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口腔色彩学
一个来自口腔医学生整理的口腔色彩学部分重点。内容包括:颜色理论、影响颜色的因素(四点)、常规比色、科技比色(优势:无环境、光线干扰,结果可重复)、推荐比色程序。
编辑于2021-06-03 12:51:05口腔色彩学
颜色理论
颜色物理学
为了要使一个颜色存在,必须要有三个相互结合的因素:光、物体和观察者。颜色最好被描述为一门抽象科学。
牛顿发现一束白光通过棱镜分解为组成它的各种颜色/波长,将这种连续的颜色现象描述为光谱。光谱颜色波长被人眼三种颜色接收器(视锥细胞)观察到(红、绿、蓝光),人眼只能观察到这一区域波长的光线,称之为可见光波,范围大致为400-700nm。
感觉颜色的基本过程:光由光源发出,直接到达人眼或穿过物体,如光与物体发生反应,一部分光被物体吸收,未被物体吸收的光波(被反射,穿透或直接射入人眼)由人眼中的接收细胞(视锥或视杆细胞)所感受,通过大脑感知为特定的颜色。
散射,透射和吸收,反射和吸收,视觉
物体的表面性质能够影响光线的反射、透射和吸收。外部因素如光源和人 眼的差异对物体光谱数据没有作用。反光率:物体在光线照射下反射光的效率。
颜色复制(没上)
三刺激值,发射媒体(RGB颜色模型),反射和透射媒体(CMY{K}颜色模型)
加色三原色:红绿蓝。黑色背景加适当数量RGB光波可产生各种颜色
减色三原色:青、紫红、黄。
牙科色彩学
颜料颜色
初级色(红黄蓝)
次级色(橙绿紫)
补色:其互补的颜色结合在一起可以获得很好的色彩效果。(蓝-橙,红-绿,黄-紫)。补色的特性(互补色等量混合时形成灰色。),即吸收和反射/透射同等数量的各种光波。
可用于改变修复体的明度
颜色空间
色彩模型:是一种用来将颜色表示为一组(一般三个或四个)数字的抽象的数学模型。这样所组成的色彩的集合被称为颜色空间。
色调(hue):色彩的同义词,描述牙齿或牙体修复物的颜色。
明度(value):色彩相对明亮或暗的程度。反射光越多,明度值越高。明度分级从纯黑色最低值“0”到纯白色最高值“10”。
饱和度:色彩的强度或饱和程度和纯度。某种特定色彩波长的光反射的越多 (相对于其他波长的色彩),这种色彩的饱和度就越高即色彩更深更纯。
透明性:相对于吸收或反射而言,透明性是指光线穿透的程度。
孟赛尔系统:南北轴=明度(value),表示這個顏色反射之入射光有多少,从全黑(1)到全白(10)。经度=色相/色彩/色调(hue):是色彩本身所展現的主要波長。把一周均分成五种主色调和五种中间色:红(R)、红黄(YR)、黄(Y)、黄绿(GY)、绿(G)、绿蓝(BG)、蓝(B)、蓝紫(PB)、紫(P)、紫红(RP)。相邻的两个位置之间再均分10份,共100份。距轴的距离=色度/饱和度(chroma),表示表示出一種顏色的純度,當顏色中混有的白色、灰色或黑色越多時,飽合度就較相對降低,反之特別鮮艷的色彩是高度飽和。其数值从中间(0)向外随着色调的纯度增加,没有理论上的上限(普通的颜色实际上限为10左右,反光、荧光等材料可高达30)。
CIE-L*、a*、b* 系统:L*表示明度(0~100),a*表示红绿轴(+127~-128),b*表示黄蓝轴(+127~-128)。顏色與顏色間的關係還可以透過數學公式的運算做轉換。p
影响颜色的因素(四点)
观察者的相关影响
色盲、年龄、疲劳、营养、情绪、药物、两眼差异(两年轻色痞饮药)
两眼差异:由于左眼和右眼的感知不同造成观察者的相关影响。
对比效应
同时对比:同时观察两种颜色时发生,当大脑同时感受到两种颜色时会试图获得两种颜色间的平衡。
明度对比:视觉对于光线的判断不是独立的,主要是因为物体的相关光线受到背景或者周围环境的光线影响。暗亮,亮暗。因为人眼从暗到亮的适应速度要比从亮到暗快,所以暗物体在亮背景下的对比效应更明显。
色调对比:对色彩的感知会因周围环境的不同或者因为周围的对比色而发生变化。牙齿或修复体在橙色背景呈淡蓝色,黄色背景略带紫色(接近补色)。当同时观看两种颜色的时候,最先感受到的颜色的色调会更接近后看到的颜色的补色。
饱和度对比:物体被放在低饱和度的背景中颜色会显得比较浓,被放在高饱和度的背景中颜色则会显得比较淡。如果物体的饱和度及色调和背景接近,物体会变得不明显。
面积对比:物体的尺寸也会对色彩的感知产生影响。两个同样颜色的物体,较大的物体会比较小的物体看起来更亮。同样,两个相同尺寸的物体,较亮的物体会比较暗的物体看起来更大。
空间对比:接近观察者的物体会显得较亮和较大,相对退后的物体会显得较暗和较小。当决定修复体的色型时,临床医师应和病人的口腔保持恒定的距离以确保观察的一致性。为了补偿空间对比,内陷的牙齿可以制作的颜色浅一些,而外突的牙齿则可以制作的颜色深一些 。
连续对比:当观察一种紧接着另一种颜色时会产生连续对比效应。短暂的视觉接触产生正像残像,长时间的凝视产生负像残像。
照明(正确评定色彩需要足够的、合适质量的光线)
光强对颜色的影响:①光的强度是影响瞳孔直径的最常见因素,是准确比色的重要条件。②中央凹位于视网膜的中心,其中包括大量的视锥细胞,视锥细胞是最灵敏的感光细胞。③当瞳孔扩大到充分暴露中央凹中的视锥细胞的情况下人眼对于色彩的感知最为准确。④保持光强在150 ~ 200ft烛光(用曝光表测量)为准确分析和选择色彩提供便利条件。
标准照明体
A:2856K色温产生淡黄-红色光的钨丝灯光源,模仿白炽灯
B:带液体滤光器钨丝灯4874K,模拟直射日光
C:带液体滤光器钨丝灯6774K(不能完美模仿日光,不包含足够紫外光),模拟间接日光
D:D50、D65(5000K和6500K),比色时应用D50,接近日光量和质
E:等量各个波长,不存在的照明体
临床照明问题
光干扰
临床避免光干扰技巧: ①如果医师或者技师使用自然光,那么最好是在晴天的上午10时或者下午2时进行比色。这时的光线色温是理想的5500K。 ②当只有人造光即没有自然光的情况下,应安装使用5500K的颜色校正灯管(标准照明体D50)。 ③应该定期用色温表检测比色工作区(诊室或手术室)的光线色温是否为5500K。 ④灯管和反光罩上的灰尘和污迹应该定期清除,因为灰尘的存在会影响光的质和量。
同色异谱现象:两种物体在一种光线下表现出一致的颜色,而在另一种光线下颜色不同的现象。
修复材料的选择
光学透光性:荧光、乳光、透光性
复合陶瓷具有良好的透光性,氧化锆和刚玉具有良好的遮色性
荧光:牙齿(特别是牙本质)具有在紫外线照射下发出可见光的特性。陶瓷同样包含可使修复体产生荧光的物质。荧光使修复体看起来更自然,并能减小同色异谱效应。
乳光:某些具有透光性材料反射光呈蓝色,透射光呈红-橙色的特性。天然牙的乳光效应基于其透光行为。 乳光现象"廷德尔效应”:在直射光源下,可见光谱中的短波即蓝色波长被釉质颗粒或牙科陶瓷反射,形成了白色牙齿的淡蓝色外观。而长波即红-橙波长则被吸收了。 在透射光源下,由于长波被表面反射而使光线穿过牙齿后呈现橙色。相反,短波蓝光则被吸收。
牙齿生动程度靠透光性表达。不透明无生机,透明太灰暗。
常规比色
比色步骤:分析、传递、解释、制作和验证。
分析:色彩校正比色灯或自然光比出颈、体、切,第一步确定透明度、明度(直接影响修复体材料类型),第二步选定饱和度。
比色板系统
在传统Vita比色板中,色调以字母分类,彩度和明度以数字形式传达。 1 :彩度最低,明度最高 4:彩度最高,明度最低
推荐步骤
复合树脂直接修复的特殊考虑
特殊层概念
基本层,经典层,现代层,流行层
颜色选择程序
根据天然层概念,直接复合树脂修复体的颜色选择应该包括以下四步: ①使用糊剂清洁牙齿 ②使用复合树脂比色板在牙颈部选择牙本质彩度(此处釉质最薄) ③通过简单的视觉观察选择釉质的色彩和半透明性 ④结合两种材料展示最终修复效果,证实美学匹配
科技比色(优势:无环境、光线干扰,结果可重复)
科技比色系统的发展
科技比色:计算机辅助色型分析装置,优势是无环境干扰、无光线干扰、结果可重复。
颜色测量系统
点测装置(SM)可测量牙齿表面的一小块区域,而全牙测量装置(CTM) 可以测量整颗牙齿。对于点测装置来说,其光学装置的光圈大小或者直径决定了可以测量多大面积的牙齿并进行色型测量。点测装置最适合作为比色步骤中的附属工具表现色型的变化趋势。松风ShadeEye-NCC 色度计系统和维他Easyshade系统。CTM系统可以测量牙齿的整个表面并在一张图片中提供牙齿的色彩分布图,整体测量牙齿表面使操作者获得的传往技师处关于牙齿构造的信息具有更好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CTM装置相比SM装置提供了更多便利和更可信的数据。多数CTM和SM系统价格上无明显差距,使得CTM装置的性价比要更高。
科技比色系统类型
RGB装置、分光光度计、色度计
ShadeScan系统是RGB装置的代表
数码摄影将成为医师和技师量化色彩时的理想辅助工具,例如,这些系统经常用来拍摄传统比色板的参考图像以增强医技之间的交流。同时,参考图像可以反映牙齿的透光性、不透明性及表面质地所有这些都可能影响对牙齿色型的感知和记录。这个信息对于技师是重要的,因为他将把这些特征整合人修复体,进而提升其美学效果。但在色彩分析中单独应用数码相机是没有意义的。
比色操作步骤
ΔL<2.0,ΔE<4.0是临床上可接受的。随着年龄增长,牙齿磨耗釉质变薄、透光性增加,牙本质清晰,牙齿矿化不透光性增加。透过牙本质的光散射减少,导致外观浑浊以及色调饱和度的加深,牙齿变为低明度、橙色,后又变为低明度、棕色。
推荐程序
临床操作过程
技工室部分:使用模拟修复软件将临床上的原始图片连同技师的修复体照片一起上传。模拟试戴功能让技师参照原始图片直观观察,进行比色确认。
虚拟试戴:将牙冠放入修复体支架进行扫描,在电脑将牙图片与修复体扫描图片结合,确认视觉匹配。
推荐比色程序
成功比色七步法:术前病人评估,分析,交流,解释,制作,验证,就位(树分焦解制艳酒)
术前病人评估:1、是否存在对比效果影响颜色感知2、修复体颜色是否影响整体笑容3、颈、中、切颜色是否明显不同4、牙齿高透明性还是高遮色性5、材料选择是否明显影响美学
拍照参考照片用18%反射率灰色板背景
浮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