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部编版2021八下政治第一单元:宪法至上
部编版2020-2021学年八下政治第一单元内容,并非按照课本顺序,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包含以下两个知识点:①维护宪法权威,②保障宪法实施,内容贴合书本和考试要点,适用于理清知识脉络,带你思考回顾、理解记忆!欢迎采纳!
《海底两万里》知识点总结,如有不准确之处欢迎提出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八下政治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知识点一 中国共产党基础知识
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根本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党是领导一切的
根本组织原则 民主集中制
最高领导机关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地方各级领导机关 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他们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知识点二 宪法基础知识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根本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根本任务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指导思想
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基本原则 民主集中制
是国家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核心价值追求 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宪法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基本人权原则(2004入宪)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实质内容 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广泛性
主体广泛
内容广泛
公平性
真实性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贫穷与人权
贫穷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
中国的减贫行动是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最显著标志
中国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
宪法规定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经济制度的基础: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
平等权
政治权利和自由
人身自由
社会经济权利
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
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
知识点三 国家机构
悬挂我国国徽的国家机关和场所
国家机关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各级人民政府
中央军事委员会
各级监察委员会
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
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
外交部
国家驻外使馆、领馆和其他外交代表机构
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有关机构、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有关机构
场所
北京天安门城楼、人民大会堂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会议厅,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会场
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庭
宪法宣誓场所
出境入境口岸的适当场所
人民代表大会(权力机关,主导地位)
由民主选举产生
直接选举 由选民选举(选民即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公民)
间接选举 由下一级人大代表选举
产生
行政机关(人民政府)
监察机关(监察委员会)
审判机关(人民法院)
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
对人大负责 受人大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
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
在同级国家机构中,国家权力机关居于主导地位
知识点四 规范权力运行
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利
原因
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要求
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
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
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
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
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知识点四 根本的活动准则
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法律为行为准则
知识点五 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
知识点六 宪法监督
为什么
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为了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
监督制度
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
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
内容
合宪性审查和监督
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等的违宪行为,追究其违宪责任,维护宪法权威
怎么办
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不断加强宪法监督工作
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增强宪法意识
加强宪法监督,既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更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
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
举措
设立国家宪法日
建立宪法宣誓制度
人员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
各级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
誓词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法器
宪法宣誓领誓法台(领誓人专用) 宽99cm(中国法治事业长治久安)
宪法宣誓法台(放置宪法) 宽54cm(五四宪法)
宪法宣誓领誓法台脚踏“上台”*2(中国法治事业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书法版宣誓专用)
意义
有利于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使国家工作人员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通过宪法赋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激励和教育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加强宪法实施
学习宪法
我们不仅要了解我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还要在理解我国宪法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着重领会我国宪法的原则和精神
同时还应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让宪法走进群众,深入人心,为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贡献自己的力量
认同宪法
我们要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幸福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让宪法精神在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践行宪法
我们要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