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新闻学概论第七版第一到第十章
史上最全吐血整理。《新闻学概论》全书知识点汇总。平时背诵、查看很方便。都是根据个人对教材的理解整理所得,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进行增减。希望能帮助大家理清知识脉络、提高学习效率,祝大家考试顺利~
编辑于2021-04-18 22:59:31这是一篇关于性别:女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反家暴本质上是反对一切关系中的暴力,性教育,长丰性别实验,人造子宫与单性生殖,爱一个人:是最小单位的民主实践,现代的爱 无解的爱,世界如此疯狂,我们何必正常,我们可以选择过一种别人不羡慕的生活,把女性主义作为一个视角,而非一个标签,性的湮灭,人的疆域,略大于刘小样的平原。
这是一篇关于文学与电影十讲——在无限的世界里旅行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视觉想象力止步的地方,文字依然能继续,叙事性才是电影成为艺术的关键,三、短的镜头像词语,长的镜头像句子,四、讲故事是人类的本能欲望,五、电影是一门时间的艺术,六、太阳照常升起,生活还得继续,七、时代中挣扎的个体化身成了时代精神,八、抒情是一剂药方,但是药三分毒,九、烟酒茶糖解决不了现实问题。
该书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下,大量无价值的工作存续,由消费主义所推动的生产力的发展,进而再生产大量劳动力来维持这表面的物质繁荣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性别:女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反家暴本质上是反对一切关系中的暴力,性教育,长丰性别实验,人造子宫与单性生殖,爱一个人:是最小单位的民主实践,现代的爱 无解的爱,世界如此疯狂,我们何必正常,我们可以选择过一种别人不羡慕的生活,把女性主义作为一个视角,而非一个标签,性的湮灭,人的疆域,略大于刘小样的平原。
这是一篇关于文学与电影十讲——在无限的世界里旅行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视觉想象力止步的地方,文字依然能继续,叙事性才是电影成为艺术的关键,三、短的镜头像词语,长的镜头像句子,四、讲故事是人类的本能欲望,五、电影是一门时间的艺术,六、太阳照常升起,生活还得继续,七、时代中挣扎的个体化身成了时代精神,八、抒情是一剂药方,但是药三分毒,九、烟酒茶糖解决不了现实问题。
该书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下,大量无价值的工作存续,由消费主义所推动的生产力的发展,进而再生产大量劳动力来维持这表面的物质繁荣
新闻学
新闻学是什么?
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1、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干涉
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
3、“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
4、对事实的信念
社会责任论
1、就当日事件在赋予其意义的情境中的真实、全面和智慧的报道
2、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
3、供社会各群体相互传递意见与态度的工具
4、呈现与阐明社会目标与价值观的方法
5、将新闻界提供的信息流、思想流和感情流送达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途径
发展新闻学/发展传播学
新闻媒介服从、服务、促进国家发展尤其经济发展
党报理论
新闻媒介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必须无条件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规条令
学习新闻理论的意义?
1、指导新闻工作者自觉从事创造性的工作
2、指导新闻事业不断进行正确改革
3、指导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国外新闻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4、指导我们正确吸收其他学科的成果
新闻活动是什么?
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对于信息的迫切
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
子主题
变动产生新闻,关系决定需要
变动:黑天鹅事件、关系:关联
新闻活动的渠道
亲身传播
个人对个人:言语、文字、体态语言、信号传播等
特点:信息传播有明确对象,为定向传播
不足:传播面窄、传播速度慢、保真度差
好处:传播信息针对性强、反馈快、互动快,可迅速调整传播内容和方法
大众传播
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中国)+杂志、书籍、电影(西方)
面向全社会、不定向传播
好处: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保真度高
反馈慢、互动性差(除了网络)
群体传播
各种会议、沙龙、座谈and so on
新闻是什么?
新闻的基本特点
1、真实
2、新鲜
新闻的定义
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
新闻本源
新闻从哪里来?从变动中来,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
新闻来源
新闻从何处获得?强调地点和出处
1、记者采访他人
2、记者在现场亲眼目睹
3、查阅有关资料或他人来信
新闻要素
who what when where why
新闻类别
以新闻内容分类:政法、经济、文教、体育、社会and so on
以发生地点分类:国际、全国、地方
以新闻时间分类:突发性新闻和延缓性新闻
以新闻与读者关系:硬新闻和软新闻
1、硬新闻关乎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制定改变、市场行情、股票涨跌、疾病流行等等,为人们政、经、工作、日常生活提供决策,多为突发性新闻
2、软新闻提供娱乐,使其开拓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饭后谈资,多为延缓性新闻
分类上严格,但可转换,媒体娱乐化取向加剧导致——硬新闻软包装
真实性是新闻的本质规定
新闻真实性的基本要求
真实性:不能用自己的意识、意志、情感等改变对象的本来面目
客观性:
1、完整:该事件的基本构件不能缺失,防止以偏概全
2、平衡:不同见解得以平等表达,防止一面倒
3、中性词汇:防止带有情感的、偏向性的词汇
真实与现实:
真实与真相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
1、真实是新闻工作的职业要求
2、在我国坚持新闻真实极端重要
新闻失实的主要表现
1、无中生有、捏造事实:
2、似是而非,歪曲事实
隐瞒、掩盖重大事实、重大事故
新闻失实的两种性质
1、故意性失实:捷克大学大学生之死事件
2、非故意性失实:多为媒介从业人员专业水平不足
后真相时代与新闻失实
新闻失实的特点和趋势
1、纯粹假新闻越来越多,社交网络繁荣
2、虚假新闻呈现高度媒介融合性
3、社会敏感问题成为虚假新闻高发区
4、虚假新闻存活周期较短
假新闻的特点
1、仿真度高、欺骗性强、成本低
2、识别很难,成本很高
3、传播时间快、传播面大
4、制作面更广泛
新闻与讯息、宣传、舆论
新闻与信息
信息的定义:
香农信息就是用来消除随机不确定的东西
信息就是事物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以这种方式或状态直接或间接的表述
信息的特点
1、共享性或称使用不灭性
2、扩缩性(可压缩、可扩展)
3、组合性: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信息的有机组合,可以产生新的信息
4、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
5、相对性
信息对新闻工作的要求
1、提供信息是媒介的首要功能
2、新闻必须致力于消除读者的不确定性
1、变一次性的终端报道为分阶段的连续报道
2、加强深度报道
3、加强新闻的综合评述
4、加强全方位报道
新闻与宣传
1、宣传和新闻
1、出发点不同:宣传追逐受众,受众追逐信息
2、归宿点不同:宣传带有劝服、影响人们思想的意图
3、传播的方式不同:信息强调即时和一次性,宣传常常需要重复
4、沟通的要求不同
决定宣传效益的因素
who\whom\what\where\when\why\how
新闻与舆论
舆论的定义和特点
1、公开性,必须面向社会传播
2、公共性:舆论指向的公共性和作用目标的公共性:利益上对公众而言的切近性\涉及公共利益
3、急迫性:舆论涉及的都是近在眼前而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广泛性:存在范围的广泛性和影响范围的广泛性
5、评价性:舆论不是客观陈述,带有明显的主观倾向
舆论的社会功能
对国家政权、政府行为的监督和制约
对公众行为的鼓舞和约束
新闻媒介与舆论导向
1、反映并代表舆论
2、引发舆论
3、引导舆论
新闻事业的产生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工具
1、口头新闻 2、信号媒介 3、书信新闻 4、印刷媒介:邸报 5、其他:露布、排报、旗报、悬书、揭帖
西方报纸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
报纸、广播、电视的产生
报纸
1、手抄新闻的出现:14-15世纪,意大利威尼斯公报
2、新闻书的出现:1588年德国法兰克福
3、周刊、日报的勃兴:周刊的起源:1609年《德国观察周刊》、最早的日报:1663年德国《莱比锡新闻》 现代日报始祖:1702年《英国每日新闻》
广播:最早的广播:1920年美国底特律 最早合法经营的电台:匹兹堡KDKA电台
电视: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 1940年:美国制造彩色电视
新媒体的产生
1、数字化
2、交互性
3、超时空
第六章:互联网造就传媒业新业态
新媒体持续冲击大众传媒:受众减少,收益下降,纸媒停刊,传统媒体面临转型
新闻生产从专业化到社会化:
公众第一时间通过手机互联网生产新闻:用户UGC
自媒体经营者成为专职内容生产者
新闻接收:从受众到用户
1、从消费者变成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
2、信息接收:从统一发布到私人订制:小众化、个性化
3、从受众反馈到用户体验
交互性更强:及时反馈、双向交流
媒体掌握用户喜好,针对热点跟踪报道
谣言泛滥,隐私泄露
社会碎片化:定制新闻导致信息蚕茧
新闻机构:从单一媒体到融合媒体
中央厨房式编辑模式:新旧融合,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元发布
从+互联网到“互联网+”模式的转变
新闻机制:从单一国企体制到混合体制
党媒、民媒、自媒,三足鼎立态势
党媒拥有双微一抖强大影响力:人民日报、新华社、人民网、环球时报and so on大江东工作室、侠客岛
民媒占据移动客户端的传播力优势:1、依托大型互联网公司 2、市场导向,商业运作,获取市场份额赢得利润 3、面向社会大众:以民生新闻和娱乐为主
自媒面广势众风生水起:1、专业垂直化 2、个人名义创办:个体价值认知影响平台风格定位 3、自媒具有更强的经济属性而非政治属性
第七章: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
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新闻体制
二、生产力水平决定新闻事业发展水平
1、生产力水平提高,社会的经济活动规模变大,对于信息需要迫切,刺激新闻发展
2、生产力水平提高,受教育面扩大,文化水平提高,读者群壮大
3、生产力水平提高,商品越来越多,广告越来越多,反哺新闻事业发展
4、经济、科技发展,科学技术加速运用到新闻事业,新闻手段日益现代化
三、传播工具物理性能决定传播工具特点
报纸、广播、电视
互联网
通讯社:
四、受众的多元需要促使媒体多样化:受众的分众化、小众化导致媒体随之变化
五、反映现实生活的需要决定新闻体裁的多样化
报纸的新闻文体
1、新闻:通讯和时讯
2、言论:新闻评论、时评、政论
3、杂交品种:新闻特写、新闻述评、调查报告、深度报道、杂文
报纸的内容:新闻、言论、复刊(专题)、广告
广播的新闻文体
文体:消息报道、现场直播新闻、人物访谈
广播节目的内容:新闻报道、文艺节目、服务性节目、教育性节目、广告
电视的新闻文体
电视节目的构成:新闻报道、综艺节目、社教节目、电视剧、广告
电视新闻的主要样式:消息报道、现场新闻直播、纪录片、新闻述评、新闻特写
新闻教育适应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
第八章:新闻媒介的性质
一、新闻媒介的共性、特性、个性
共性:真实地、及时地反映世界新近变动的大众传播工具。 公共利益至上是新闻媒体的第一诉求
新闻媒介的特性根据所有制:私营、公营、国营;与政府或执政党关系:独立的新闻媒介、官方新闻媒介、半官方新闻媒介;从阶级性:无产阶级新闻媒介、资产阶级新闻媒介;办报方针:商业型、政治型、政企合一型;媒介内容:严肃的高级报纸(电台、电视台),大众化的通俗报纸(电台、电视台)
个性:内容选择、编排方式、行文风格上的与众不同
新闻媒体的双重属性
形而上的上层建筑属性和形而下的信息产业属性
新闻媒体产品的商品性
以商业原则指导办媒体,冲击公共利益至上原则;
精神产品的市场竞争,使产品格调越来越低下,媒体的娱乐之风越来越严重,硬新闻减少,软新闻大幅增加,虚假、煽情、八卦等精神垃圾
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基本性质为:新闻媒体既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也是人民的耳目喉舌
特点1:中国新闻媒体的最高宗旨: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群众,促进现代化建设
特点2:自觉地接受共产党领导,无条件地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国家的法律法令
特点3:新闻媒体实行“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工作路线,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国家的法规法令,满足群众的需要,党组织和新闻媒介支持新闻媒介
特点4:新闻事业是以党报为核心的多品种、多层次媒介并存的格局。
特点5:新闻事业属于国有资产,是全民所有。
特点6:新闻事业基本上实行“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运行方式;在宣传报道上严格按党性进行;在经营上,新闻媒介是独立法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纳税
第九章:新闻事业的功能与效果
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
1、沟通情况,提供信息:一是世界的最新变动,二是公众关心的社会现象
2、进行宣传,整合社会:新闻事业宣传通过社会舆论获取力量,通过宣传形成新的社会舆论,从而来影响、控制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3、实施舆论监督:中国新闻媒介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代表国家和人民利益来实施舆论监督
4、传播知识,提供娱乐
5、起阶级斗争工具的作用
新闻媒介的正效应和负效应
1、新闻媒介把世界呈现在人们眼前,但新闻失实、信息污染干扰误导受众
2、新闻媒介联结了世界,却淡漠了人际关系
3、丰富了知识,却降低了思考能力
4、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诱发了人们的无限欲望
5、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却污染了社会空气
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
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
1、魔弹论
2、选择性理论:受众的主观能动性 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
3、使用与满足模式:以受众为中心,受众利用媒介的动机和目的是否满足来衡量媒介效果的理论
4、二级传播理论:大众传媒——舆论领袖——受众
5、议题设置理论:大众传播媒介参与“社会现实的构建”(拟态环境)、大众传播媒介充当把关人、事件在大众传播出现频率是受众判断事件重要性的主要依据
6、创新扩散理论:
7、沉默的螺旋理论:大众传媒通过公开报道或意见呈现形成“意见环境”,从而影响人们的意见选择
8、文化霸权理论:意大利,安东尼·葛兰西
9、新闻建构理论:
我国新闻媒体的作用和任务
1、高举旗帜,引领导向
2、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3、团结人民,鼓舞士气
4、成风化人,凝心聚力
5、澄清谬误,明辨是非
6、联接中外,沟通世界
建设新型主流媒体
1、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是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综合性指标
2、基本特征: 党委直接领导主流媒体是前提;面向主流人群,传播主流文化,主流价值观;以报道时政新闻为主,做时代风云的记录者;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
3、基本目标:四全:全时段、全方位、全媒体、全覆盖 最低要求底线意识做到四不:不失真、不失语、不失品、不失位
第十章:党性原则是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制度
一、党性原则——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精髓
二、党性原则是中国新闻事业的一项基本制度
1、所有新闻媒体都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在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
2、主要任务:党所领导的新闻媒体都必须无条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令法规和政府施政纲领
3、组织原则:党管媒体:新闻政策与新闻规则的制定权、新闻媒体主要领导的任命权、重大事项的决策权、重要资产的配置权、新闻宣传的终审权
4、坚持正面报道为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5、国有资本拥有对所有新闻媒体的控股权
6、采用行政手段扶植主流媒体,尤其是党委机关报
坚持党性原则的极端重要性:党的新闻事业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
1、坚持党性原则是使党的新闻工作永不变质的保证
2、坚持党性原则才能使党的新闻事业保持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和立场
3、坚持党性原则才能充分发挥党的新闻事业的积极作用
4、坚持党性原则才能划清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界限
5、坚持党性原则才能推动、指导我国的各项改革(包括新闻改革)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
6、坚持党性原则才能在网络舆论场把握舆论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