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江西赣州
这是一篇关于江西赣州的思维导图,赣州位于江西省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
编辑于2023-12-06 20:06:14江西赣州
简略介绍
历史文化
赣州位于江西省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赣州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在历史上,赣州曾经是吴、越、楚、汉、唐、宋、元、明、清等多个朝代的重要军事和政治中心。其中,赣州的历史文化遗产最为丰富,如崇安寺、南昌关、瑞金、井冈山等地均有重要历史事件发生。赣州市内的龙虎山文化景区是一处集道教、佛教、儒教为一体的名胜古迹,也是江西省重点文化遗产保护单位。
市花
杜鹃花
自然景点
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南康荷花山景区、赣江风光带等景点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无数游客。赣州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境内山水相依,有山峰、峡谷、瀑布、溪流等自然风景,还有众多的名贵药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如黄连、丹参、熊猫等,这些宝贵资源为赣州的旅游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侨乡
赣州还是著名的侨乡,自古以来便有许多赣籍华侨在国内外发展,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生活习俗。例如,崇义火龙舞、信丰灯笼舞、于都梨花舞等民俗文化都是赣州地区独有的文化形式,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美食
在赣州,你可以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探寻赣州的独特风貌,欣赏赣州美丽的自然风光,还可以品尝到当地特色美食,如赣南腊肉、于都烧卷子、饭粿等
木艺品&特产
赣州还有丰富多样的手工艺品和土特产,如赣州陶瓷、南康木雕、瑞金黄梨等,这些都是赣州独特的文化宝藏,也是旅游者们喜爱的纪念品。
特产水果
脐橙
文化
红色文化
子主题
红色故都,革命圣地。 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瑞金,也有红军长征出发第一渡——于都,还有出了54位开国将军的将军县——兴国。
南油茶文化
子主题
是全国油茶主产区、油茶竹产业发展示范市
采茶戏
赣南采茶戏源于安远九龙嶂,是勤劳智慧的安远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种戏剧形式。客家先民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总结出茶叶能清涼解暑、除炫祛病、明目益智、提神醒脑的作用。于是他们靠山吃山,星荒种茶,以茶为生,从唐代开始在九龙嶂的天龙庵、玄女庙、真空寺、古享山等地大面积开发茶园生产茶叶。至明代,九龙嶂茶园发展到龙潭面、晒禾坪、丝茅坪等地。在茶叶生产过程中,茶农为减轻劳动强度、缓解疲劳、提高效率,他们自编自唱以种茶采茶为主要内容的采茶歌,原始的采茶歌舞开始形成。
客家文化
赣州是客家先民中原南迁的第一站,是客家民系的发祥地和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全市客家人口占 95%以上,世称客家摇篮。
客家人主要分布的地区有:广东、江西、广西、福建、台湾、香港,还有一些海外客家华人而且客家文化、客家饮食、客家习俗、客家艺术也是狂具特色。也有从古到家不少的名人、艺术家出自客家。
傩戏
宁都中村傩戏历史非常悠久,是3000多年前由驱鬼逐疫的傩舞发展而成,因演出时要戴面具,故又名“师公脑壳戏”。它以动作原始优美而著名,表演当中包括禳神祈福、傩戏表演两部分。既有原始粗犷的傩舞跳跃动作,又有戏曲中的唱词和道白,兼有锣鼓伴奏,人声附和等表演形式。
宁都刘坑竹马灯舞
中国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民俗,江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宁都县梅江镇刘坑村的竹马灯舞是一项为祭祀祈福而兴起的习俗。宁都刘坑竹马灯舞融武术与舞台表演为一体,表演内容包括武术表演“洗马拆牌”和舞姿表演“骏马驰骋”。
2013年,宁都刘坑竹马灯舞被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龙舞——赣州的元宵佳节
每年的元宵节,全市上下都会举行盛大的龙舞活动,来庆祝新的一年。这不仅仅是一个表演,更是一种集体的仪式,通过舞龙,人们表达了对未来一年好运,健康和繁荣的祈愿。
赣剧——赣州的戏曲艺术
赣剧是江西省赣州地区的主要戏曲艺术形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赣剧的唱腔优美,情感丰富,深受赣州人民的喜爱。
兴国山歌
兴国,地处赣南的将军摇篮,又被誉为“山歌之乡”。出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客籍背景,兴国人常用山歌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兴国山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于都唢呐公婆吹
都县共有唢呐乐队800多个,唢呐乐手2000多人,是一个乡乡有唢呐队,村村有唢呐手,常常能听到唢呐声的“唢呐艺术之乡”(1993年江西省文化厅已授予于都县该称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景点
赣州古城墙
“江南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墙” 唯一保存完整、有可靠纪年铭文的宋代城墙,城墙上的各代纪年铭文数量和种类之多在全国来都很罕见,有“宋城博物馆”之称。
八境台
江西最著名的历史古迹之一,由宋代孔子的后人孔宗瀚所修建,至今已上千年的历史。八境台里面有《赣州八境图》,里面绘画的是赣州八个景点的风景画。
涌金门
赣州古城门之一。涌金门从宋以来一直是赣州繁华码头之一。从北边过来的客与物,在溯赣江而上行了数日,又经十八滩惊险之后,往往选择在涌金门上岸,一片商贾如云,货物如雨,交易旺盛之景,是名副其实的涌金之门。
建春门
赣州古城门之一。建于北宋嘉佑年间,距今有近千年的历史,是赣州古城墙中保存较完整的城门,也是全国屈指可数的北宋砖砌城门之一,至今仍保留有宋代城门的风貌。
上堡梯田
上堡梯田是国家三大梯田奇观之一,也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评为“最大的客家梯田”,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灶儿巷
赣州热门网红打卡地。全长仅227.3米,巷道呈「S」型,保留有店铺、作坊、衙署、钱庄等,包括赣南客家建筑、赣中天井式建筑、徽派建筑以及西洋式建筑等流派。
通天岩
景区可分为古代石刻区和现代休闲区两部分,游步道大致可看作相套的两个环形,精华的石刻区集中在内环靠近景区大门的地方,主要有观心岩、忘归岩、龙虎岩、通天岩、翠微岩等五个岩洞,是游览重点。外圈以爬山、游览人工景点为主,整个走下来通常需要大半天
古浮桥
赣州古浮桥以船作桥,古意盎然,走在桥上,略感微微的摇晃之感,颇有生趣。早晨或黄昏,看当地淳朴居民在桥上或赶路,洗衣,钓鱼,充满平和的生活气息,柔和的场景中,场景如诗如画。
乌石围
又名磐石围,位于江西省赣州市龙南杨村镇乌石村,始建于明代万历十年(1583年),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完工,历时28年,系赖氏先祖赖景星所建。因围屋门前有一块状似蟾蜍的乌石得名。乌石围围墙高约9米,周围设四个炮楼,围前有禾坪、照壁及日月形池塘。围内木刻、砖雕、山墙做工精美,屋脊翘角上的狮、象灰塑栩栩如生,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赣南客家围屋,被众多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的古罗马城堡”、世界上最璀璨的民居建筑奇葩,是赣州市最具特色的传统建筑之一,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象征,凝聚着客家人的勤劳智慧,见证了客家人从中原移民至江西赣南,修建赣南围屋以抵御当地土匪的历史。而乌石围是赣南现存客家围屋中历史最悠久的一座,对于研究赣南、粤北、闽西地区的客家民居的相互影响与发展演变具有重要的价值。和燕翼围一样,乌石围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被列入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2年,乌石围作为赣南围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遗产点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和谐钟塔
世界第一大的机械钟塔。是一座以观光钟塔为核心,包括城市景观绿地、历史文化陈列区、欧式风情街区和接待中心区,是集文化性、开放性于一体的综合主题公园,
赣州文庙
清乾隆元年年,知县张照乘将县学迁于此。是江西省现存的形制等级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学校址。旁边有始建于北宋天圣元年的慈云塔,与文庙共同组成赣州八景之一的“雁塔文峰”。
项目成就
2021年11月“中国好人榜”,赣州田长荣荣登榜单。
赣州方特东方欲晓主题公园将红色经典和英雄事迹打造成一系列沉浸式、强互动的红色主题项目和特色景观
“百年征程江西红”展览成为全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重要阵地、红色旅游打卡地、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大课堂。
赣州市综合文化艺术中心投入运行,市民打开眼界,欣赏国内外大型歌剧、舞剧、音乐剧、话剧、交响乐、芭蕾舞等高雅艺术表演。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6月16日登上江西艺术中心舞台,成为“重温百年党史 传承红色基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巡演”开场大戏;7月23日晚,成功登上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让全国再次瞩目赣州。此外,2200余件抗疫作品讲述赣南战疫故事;《决不让一个老区群众掉队——脱贫攻坚“赣州答卷”》《新长征 再出发》出版发行;大型理论文献纪录片《从瑞金出发》入选国家广电总局建党百年重点创作片目;红色动漫《长征先锋》《红游记》已在央视报审排片播出;特别是《山歌情》《八子参军》《快乐标兵》《永远的歌谣》荣膺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