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建筑史
这是一篇关于中建史的思维导图。建筑就像是一个国家的历史书,建筑的变化无不反映出不同年代政治、经济的变化。这篇笔记介绍了从原始社会一直到清朝的中国建筑的变化,希望对报考建筑设计方面的同学有所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建筑隔热与通风
建筑工程计量计价
第三章 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
地產行業分析圖
项目重要节点
生态学形成和发展
【068】福建省物业管理条例2018第二章 _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
家装流程图
家庭装修预算表
软件工程-需求分析
中国建筑史
建筑评价
建筑单体构成简洁
建筑组群方式多样
建筑类型丰富
居住、宫殿、礼制、宗教、园林
与环境结合紧密
基本特征
木构架体系
大木作:称重的梁柱结构,还有檩脊等
小木作:非承重构建如门窗
宋:李戒《营造法式》模数制为“材”
清: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模数制为斗口
斗拱(斗旗):斗、升、旗(拱)、昂
将屋顶的力传到柱子上,屋顶梁架与柱子之间的过度构建,相比隋唐,明清时期尺寸变小,逐渐演变成装饰构件
平面布置以“间”和“步”为单位
间,开间也叫面阔,正面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各开间的总和成为通面阔
步:屋架上檩与檩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各步距离的总和也就是侧面开间的总和,称为通进深
建筑物等级(屋顶、开间、色彩)
五种主要屋顶
庑殿
重檐庑殿
单檐庑殿
歇山
重檐歇山
单檐歇山
披(攒)尖
重檐攒尖
单檐攒尖
悬山
硬山
开间
最高等级为11开间(太和殿、含元殿、麟德殿)
民间普通住宅3或5开间
宫殿、官署、庙宇多用5或7开间
重要隆重的用9开间
色彩
由高到低:黄、赤、绿、青、蓝、黑、灰
宫殿:金、黄、赤(暖色)
民舍:蓝、黑、灰(冷色)
院落式布局
单体建筑合成院落,建筑群以中轴线为基准由若干院落组成。单体大小及位置决定
宫殿、衙署、住宅都属院落式
院落式单层比高层木阁更利于防火
山水式园林(自然/人工)
借自然仿自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几何构图,人造气氛
中国古建筑常识
宫殿
我国现存最早的宫殿是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宫殿遗址
形制
周:三朝五门,外朝、治朝、内朝
汉晋南北朝:东西堂制
隋唐以后均行周制(三朝五门)
承天门、太极门、朱明门、两仪门、甘露门
外朝承天门、中朝太极门、内朝两仪殿
宋:御街千步廊制度,工字型殿
明清
太和、中和、保和殿
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
坛庙
天坛:二重垣,南方北圆
社稷坛
太庙
孔庙
园林式祠庙
山西太原晋祠
宋代建筑代表,减柱造、内部屋架为彻上明造,檐柱有侧脚和升起
面阔七间、进深六间(实际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加副阶周匝)
陵墓,分为地上地下两部分,地下安置棺柩,地上木结构、地下砖石或拱券结构,地下形成地下宫殿
陵墓反映人间建筑的布局和形制
秦汉唐宋有明显的轴线
唐与北宋设享殿(祭祀物品)、门阙(牌位)、神道(通道)、石象生(雕塑)
明开始公用神道、牌坊、碑亭、以及方城明楼和宝顶结合的方式
宗教
佛教
汉传佛教(印度传)
塔、殿、廊院
以塔为主、前殿后塔、塔殿并列、塔另设院或山门前,塔可有可无为发展顺序
两晋南北朝有很大发展,兴建大量寺院和石窟,佛塔 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天龙山石窟、敦煌石窟
藏传佛教
南传佛教
唐: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金箱斗底槽)
辽: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金箱斗底槽)
塔
组成
塔座
塔身
塔刹
类型
阁楼式塔(辽 应县佛公寺木塔)
密檐式塔(北魏崇岳寺塔
单层(济南历城单层塔)
喇嘛塔(妙应寺白塔)
金刚宝座塔(北京正觉寺金刚宝座塔)
道教
道观布局遵循传统宫殿、庙坛体制
殿堂阁楼为主,中轴对称,纵深布局
代表:山西永济县永乐宫
元:山西芮城永乐宫
伊斯兰教
清真寺朝向圣地麦加,设高耸的邦克楼和净身浴室
常用砖石拱券或穹顶
装饰采用古兰经或是植物、几何图案
代表:泉州清净寺,西安化觉寺清真寺
园林
分类
开发方式
人工园林
自然园林
使用类别
皇家园林
避暑山庄
颐和园
私家园林
寄畅园
留园
拙政园
寺观园林
分期
生成期:殷商、周秦汉(开始)
转折期:魏晋南北朝(转折过度)
全盛期:隋唐
成熟期:两宋到明清
城市后期:清中叶到清末
哲学思想
人与自然共生
宏大到以小观大
禅宗
理学与文人园
隐逸
住宅
庭院式(四合院、一颗印、土楼)
窑洞式(靠山窑、平地窑洞)
毡包(可移动)
碉房(夯土)
干阑(低层架空,防蚊虫,防潮)
相关2,20分左右开始划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