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运动和力
八年级下册物理运动和力(第7章)初中物理笔记分享!这份思维导图整理了了初中物理关于运动和力的主要知识点,内容包含力学研究史、运动和力(受平衡力作用和受非平衡力作用),助你理清运动和力的关系,更好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运动和力
质点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或者一个物体的某些部分相对于其他部分的位置,随着时间而变化的过程
质点
大小和形状忽略不计,具有质量
参考系和坐标系
参考系不同,反映的运动关系不同,运动的描述不同(运动的相对性)
空间和时间
物质的广延性
物理事件的顺序性和持续性
位矢:质点的位置
r=|r|=(x^2+y^2+z^2)^1/2
r=xi+yj+zk
cosα=x/r
cosβ=y/r
cosγ=z/r
cosα^2+cosβ^2+cosγ^2=1
运动学方程
r=r(t)
位移
位移为位矢的矢量差
速度
v=Δr/Δt
v=dr/dt
大小称为速率
加速度
a=dv/dt=d^2r/dt^2
运动学的两类问题
微分法:已知质点的运动学方程,求质点在任意时刻的位置,速度,加速度
积分法:已知质点的速度,加速度等,求质点的运动学方程
v=v0+∫a dt
r=r0+∫v dt
抛体远动
射程
Xm=v0²sin2θ0/g
ym=v0²sin²θ0/2g
轨迹方程
y=xtanθ-gx^2/2.v0²cos²θ
圆周运动和一般曲线运动
a=dv/dt.et(切向)+v^2/R.en(法向)
匀速圆周只有an
方向φ:a与en的夹角
arctan at/an
圆周运动的角量描述
角速度:ω=dθ/dt
角加速度:α=dω/dt
角量和线量的关系
v=Rω
at=Rα
an=v^2/R=vω=Rω^2
一般平面曲线运动中的加速度
a=an+at=v²/ρ.en+dv/dt.et
相对运动
r=R+r'
r:P在K系中的位矢
r':P在K'系中的位矢
R:K'系原点O'对K系原点O的位矢
位矢的相对性
同一质点在不同的参考系中位矢不同
成立条件:空间两点的距离不管从哪个坐标系测量,结果都应相同
空间绝对性
时间与坐标系无关 t=t'
R=vt=vt'
时间绝对性
伽利略(坐标)变换式
x'=x-vt z'=z t'=t y'=y t'=t
v雨车=v雨地+v地车
a雨车=a雨地+a地车
相对匀速直线运动的惯性系:a雨车=a雨地
牛顿运动定律 力学中的常见力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的或沿一直线作匀速运动的状态,世道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惯性系
非惯性系
牛顿第二定律
运动的变化与所加的动力成正比,并且发生在这力所沿直线的方向上
P(动量)=mv
F=dP/dt=m.d²r/dt(质点的运动方程)
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瞬时关系,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相同力的作用下,物体的质量与加速度成反比,质量是平动惯性的量度,质量也称惯性质量
第二定律只适用于质点和惯性系
牛顿第三定律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同时出现,同时消失
力学中的常见力
万有引力
重力
弹力
正压力(支持力)
绳子张力
弹簧弹力
摩擦力
静摩擦
滑动摩擦
牛顿运动定律应用
明确研究对象 受力分析 建立坐标系 列运动方程
注意运动方向与正负
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非惯性系 惯性力
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一切相对于惯性系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都是惯性系,都符合牛顿运动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