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地理 七下 湘教版 第七章 了解地区
此为地理 七下 湘教版 第七章 了解地区的主要内容,包括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五部分。
编辑于2024-08-26 12:47:21该思维导图的主要内容来自于锦城大同教育杨老师的生物微课,现已经获得其助理授权,该思维导图的主要内容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特异性面议、免疫失调、免疫学的应用等方面。(ps:加班加点做完啦)
该思维导图大部分内容来自于锦城大同教育的生物杨老师的网课,现已经获得授权,主要包括激素与内分泌系统,激素调节的过程以及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的内容。
此为地理 八上 湘教版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的思维导图,包括中国的疆域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国的人口,中国的民族这四大部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该思维导图的主要内容来自于锦城大同教育杨老师的生物微课,现已经获得其助理授权,该思维导图的主要内容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特异性面议、免疫失调、免疫学的应用等方面。(ps:加班加点做完啦)
该思维导图大部分内容来自于锦城大同教育的生物杨老师的网课,现已经获得授权,主要包括激素与内分泌系统,激素调节的过程以及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的内容。
此为地理 八上 湘教版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的思维导图,包括中国的疆域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国的人口,中国的民族这四大部分。
第七章 了解地区
第一节 东南亚
“十字路口”
东南亚是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
东南亚也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
位置
相对位置(海陆位置)
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位于亚洲东南部。
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
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全部位于东半球;被赤道、北回归线穿过;以低纬度,热带为主。
地形
中南半岛
地势特征
北高南低
地表形态特征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北高南低
马来群岛
地势特征
地势崎岖
地表形态特征
地势崎岖,山岭很多,平原较少
气候
中南半岛
气候类型
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气候特征
(重要)
马来群岛
气候类型
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气候特征
全年高温多雨
(重要)气候等自然因素对人文因素的影响
气候→农业、人口
农业
中南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通常为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马来群岛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农作物随时播种,一年到头都有收获。
人口
中南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气候不太稳定,易发生洪涝灾害
马来群岛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过于湿热,所以人口主要集中在马来群岛的沿海地带或河口三角洲。
地形地势、河流→农业、水利
农业
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势北高南低,水流虽河谷进入下流,泥沙沉积,形成的冲积平原成为中南半岛主要的农业区。
马来群岛地势崎岖,山岭众多,河流稀少,所以耕地面积较少;但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火山灰含矿物质多,适宜农作物生长,所以很多地方近火山口依山开垦梯田。
水利
中南半岛:来自青藏高原的冰川融水顺横断山脉顺流而下,落差大,水流湍急,利于兴修水利
马来群岛:虽然河流较少,但地势崎岖,河流短小湍急,也利于兴修水利
地理位置→经济
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其大部分时间风平浪静,利于船行,也为其周边国家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河湖
主要河流
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的那部分叫做澜沧江)
水系特征
湄公河基本位于横断山脉的山谷中,水自北向南流,落差大,少有支流
水文特征
湄公河定期泛滥,含沙量小,无结冰期,上流河水流速快,下流河水流速慢(多自北向南流),水能资源丰富
人口与国家
人口
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地带
山区和岛屿上的热带雨林中则人口稀少
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最集中的地区
国家
花园城市——新加坡
东南亚最大的国家——印度尼西亚
与中国接壤的国家:越南,柬埔寨,缅甸,老挝
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老挝
资源
矿产资源
锡产量丰富(泰国、马来西亚的锡产量大)
动植物资源
粮食作物: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热带经济作物:东南亚的天然橡胶(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都是橡胶生产大国)、棕油、椰子、椰油、蕉麻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能源
石油产量丰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文莱出产石油较多)
天然气产量丰富
第二节 南亚
位置
相对位置(海陆位置)
南亚南临印度洋,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
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
位于北半球,东半球;被赤道、北回归线穿过;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中纬度。
地形
地势
中间低,南北高(北部最高,南部较高)。
分布
中部是广阔的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
类型
以高原、山地为主
气候
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重要)西南季风对南亚农业生产的影响
正常年份
夏季风强度适中,进退及时
降水适中
风调雨顺
农业丰收
异常年份
夏季风弱,来得晚、退得早
雨期较短、降水偏少
易发生旱灾
农业可能歉收
夏季风强,来得早、退得晚
雨期较长、降水偏多
易发生洪涝灾害
农业可能歉收
(重要)一年分三季
雨季:6月-10月
盛行温暖湿润的西南(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季风,气候高温多雨
凉季:11月-次年2月
盛行干燥的东北季风,气候凉爽宜人
热季:3月-5月
西南季风尚未来临,气候高温少雨
“世界雨极”——乞拉朋齐
(重要)原因:乞拉朋齐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中,降水充沛;并位于喜马拉雅山脉迎风坡,多地形雨,所以被称为“世界雨极”
热带沙漠气候、高山高原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宗教与社会
南亚是世界古文明发源地之一
南亚是佛教、印度教等宗教的发源地
被誉为“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泰姬陵
巴基斯坦大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印度大部分人和尼泊尔信奉印度教
人口与经济
国家都为发展中国家,都以农业为主
南亚是世界人口分布密集的地区之一,南亚总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
农业
(重要)粮食作物
小麦
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干旱少雨地区
水稻
主要分布于印度东北部、西部沿海地区和孟加拉国西部
棉花
主要分布于德干高原西部地区
黄麻
在恒河下流地区种植面积最广
畜牧业
大量饲养牛、羊等牲畜
经济
印度是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工业门类齐全,近20多年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空航天等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
第三节 西亚
位置
相对位置(海陆位置)
西亚位于亚、欧、非三大洲的交接地带,介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内陆湖)中间,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
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
位于北半球,东半球;被北回归线穿过;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中纬度地区。
河湖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气候
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阿拉伯半岛河流稀少的原因
阿拉伯半岛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炎热,蒸发强
地形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也称两河平原)
(重要)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适宜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热带沙漠气候,光照热量充足
靠近河流,有水源可以灌溉
位于河谷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较为肥沃
(重要)不利条件
气候干旱,降水少
(重要)阿拉伯半岛上午河流的原因
阿拉伯半岛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炎热少雨,蒸发强,沙漠面积广大。
经济
畜牧业、羊毛纺织业
土耳其的阿卡拉羊毛,阿富汗的紫羊羔皮等畜牧品较为著名
灌溉农业
以色列的节水农业
伊拉克是世界上著名的椰枣生产国
(石油资源丰富)石油业
背景: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
分布: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主要产油国: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
被誉为“世界石油宝库”
(特别重要)霍尔木兹海峡
被称为“世界油阀”
运输途径
前提:苏伊士海峡的最大通行量为25吨
一位来自伊拉克的石油商人想用一艘净重量为20吨的轮船通往日本,他应该怎么走才最快到达日本?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
一位来自科威特的石油商人想用一艘净重量为20吨的轮船通往美国,他应该怎么走才最快到达美国?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美国
一位来自阿联酋的石油商人想用一艘净重量为100吨的轮船通往美国,他应该怎么走才最快到达美国?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美国
宗教
西亚是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发源地
三教共同的圣城——耶路撒冷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清真寺——麦加大清真寺
第四节 欧洲西部
位置
相对位置(海陆位置)
北临北冰洋,南临地中海,西临大西洋;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邻。
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
位于北半球,大部分位于东半球;被北极圈、20°W穿过;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中纬度地区。
河流
多瑙河
(重要)多瑙河在欧洲河流内河航运发达的原因
气候:多瑙河流域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年降水量大,河流水量丰富,水位较高,便于船只航行。冬季温和,无结冰期
地形:多瑙河流域地势平坦,河流水流平缓,少有危险的激流瀑布等,适合船只航行。
人文经济:多瑙河沿岸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河流流经国家和地区众多,沟通和运输的价值更大。
莱茵河
人口、国家与经济
大部分国家属于发达国家
欧盟(EU)
货币:欧元(EUR)(27个成员国有17个在使用欧元)
总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作用:促进成员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工农业
农业
种植业
环地中海地区:适宜种植葡萄
巴黎盆地地区:适宜种植小麦
畜牧业
(非常重要)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的原因
自然条件
气候: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气候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日照较少,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地形:地势平坦,草场广阔。
水文: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社会条件
人文:人口稠密,市场需求量大,经济发达
其他条件
交通:交通便利,便于运输
历史:欧洲人食用乳制品的时间之长
工业
生产规模大。工业部分较为齐全,综合实力雄厚。
铁路、公路、海运、内河航运和航空都很发达
法国、英国、荷兰、丹麦等国都有发达的农牧业
旅游业
挪威的峡湾、极光和午夜太阳,瑞士的吉斯河瀑布、思加丁谷地
意大利的狂欢日,德国的慕尼黑啤酒节、法国戛纳电影节
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都是世界的著名的旅游大国
国家
瑞士——“世界公园”,“钟表王国”,“世界表都”
德国——慕尼黑啤酒节,柏林(首都)
意大利——比萨斜塔,“千年古都”——罗马,水城威尼斯,庞贝古城。
奥地利——“音乐之都”——维也纳(首都)
法国——“艺术之都”——巴黎,埃菲尔铁塔,罗浮宫,凯旋门
挪威——峡湾,“午夜太阳”,海洋渔业发达;人均水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
丹麦——“欧洲牧场和食品库”
荷兰——花卉(huì)种植业发达,尤以郁金香而驰誉世界,还有抽水风车
梵蒂冈——世界天主教中心,世界上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国家
希腊——奥林匹克的发源地
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南北极地区的比较

(重要)极地气候特点
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加寒冷的原因
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为海洋为主。陆地比海洋散热快,吸热也快,所以气温更低,温差更大。
南极地区海拔高,低温低;北极地区海拔较低(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南极地区大部分陆地被冰雪覆盖,对阳光有强烈的反射作用;北极地区大多为浮冰,反射作用不大。
南极科学考察站
长城站
我国建立最早,纬度最低(位于南极圈以外,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极地科考站,位于西半球
泰山站、昆仑站、中山站
共同特点
都位于东半球,位于南极圈以内,位于长城站的东南方向
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中山站
在南极大陆边缘(69°S。76°E),濒临印度洋
昆仑站
昆仑站纬度最高,极昼极夜的时间更长
泰山站
大致为与昆仑站与中山站之间,海拔最高
罗斯海站
中国新建的南极考察站(第五个南极考察站)
(特别重要)我国到南极考察的时间及原因
时间:2月-3月之间(大部分为2月)
原因:此时为南极洲的极昼时期,白昼较长,气温稍高。
资源
南极地区
能源
煤炭储量丰富,大陆架还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矿产资源
查尔斯王子山脉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铁矿床
动植物资源
地衣、苔藓和淡水藻类
北极地区
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石油、天然气以及金属和非金属矿藏的储量相当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