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把握写作客体两大环节
把握写作客体的两大环节 。写作客体近似于人们说的“社会生活”,但又与它不尽相同。存在于写作主体之外的社会生活,在与写作主体发生对应关系之前,只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只有进入写作主体的认识视野,成为写作活动对象的社会生活才是写作客体。因此,写作客体相对于社会生活的概念,其外延比较狭窄,是“对象化了的社会生活”。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七夕活动策划
南北粽子
绘本阅读理念
创作工具思维导图
快速阅读核心技巧
自媒体教学笔记
茶文化旅游
演讲活动策划方案
2010年管综:学者追求真理
《老年社区服务》项目单思维导图
把握写作客体的两大环节
聚材:从写作客体到写作材料
(一)聚材方式
1.有意识采集:在一定的写作目标引导下,选取能够完成当下写作任务的材料
2.无意识储备:在没有明确写作意图或写作目标的情况下进行的获取材料的工作?
(二)积累中的分类与归类
1.积累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聚材方法,而是与观察、调查、阅读同时进行的精神劳动,或者说是对观察、调查、阅读等方式提出的共同要求
2.分类与归类其实是同一种逻辑方法的不同思维走向,无论是分类还是归类都需要对类属进行标注
选材:从写作客体到写作题材
写作主体从所获材料中经过分析研究、加工提炼,筛选出可以写入文章、构成文章整体内容的材料叫“题材”
(一)选材中的多种制约关系
在这些因素中,写作目的、文章格式和写作客体以及题材选择的关系较密切,其中写作目的居于主体地位
1.写作对象与选材的关系
写作对象是文章中所要描述与表现的事物,比起宽泛的写作客体来说,所蕴含的写作内容更集中更有个性,与题材关系更为直接
2.写作对象选择题材需处理的两个关系
(1)写作对象与写作客体的关系: 写作对象属于写作客体,是经过压缩的写作客体; 在提炼题材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进一步挖掘与发现写作对象中所蕴含的意义,另一方面还需要将写作对象放在适当背景中处理;
(2)写作对象的限定性与写作题材的可塑性之间的关系: 写作对象是定格的写作客体,对题材选择起限制作用; 写作主题的发散性思维可使写作主体多角度开掘,但不可离开写作对象所给范围;
3.写作目的与选材的关系
(1)写作目的就是通过写作活动及其成品所要实现的预期目标。写作目的是普遍存在的,是选择题材的重要依据
(2)写作目的与题材选择的关系
a.写作目的与文章体式的关系:写作目的规定文章体式的选择
b.写作目的与题材的对应关系: 题材是为了表现写作目的的材料,是为写作目的服务的,因此材料和题材需具有“合目的性”; 题材的“合目的性”集中表现在对写作主题需要的满足;
4.文章体式与选材的关系
在取材过程中,写作主首先要有目的的去认识写作客体,并根据一定写作目的从写作客体中挑选题材
5.读者需求与选材的关系
写作目的的实现不仅要完成文章的制作为依据,还需要“流通”。因此,选择哪些材料作为题材,还需考虑如何满足受体的关注与需要
(二)如何选择写作题材
写作对象写作目的、文体格式、读者需求是选择题材的基本依据
1.根据客体属性,确定题材大范围: 不同客体具有不同属性; 写作客体所包含的内容各有其自身规定性; 确定题材大范围可以帮助准确把握所选题材的基本形态;
2.按照写作目的,确立题材支撑点: 题材的支撑点就是题材的价值; 题材价值往往蕴藏于写作客体或写作材料中,需要写作主体根据写作目的深入挖掘;
3.遵从体式规定,明确题材聚焦点: 不同文章体式有不同规定,特别是对构成文章内容的材料也有相对稳定的要求; 文章体式规定着其可以接纳的材料的形态;
4.考虑读者需求,寻找题材共鸣点: 文章是一种精神产品,作者是精神产品的生产者,读者则是精神产品的消费者; 在题材选择的过程中,写作主体必须具有“受体意识”,尽量选择能够满足读者需要、为读者喜闻乐见、引起读者共鸣的题材,这样才能实现信息共享; 不同类型读者会有不同需求,写作主体只有深入大众,多了解不同类型读者的不同需求,才能选择到引起读者共鸣的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