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通史61-宋代新儒学
这是一篇关于中国通史61-宋代新儒学思维导图,这集主要介绍的是宋代儒学发展成理学的过程,尤其程朱理学最为出名。两宋时期的基本国策,崇文抑武政策。
继英国工业革命之后,19世纪,在西欧和北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法国、比利时、德国、俄国和美国等国先后掀起了技术革命的浪潮,发生了以机器生产为主的工厂取代手工工场及家庭作坊的重大经济和社会变革,这就是工业革命。
这集主要介绍英国的工业革命发展过程,以及对英国乃至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然后在欧洲其他国家和北美扩散开来,历史向前迈进一大步。
发生在1756到1763年的史称七年战争的大战,是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欧洲霸权和殖民地而进行的。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中国通史61-宋代新儒学
一、儒学在宋的地位
宋仁宗被视为继体守文之君的典范,在位期间,人才济济,文官群体享有崇高的政治地位,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1)人物
科举入仕的青年才俊有韩埼、辅强、欧阳修、包拯,王安石、司马光等。
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苏辙、曾巩等科举入仕。
2)原则
以捍卫儒家政治道德,伦理规范为最高原则。
历史上将始于这一时期的儒学复兴称为新儒学,也叫宋学。
新儒学作为义理之学,是对治理繁琐,拘守师说的汉唐章句注疏之学的否定而产生的。
3)渊源
唐中后期,韩愈痛感儒学的衰微,著《原道》力排佛老,主张重振儒家道统,恢复其原有的正统地位。但是在当时没有产生多大影响。
宋真宗时期,大力推荐儒学并提倡佛道。孕育新儒学。
宋仁宗通过科举取士和兴办州县之学,尤其是书院讲学的发达和新学风的形成。确立了儒学的尊崇地位。
二、新儒学第一阶段
随着新儒学兴起,士大夫的自我意识也在觉醒。通经致用。1043-1045年间实行的庆历新政,就是尝试和变革。
1)胡瑗
胡瑗,自称安定先生,针对当时科举考试中严重脱离实际的弊端,率先倡导,明体达用之学。以纲常名教为体,以经世致用为用。
胡瑗的贡献主要在儒学的教育普及。
胡瑗和孙复、石介并成为宋初三先生。
2)欧阳修
欧阳修是古文运动的领袖,对先儒传注保持的怀疑态度,开宋人风气之先。
宋人对修史工作,以及尊王攘夷为主旨的儒家经典《春秋》极为重视,为儒学复兴奠定基础。
3)王安石
宋神宗西宁二年,王安石变法。科举制度改革,废除用诗赋词章和帖经墨义取士的旧制,专以经义、论策取士。培养选拔精通圣人之学和先王之道的人才。从而革除时弊,移风易俗。
变法的政治产物,《三经新义》,是官方法定的学校和科举教材。北宋后期,除了暂宗元祐年间以外。王安石创立的学术流派,被称为荆公新学。
宋儒在疑传注,辩义理之余,转而浸淫于心性、性理和天道的讲求与探究。反映了形而上的思辨冲动,重构天人之际,捍卫儒家道德的强烈使命感。
三、新儒学第二阶段
宋神宗时期开始,新儒学进入第二个阶段。由博通转向精微。由主张文以载道,经世致用,转而更重视纯理论的探讨和心性体悟。由庞杂丰富转向规范定型。学术体系趋于完备和成熟。哲学思的水平明显提高。由此收获了宋朝历史上最重要的思想成果《太极图说》和理学体系的基本确立。
1)周敦颐
《爱莲说》的作者北宋周敦颐是宋代理学的开山始祖,主要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周敦颐把宇由生成论和人性论联系起来。同时,提出圣人主静的说法。儒家学说大大推进。他提出的许多理论范畴被后来的理学家们反复探讨和发挥,为理学形成开辟道路。
正是由于新儒学完成了义理之学向心性之学,性理之学的转变,宋代的学术思想才有别于汉唐。
2)张载
张载,人称横渠先生。著有《正蒙》《横渠易说》《经学理窟》等,基本建立起了理学思想的框架和自己的学说体系。张载的学说,号称关学,在关中地区影响极大。
3)二程
程颢,程颐二人是理学的奠基人,开创的学派叫洛学。南宋时期的理学各派几乎都可以从洛学中找到原理。
四、新儒学发展为理学
1)朱熹
①思想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被认为是继孔孟之后,儒家学说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形成完备的思想体系。
朱熹的学派被称为闽学或考享学派。朱熹是理学道统的确立者。
《伊洛渊源录》以二程为中心,把周敦颐、二程、张载、邵雍排成理学谱系,说明理学的渊源和传承。宣扬二程接孟子之传,把周敦颐尊为二程的老师,从而确立理学的传承。从此书开始,北宋五子成为新儒学的正统。程朱理学也发展成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居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②地位
存天理,灭人欲。三纲五常成为后世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道德支柱。
元代科举考试明文规定,使用朱熹的注释。程朱理学上升到了官方学术的地位,开始确立理学的独尊地位。
③著书讲学
朱熹和张械在岳麓书院开创会讲先河,思孝廉节被奉为校训,岳麓书院成为名闻天下的学府之一。
淳熙二年正月,朱熹和吕祖谦寒泉之会。
淳熙七年,朱熹修复白鹿洞书院并订立学规。成为后世天下书院的楷模。
淳熙十年,朱熹创建武夷精舍。朱熹的学说由此广为传播。武夷山获得道南理窟的美誉。
绍熙三年,朱熹在考亭建屋,考亭书院是朱熹思想最成熟的时期。
晚年朱熹遭遇党禁之祸,备受迫害,仍顽强著书授课。
2)陈亮
浙东学者侧重经世致用的外王之学,更加关注社会现实。重视历史经验,强调建功立业。形成事功学派。代表人物,陈亮。
朱熹强调心性道德的修养,陈亮注重经世致用的本领。二者的学术路径根本不同。试图富国强兵。
五、评价
宋代新儒学的着力点不是为了颠覆传统,不是为了新制度开辟道路,而是对固有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的重建。
理学标志着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与隋唐佛学之后的有一个发展阶段,使儒学脱胎换骨,但民族精神失去了汉唐时代恢弘开拓的气象。宋以后,宗法、贞洁、孝道等观念大行其道,三纲五常的礼教桔益形强固,科举时文占据了士人的精神生活,使他们追求和探索新知的创造力日渐迟钝。民主与科学精神难以产生与传播,导致中国社会长期处于稳定却停滞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