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僧人们无法从中感受佛法的真谛,经书的翻译成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经书被大量闲置。
建初寺的主持康僧会找到翻译方法。他是居住天竺的西域人,自幼精通梵语。他更多的融合了儒家和道家的思想。
用已知去解读未知,还是从根本上没有解决翻译佛经问题。
② 公元383年,前秦苻坚政权大将军吕光,奔袭千里,直指龟兹国,争夺西域高僧,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是当时最著名的高僧。7岁出家,12岁登坛讲法,21岁被封为龟兹国国师。
③ 同时期,前秦苻坚经过淝水之战,被东晋军大败。前秦一蹶不振,并迅速灭亡。
此时,吕光已到达凉州,听到前秦灭亡,就地称王。
吕光看到鸠摩罗什才三十多岁,对其轻视。让他骑烈马,甚至逼他娶妻。在凉州的17年,鸠摩罗什在一次次的屈辱中,被磨炼的更加坚韧。他不仅能说流利的汉语,熟悉当地风土人情,还喜爱上中原文学。
④ 公元401年五月,后秦主姚兴一举消灭了凉州的吕氏政权。此时的鸠摩罗什已被打磨成一位真正学贯中西,佛学造诣高深的老僧。
后秦主姚兴在长安以最高礼遇迎接鸠摩罗什。专门为他修建大型译经场。配备500名僧人组成的译经队伍。
⑤ 鸠摩罗什的翻译一改历来的直译为意译,流畅优美的汉语言表达,使佛经译文不再晦涩难懂,彻底解决了困扰中国佛教两百余年的问题。10年的时间里,鸠摩罗什为后世留下了《金刚经》《妙法莲华经》《阿弥陀经》等35部近300卷汉译佛经,从此奠定了中国大乘佛教的基础。佛教真正从中原大地上落地生根。
公元409年,鸠摩罗什在长安长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