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刑诉法概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的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是为了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国际经济法:国际货物买卖法律制度
反不正当竞争法
民诉17之二审
第1章 刑法的基础知识
刑法
贫困户动态调整程序
刑事诉讼法的概述
刑诉法概说
刑事诉讼概念和特征
概念
特征
哪些机关主持
哪些人物参加
依照哪些程序
解决哪些问题
刑事诉讼法概念渊源
刑诉法概念
广义与狭义之分
刑诉法渊源
宪法 刑事诉讼法典 有关的法律和立法解释 地方性法规 有关国际条约,公约
判断:形式相符 内容相通
刑诉法与各部门法关系
与刑法关系
工具价值
独立价值
刑诉法与法治国家
宪法是静态的刑事诉讼法
刑事诉讼法是动态的宪法
宪法的许多规定,一方面,要通过刑事诉讼法保证刑法的实施来实现。另一方面,要通过刑事诉讼法本身的实施来实现。
刑诉的基本理念
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
两者对立统一 为动态平衡关系
惩罚犯罪不能忽视保障人权
保障人权不能脱离惩罚犯罪
采取权衡原则,综合考虑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权衡利弊得失,做出有利于实现刑事诉讼根本目的的选择
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
实体公正具体要求
据以定罪量刑的犯罪事实的认定,应当做到证据确实充分
正确适用刑法,准确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有罪及其罪名
按照罪刑相适应原则,依法适度判定刑罚
对于错误处理的案件,采取救济方法及时纠正,即时赔偿或者补偿
程序公正具体要求
严格遵守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认真保障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特别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被害人的诉讼权利
严禁刑讯逼供和其他非法手段取证
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保障诉讼程序的公开和透明
控辩平等对抗,控审分离,审判者居中裁判,不偏离任何一方
按照法定期限办案,结案
诉讼效率与司法公正
公正是首要价值目标
应当遵循 公正优先,兼顾效率
刑事诉讼的基本范畴
刑事诉讼目的
直接目的
惩罚犯罪
惩罚犯罪,实现国家刑罚权
保护人权
保障与案件结果有直接利害关系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得到充分行使
理论分类
犯罪控制模式和正当程序模式
犯罪控制模式
控制犯罪绝对为刑事诉讼程序最主要的机能
刑事诉讼以惩罚犯罪的效率为目标与评价标准
正当程序模式
刑事诉讼目的不单是发现实体真实更重要的是以公平与合乎正义的程序来保护被告人的人权
家庭模式
实体真实主义和正当程序主义
实体真实主义:刑事诉讼只在追求案件实体真实
积极实体主义:凡出现了犯罪就应该毫无遗漏的加以发现和处罚
消极实体主义:将发现真实和保障无辜相联系,力求避免处罚无罪者
程序正当主义:重在维护正当的程序
刑事诉讼价值
公正
实体公正
程序公正
秩序
通过惩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
追究犯罪的活动是有序的。国家刑事司法权的行使,必须收到刑事程序的规范。
效益
刑事诉讼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效益
刑事诉讼主体
专门机关
诉讼参与人
刑事诉讼职能
控诉
辩护
审判
刑事诉讼构造
当事人主义
职权主义
混合式诉讼构造
刑事诉讼阶段
公诉案件 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审判-执行
监察案件 立案-调查-审查起诉-审判-执行
自诉案件 起诉-审判-执行
程序有先后 程序可跳跃 程序可回转 程序可夭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