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债券交易过程
通过知识图谱的方式全面展示我国债券市场交易过程,主要包括债券发行、债券托管、债券交易、债券结算等内容。脉络清晰、逻辑性强,能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本章知识体系,学习金融知识。
编辑于2021-04-21 18:03:45债券交易
债券发行
发行方式
公募发行方式
债券公募发行是主流发行方式
招标发行
由发行人确定招标方式、中标方式等发行条件,在市场上公开竞标,承销团成员按中标额度承销债券。
政府债券、金融债券、规模较大的企业信用债券多采用招标发行
簿记建档发行
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协商确定利率或价格区间后,由簿记管理人(一般由主承销商担任)与投资者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协商,投资者确定在不同利率档次下的申购订单,管理人将订单汇集后按约定的定价和配售方式确定最终发行利率或价格,进行配售发行。
企业信用债券、金融债券、信贷资产支持证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等也较多选择此种发行方式
私募发行方式
协议定向发行
柜台发行方式
发行系统
中央结算公司提供一体化综合发行服务平台,满足大规模、高频度、低成本、低风险、高效率的发行需求
一是灵活支持招标和簿记建档等多样化发行方式
二是有效满足发行人的个性化发行需求
三是积极支持区域发行需求
四是有力支持债券远程发行
跨境发行
债券登记托管
债券登记
债券登记是指登记机构依据法律法规,受债务人委托,以簿记方式记录债券信息,确认债券权属的行为。
在中国境内,债券中央托管机构同时承担债券登记职能,又称债券登记托管结算机构。
债券托管体系
债券托管是指托管机构接受债券持有人委托,对债券持有人的债券权益进行维护和管理的行为
一级托管是指最终投资者以自己的名义将债券托管于中央登记托管机构(Central Securities Depository, CSD),由 CSD 直接管理投资者的债券权益;
多级托管是指终端投资者将债券托管于中介机构,中介机构再以自己的名义托管于上一级中介机构,直至 CSD,中介机构是其托管债券的名义持有人,终端投资者只能通过中介机构主张债券权利
中国债券市场托管
一级托管
银行间债券市场实行一级托管
二级托管
交易所和商业银行柜台实行二级托管
中央结算公司负责债券总托管和一级托管业务,二级托管人和分托管人在总托管统驭下负责债券二级托管业务
银行间债券市场
结算代理人
结算代理人账户可办理自营结算业务,并可代理委托结算代理人账户进行债券结算或开展柜台市场业务
直接交易结算
直接交易结算账户只能办理债券自营结算业务
委托结算代理人
委托结算代理人账户须委托结算代理人代为办理债券结算业务
中央结算公司根据机构性质及其业务范围对账户实行分类设置、集中管理
机构投资者直接在中央结算公司开立一级债券账户,分为债券自营账户和债券代理总账户
债券自营账户用以记载债券持有人自营债券余额及其变动情况,结算代理人、直接交易结算、委托结算代理人成员均应在中央结算公司开立债券自营账户
债券代理总账户用以记载二级托管机构和分托管机构所托管的债券余额及其变动情况,二级托管机构和分托管机构应在中央结算公司开立债券代理总账户。
交易所
交易所所有债券统一集中在中证登登记,记录转移过程
投资者参与交易所债券交易必须通过有资格的证券公司,由证券公司托管资产并代理交易结算。
中证登
在中央结算公司开立托管总账户
投资者在中证登开立托管账户
中证登承担场内债券交易的登记、托管职责,并管理相应风险
商业银行柜台
商业银行柜台采用二级托管体制
中央结算公司为一级托管机构,柜台业务开办机构为二级托管机构
开办机构为投资者开立债券托管账户(二级托管账户),用于记载投资者持有的债券及其买卖变化
并办理债券发售、交易、质押、冻结、非交易过户、转托管、兑付等业务,开办机构对二级托管账户负责
债券跨市场转托管
投资者可将持有的同一债券在不同托管机构间进行托管转移
转托管业务品种:目前可以跨市场托管的品种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和企业债
转托管流程
中央结算公司结算代理人、直接交易结算成员可以直接向中央结算公司申请办理转托管业务
委托结算代理人的结算成员向其结算代理人或代理开户的债券承销商申请
再由结算代理人或代理开户的债券承销商代为在中央结算公司办理转托管
具体业务流程
中央结算公司在受理转托管后将债券划拨至中证登账户内
债券次日可在交易所交易
中证登在受理转托管后需经过日终清算后将债券划拨至中央结算公司账户
债券次日可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
对外开放托管体系
一级托管的“全球通”模式
多级托管的“债券通”模式
债券兑付付息
中央结算公司受发行人委托,履行为发行人代理拨付债券兑付本息和相关收益资金的职能
中央结算公司收到发行人拨付的兑付资金
计算投资人的应收资金
通过国家现代化支付系统
向在中央结算公司开户的债券投资人拨付债券兑付本息
供债券存续期管理服务
选择权管理
债券利率调整
债券交易
市场格局
银行间债券市场(占比90%)
交易所
商业银行柜台
交易业务类型
现券交易
回购交易
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回购
质押式回购
买断式回购
交易所债券回购
债券借贷
债券衍生品交易
债券远期
标准债券远期
国债期货
品种
2 年期
5 年期
10 年期
国库现金管理
中央国库现金管理
地方国库现金管理
公开市场操作
交易达成方式
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方式
询价交易
点击成交
做市报价(双边报价)
做市报价是指报价方就某一券种同时报出买入和卖出价格及数量的报价,做市商和尝试做市机构可对其设定的做市券种进行双边报价
点击成交报价(单边报价)
点击成交报价是指报价方就某一券种报出买入或卖出价格及数量的报价。
请求报价
交易所债券交易方式
自由竞价、撮合成交
大宗交易方式
大宗交易采用协议交易或盘后定价
固定收益平台
固定收益平台是上交所推出的与集中竞价系统平行的债券交易电子平台,定位于机构投资者,交易商(经证监会或人民银行批准的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财务公司等)可以直接参与,普通投资者不能直接参与。
商业银行柜台债券交易方式
净价交易和全价结算
净价交易是在现券买卖时,以不含有自然增长应计利息的价格报价并成交。
全价结算是按净价进行申报和成交后,以成交价格和应计利息额之和作为结算价格。
投资者适当性制度
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者
包括人民银行、财政部等特殊结算成员、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证券公司、保险机构、基金公司、非金融机构、非法人机构投资者、境外机构投资者
交易所债券投资者
合格投资者
公众投资者
商业银行柜台债券投资者
债券结算
结算方式
按照结算头寸是否轧差分
全额结算
目前,中央结算公司提供实时全额逐笔结算。银行间债券市场主要采用全额结算方式。
净额结算
目前,中证登和上清所提供双边或多边净额结算服务。交易所债券主要采用净额结算方式。
按照债券交收和资金支付的关系分
券款对付(Delivery versus Payment,DVP)
是指在结算日债券交割与资金支付同步进行并互为约束条件的一种结算方式。
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均采用 DVP 方式进行结算
资金清算的账户安排有两种
对于人民银行大额支付系统直接参与者,可通过其在支付系统开立的清算账户完成 DVP 资金结算
对于非支付系统直接参与者,通过其在中央结算公司资金系统开立的债券结算资金专户完成 DVP 资金结算。
其他结算方式
个别业务采用
主要是境内美元债的交易结算
方式
纯券过户(Free of Payment,FOP),是指交易结算双方只要求中央结算公司办理债券交割,自行办理资金结算
见券付款(Payment after Delivery,PAD),是指在结算日收券方通过中债综合业务系统得知付券方有履行义务所需的足额债券,即向对方划付款项并予以确认,然后通知中央结算公司办理债券结算的方式。
见款付券(Delivery after Payment,DAP),指付券方确定收到收券方应付款项后予以确认,要求中央结算公司办理债券交割的结算方式
结算周期
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的结算周期主要包括
T+0
T+1
T+2
T+3
债券交易结算双方中有一方为境外机构投资者即可选择 T+2 或 T+3 的结算周期,适用 的结算业务类别包括现券交易、质押式回购、买断式回购和债券借贷。
特殊情况
为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
适用于原结算合同的业务类型为现券买卖,宽限期暂定为原结算合同结算日后的三个工作日
中央结算公司可支持境外机构投资者四天以上(含四天)非标准结算周期(T+N, N≥4)的现券交易的结算服务
上海清算所会同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为境外机构投资者提供 T+10 以内的现券交易结算服务
结算期限
回购业务
回购业务的结算周期分为首期与到期两次,质押式回购和买断式回购的期限最长均为 365 天
债券远期交易
办理债券远期交易业务时,结算双方应在成交当日或次一工作日对远期交易结算指令进行确认
债券远期交易从成交日至结算日的期限为(含成交日不含结算日)2-365 天
债券借贷
债券借贷的结算周期分为首期与到期两次,债券借贷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365 天
结算系统及其联接方式
结算系统
中央债券综合业务系统
人民银行支付系统
联接方式
直通处理(Straight Through Processing,STP)
前后台联网
与支付系统联网
重点结算成员系统直联
是数据传输模式自询价开始到交易确认、债券交割与资金清算的整个过程都实现自动化而无需再进行数据输入的处理方式,极大地节省了人力,降低了操作风险,提高了交易效率。
结算流程
银行间市场
开户与联网
成交达成
清算与交割
交易所
开户
委托和申报
交易达成
清算与交收
商业银行柜台
特殊情况处理
结算失败
应急结算
市场监测
市场监测是监管部门赋予中央结算公司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债券市场风险管理制度的重要一环
市场监测管理有三道防火墙
第一道为成员中台或者后台的内控
第二道防火墙是中介机构的监测管理。中央结算公司是银行间市场运行核心机构,因此被赋予市场一线的监测职能。
第三道防火墙就是政府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