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国际直接投资(部分知识点)-国际商务434
FDI选址决策、时机决策、进入模式选择考虑因素。干货满满!国际直接投资最全面概述分享!下图根据韩玉军老师的国际商务整理而成,包括国际直接投资概述、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关系、跨国公司与FDI理论等内容,值得收藏学习。
这是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点,这一章是本学科的重点章节,需要大家着重把握。具体内容包括贸易流向的角度划分、贸易对象的角度划分、供给需求角度划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费用结算流程
租赁费仓储费结算
E其它费用
F1开票注意事项
F2结算费用特别注意事项
洛嘉基地文件存档管理类目
CFA一级Ethics-standard思维导图
货币政策对黄金价格的传导机制
云报税(个税)
收入
FDI的选址策略
东道国的政策环境
1. 宏观经济政策
1. 利率: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影响经济稳定,共同决定利率
2. 税率:财政政策影响一般税率,税率低吸引外资流入
3. 汇率:汇率影响东道国的资产价格、转移利润价值、外国子公司出口竞争力
4. 关税:为了避开高关税,会发生FDI,取代贸易
2. 对外直接投资政策
1. 政策手段
1. 严格的法律法规
2. 待遇标准
3. 限制(放宽)市场运作功能
2. 政策目标
1. 吸引或限制FDI
2. 影响国内产业结构
3. 国际协定的影响
1. 现有国际协定的相关投资规定
2. 争端解决机制
东道国的经营环境
1. 资源禀赋
1. 初级要素
一国现有的,或者经过简单投资即可获得的生产要素
2. 高级要素
创造性资产
经过长期投资才能获得的生产要素,有利于培养核心竞争力。
2. 市场因素
1. 市场规模、市场消费者购买力、未来增长潜力
2. 目标顾客群体
目标市场
3. 集聚经济因素
空间上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
相关支撑产业,帮助有效发挥内部规模经济效应
4.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
1. 经营效率
2. 自然资源-稀缺资源获取
3. 寻求市场
4. 创造性资产-战略性意义
FDI进入时机决策
1. 理论解释
1.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成熟期、标准化阶段
2.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边际产业依次投资
3.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投资发展周期(4阶段),在每阶段不同的投资模式
2. 第一进入者
1. 先驱优势、劣势
1. 优势
1. 抢占先机
在竞争对手之前率先占领市场,树立品牌形象
2. 规模经济
学习曲线下移,获得经验曲线效应,市场销量扩大
3. 转换成本
如果顾客从一个企业转向另一个企业,可能会损失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和关系,那么即使他们对企业的服务不是完全满意,也会三思而行
4. 专有技术
先驱企业的科技创新将为企业提供专有技术,从而为企业确立技术领导的地位,提高行业进入壁垒
2. 劣势
1. 成本较高
没有同类产品的经验经验可以借鉴,需要独自承担市场营销、产品开发等系列成本
2. 跨文化冲突
3. 培训费用
营销费用:帮助消费者增加对新产品的熟悉度
4. 失败率较高,风险较大
2. 后动优势、劣势
“免费搭乘”效应
在产品开发、员工培训、基础投资等很多方面比先动者节省大量的投资,却可以从中获益
组织革新
想抓住机遇从而取代先动者的地位,因而对企业的组织结构、技术、产品等都进行大量的革新,从而在与先动者的竞争中占有优势。
借鉴经验
从先动者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1. 技术模仿,自主创新能力较差
2. 行业进入壁垒较高
消费者不愿意转换品牌和产品
FDI进入模式选择战略
1. 出口模式
1. 形式
1. 直接出口
企业绕过国内中间商,直接将国内生产的产品销售给国外的中间商和最终消费者
2. 间接出口
企业通过本国的中间商向国际市场销售产品的一种市场进入方式
2. 优缺点
1. 优点
1. 避免了在东道国生产制造的巨大成本
2. 获得经验曲线和区位经济
2. 缺点
1. 运输成本和贸易壁垒
2. 中间商同时经营竞争对手的产品
不忠诚
2. 交钥匙工程
1. 概念:交钥匙工程指跨国公司为东道国建造工厂或其他工程项目,一旦设计与建造工程完成,即将该工厂或项目所有权和管理权的“钥匙”依合同完整地“交”给对方,由对方开始经营。
1. 高额的经济回报
2. 降低投资风险
3. 绕开管制
1. 无法获得长期利益
2. 最核心技术的流失
3. 向潜在的或者实际的竞争者转让它的竞争优势
4. 财务风险的增加
支付工程的费用分阶段进行
3. 技术授权
1. 概念:技术许可企业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向技术受许可企业提供所必需的专利、商标或专有技术的使用权以及产品的制造权和销售权。
2. 授权动机
1. 在竞争对手模仿之前将技术授权
2. 自己无法开发的技术,通过转让的方式,可以发挥技术的最大价值,同时获得资金回报
3. 获得技术转让费用
3. 优缺点
1. 不必承担开发市场的费用
2. 进入通过投资和贸易无法进入的市场
3. 使得那些具有商业价值,但是厂商自己不想开发的技术被开发利用
1. 无法获得经验曲线和区位经济
2. 战略协调能力受到限制
3. 技术泄露的风险
4. 如果竞争优势在于与技术无关的技能,那么即使是对方获得技术授权也无法获得与原厂商同等的竞争优势
4. 特许经营
1. 概念:特许经营权拥有者以合同约定的形式,允许被特许经营者有偿使用其名称、商标、专有技术、产品及运作管理经验等从事经营活动的商业经营模式。
1. 低成本扩张
2. 降低市场经验和投资风险
3. 全球形象
以较低的成本和风险树立起全球形象
1. 战略协调能力受到限制
2. 缺乏质量控制
3. 推脱责任
各个地区消费者的需求不同,特许经营也很难在任何地方都能保持持续的优势
加盟商相互推脱责任
5. 合资经营
1. 形式:股权式经营
双方按照股份比例共同出资,成立一个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企业。
1. 双方共同负担成本和风险
2. 充分利用对方的技术和经验经验
3. 便于被当地政府和市场接受
1. 缺乏技术控制
技术控制权转让的风险
1. 持有多数股权
2. 签订合资企业合同
2. 无法获得经验曲线和区位经济
3. 战略目标改变,产生矛盾和冲突
区分合资经营和合作经营
合作经营
1. 契约式合营"
东道国资本与外国资本在合同基础上建立合作经营关系,合作各方按合同承担权利与义务的一种经营方式
2. 不同点
1. 出资形式不同
合资企业各方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非货币的厂房、机器设备等出资,各方出资额以货币形式表示,并折算成股权
合作企业各方的出资,属投资的以货币形式表示,属提供合作条件的,则不以货币的形式表示,且均不必计算成股权
2. 盈亏分担方法不同
合资企业合资各方只能按在企业注册资本中所占的比例来分配收益、承担风险和亏损
合作企业则依照合作合同的约定来分配收益、承担风险和亏损
6. 全资子公司
1. 完全由唯一一家母公司所拥有或控制的子公司
母公司拥有子公司100%控制器
1. 完全控制的方式
管理者可以完全控制子公司在目标市场上的日常经营活动,并确保有价值的技术、工艺和其他一些无形资产都留在子公司
2. 全球范围内的战略协调
把每个国别市场视作相互联系的全球市场的一部分
3. 摆脱合资经营下的经验目标和利润划分冲突
4. 获得经验曲线和区位经济
1. 耗费大量资金
公司必须在内部集资或在金融市场上融资以获得资金
2. 风险大
政治或社会方面的不确定性
3. 并购的风险
组织结构的调整
僵化的雇佣关系
跨文化冲突
中心主题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