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自我决定发展
自我决定理论是由瑞安和德西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有关动机的认知理论。 他们将人的行为分为自我决定行为,和非自我决定行为。自我决定行为就是个体主动愿意去做的行为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自卑与超越
超强思维训练课
逻辑填空
东尼博赞简介
自我决定理论阶段
无动机
引入
外部调节
为了奖励而学习 “写完作业就能玩游戏”
自主:提供有限选择
归属:赞扬和奖励:普雷马克效应
胜任(能力):成功者效应,小步子原理
内摄调节
为父母而学,动机来源于满足父母、老师的期待,不满足会有低的自尊、愧疚感 “写作业父母会开心、写作业是完成老师的要求”
自主:控制点,自主进行目标设定(预期)
归属:皮格马利翁效应,积极失败观
能力:习得性无助,正确归因方式
受控
认同调节
认识到学习对自我身份的意义 “我要成为好学生”
自主:设定界限(?)
归属:积极反馈,主动建设性回应
能力:替代经验,榜样的力量
整合调节
认识到学习的价值,与个人目标一致,为自己的目标而学 “写作业对我的学习、考上高中、大学有帮助”
自主:制定学习计划,时间管理
归属:亲子互动的原则(提出理由,承认感受,尽量不施加压力)
能力:元认知策略
内在调节
自主
写作业让我快乐——自主学
写作业让我妈快乐——催着学
不想写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