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8课:现代社会的多元文化
新高中历史教材:选择性必修三:第8课:现代社会的多元文化(受到某不可抗因素影响对标题做出简单修改,实质内容完全属于选择性必修3第8课)
语言学概论第七章,语言演变与分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外部的社会和人际交流因素以及语言内部的相互作用。总结全面细致,适合做为复习资料。
现代汉语(王一川版)——文学体裁,先秦时期新兴文学样式的不断出现催生了体裁及其分类意识的萌芽,带动相应的理论探讨。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 注:本思维导图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疑问与勘误,请友善评论,作者会及时修改订正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历史背景
经济全球哈加速发展
国际分工日益深化
生产国际化加强升级
全球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
阶段和路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迁出地
南欧
希腊
北非
埃及
东南亚
拉丁美洲
迁入地
西欧
北美
大洋洲
发达地区
作用
推动了发达地区资本追经济发展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中东
背景
中东地区石油工业迅速发展
非洲
中东产油国
经济高速发展的日本和亚州新兴工业国吸引许多亚非移民
20世纪90年代
社会制度转型期的东欧国家成为西欧中二北美劳动力的新的来源
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变化
劳工迁徙
时期
20世纪50~70年代
工作内容
制造业
公共服务业
体力劳动
精英迁徙
时间
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原因
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
传统行业的劳动力需求量减少
贸易、金融等行业的就业机会增加
企业(雇佣单位)对受育度和专业提出更高求
特点
“精英迁徙”
跨国公司尤为明显
难民的困境与救助
出现原因
战争和地区冲突
宗教或部族矛盾
自然灾害
经济恶化
被迫离开原籍国,且不能或不愿返回原籍国
分类
战争难民
经济难民
自然灾害难民
地区
二战前
欧洲
犹太人
二战后
国际社会的努力
1950年
联合国成立难民署、调处理难民问题
1951年
联合国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规定救助难民的行动准则
1966年
联合国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协定书》
扩大1951年公约的适用范围
世界难民日
2001年起每年6月20日
问题
尽管国际社会在人道主义救助上作了很大努力,仍没能改变难民逐年增加的趋势
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
总体特征
移民社会存在文化认同问题,既有融合趋势,也经历冲突与调和的过程
代表性国家
美国
移民文化
欧洲文化为主流
吸收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等地的文化
影响
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是美国社会的显著特征
多元文化传统使美国社会始终存在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认同问题
新加坡
东南亚地区经济的发展
新加坡逐渐成为繁荣的贸易大港和国际化都市
从英国殖民地成为独立国家
人口构成
华裔为主
本地马来族
印度移民
多元文化和谐共处
独特的文化景观
多种官方语言
各类宗教建筑形式各异,各民族文化活动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