见灭菌方法
湿热灭菌
含义
利用沸水、流通蒸汽或高压蒸汽进行灭菌的方法
工具
高压蒸汽灭菌锅
方法
100kPa,121℃维持15~30min
干热灭菌
工具
干热灭菌箱
方法
150~170℃的热空气维持2~3小时
对象
耐高温和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
灼烧灭菌
对象
微生物的接种工具
接种过程中,试管口、瓶口等容易被污染的部位
方法
直接在酒精灯火焰充分燃烧层灼烧
微生物的纯培养
纯培养的定义
相关概念
纯培养物
由单一个体繁殖所获得的微生物群体
培养物
在微生物学中,将接种于培养基内,在合适条件下形成的含特定种类微生物群体
获得由单一个体繁殖的到微生物群体的过程
纯培养的过程
配置培养基
配置
灭菌
倒平板
目的
防止冷凝水污染
灭菌
接种
方法(纯化过程)
平板划线法
工具
接种环
方法(以酵母菌为例)
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直至接种环的金属丝烧红
在火焰胖冷却接种环,同时拔出装有酵母菌培养液的试管的绵塞
将试管口通过火焰
在火焰附近用接种环蘸取一环菌液
将试管口通过火焰,并塞上绵塞
在火焰附近将皿盖打开一条缝隙,用接种环在培养基表面迅速划三至五条平行线,盖上皿盖
灼烧接种环,待其冷却后,从第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作第二次划线。重复以上操作,作第三、四、五次划线。注意不要将最后一次的划线与第一次的划线相连
稀释涂平板法
工具
玻璃刮刀
优势
子主题
分离
培养
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
选择培养基
定义
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的生长培养基
原理
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同时抑制或组织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微生物的选择培养
方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步骤(以测定土壤内细菌含量为例)
铲土取样,将样品装入纸袋中
将10g土样加入盛有90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充分摇匀。取1ml上清液加入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依次等比稀释
取0.1ml菌液,滴加到培养基表面
将涂布器浸在盛有酒精的烧杯中
用涂布器将菌液均匀的涂布在培养基表面。涂布时可转动培养皿,使涂布均匀
将涂布器放在火焰上灼烧,待酒精燃尽,涂布器冷却后,再进行涂抹
待涂布的菌液被培养基吸收后,将平板倒置,放入30~37℃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2d,在涂布有合适浓度菌液的平板上就可以观察到分离的单菌落
微生物的数量测定
选择平板
一般选择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
影响菌落数目的因素
样品的稀释度
方法
在同一稀释度下,应至少对3个平板进行重复计数,然后求出平均值
统计结果一般用菌落数而不是活菌数来表示
发酵工程及其应用
发酵工程的基本环节
选育菌种
扩大培养
配置培养基
灭菌
接种
发酵罐内发酵
分离提纯产物
获得产品
发酵工程的应用
优点
原料来源丰富
价格低廉
产物专一
废弃物对环境污染小且易处理
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生产传统的发酵产品
生产各种各样的食品添加剂
生产酶制剂
在医药工业上的应用
抗生素
多种氨基酸
激素和免疫调节剂
基因工程
将植物或动物的基因转移到微生物中,获得具有某种药物生产能力的微生物
直接对菌种进行改造,再通过发酵技术大量生产所需要的产品
将病原体的某个或某几个抗原基因转人适当的微生物细胞,获得的表达产物就可以作为疫苗使用
生产乙型肝炎疫苗
在农牧业上的应用
生产微生物肥料
生产为生物农药
生产微生物饲料
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能源物质
洗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