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终身学习者 摘要梳理
当今社会环境瞬息万变,一个人需要很多的连接,为了保持与他人的连接以及防止自己被社会淘汰,我们要不断地重新学习,只有不断的进化、自我突破,才能形成一个终身学习的状态和环境,始终走在时代的前沿。
编辑于2021-06-07 12:13:51成为终身学习者
一、 培养成长心态
1. 固定型心态
(1) 定义
认为“才能是天生具备的一种相对固定的特质”,就是“固定型心态”。
(2) 特点
1||| 拥有固定型心态的人,面对失败,则认为是自己才能或智慧不够,不愿意承担风险和付出努力。他们把承担风险和努力尝试当作有可能泄露他们缺点的潜在机会。
2||| 如果你认为自己已经无所不能、什么都知道了,不再需要学习了。
3||| 认为自己的智慧与能力都已经固定了(固定型心态),或者认为自己学不动了,这些观念都是你的“所藏”,它们会限制你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信息,也就没办法“知道”了。
2. 成长型心态
(1) 定义
“成功和才能,是在挑战中因努力而获得的,并非固定值。” 这种心态称为“成长型心态”
(2) 特点
1||| 面对失败,持有成长型心态的人会认为:智力不是固定值,而是可以后天培养、成长和开发的。因此,他们愿意接受挑战与反馈,并会更快地调整。
2||| 那些相信智力和个性能够不断发展的人,与认为智力和个性根深蒂固不可变、本性难移的人相比,会有显著不同的结果。 所以,要想成为终身学习者,你必须改变自己的心态。
3||| 而秉持“成长型心态”的人,即便已经有了很多知识、技能或经验,也会持续地接纳新的挑战,关键就在于他们的状态是“虚”的。 所以,学习是一扇只能由内向外开启的“心门”。
3. 固定型心态转化为成长型心态
(1) 觉察
觉察:上述检查清单可以让你发现一些线索。如果你面对错误、挑战、批评或遭遇挫折,或者任何时刻,怀疑自己的能力,找借口甚至想放弃,你的内心深处可能就隐藏着固定型心态。
(2) 暂停
暂停:觉察到固定型心态起作用时,你应该暂停,可以深呼吸或者换一个环境,让自己认识到你是有选择的,你可以接受自己没有天赋或能力,也可以换个观念,接纳成长型心态。
(3) 思考
思考:如果你愿意尝试成长型心态,那么,你可以成长型心态的模式来回应。
(4) 行动
行动:按照成长型心态的回应方式去行动,逐渐地内化为自己可以习惯性采纳的反应模式。
二、 发现自己的热情
我对什么东西充满热情? • 我在哪些方面可以领先于同行,或者超越大多数人? • 我非常擅长哪些方面? • 我在哪些方面有天赋? • 我在哪些方面受过专业的训练或成体系的教育? • 我在哪些方面有很长时间且丰富多样的经验? • 我干什么事情是有报酬的? • 做这些事情的报酬是可以持续的吗?
刺猬原理
刺猬理念的核心内容就是将事情简单化,将复杂的世界简化成单个有组织性的观点。一条基本原则或一个基本理念,发挥统帅和指导作用。不管世界多么复杂,刺猬都会把所有的挑战和进退维谷的局面压缩为简单的。对于刺猬,任何与刺猬理念无关的观点都毫无意义。专注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而不去轻易分散自己的精力和资源。
1. 首先
首先,很显然,哪怕你不能在某些方面做到世界最优,就算做到超过大多数同行,你也可以获得良好的口碑和优秀的绩效。这是个人有所成就的基础。
2. 其次
其次,你所擅长的能力应该可以给你带来丰厚的回报,创造出持久、强劲的现金流和利润。
3. 最后
最后,也可能是最根本或最为重要的是,你对什么东西充满热情?
如果你对那些东西充满热情,你就可以全力以赴,在做事情的过程中产生“废寝忘食”的“心流”体验,也更容易发展出超出同行的专业能力。
三、 构建知识体系
要想建立知识体系,首先需要搞清楚你所关注领域的知识结构,即这一知识体系到底包括哪些部分,它们各自的关系如何。 即便你现在仍对该领域一无所知,你也可以通过请教高手、行业专家,阅读文献综述、该领域知识入门书籍等方式,来大致建立一个总体印象。
1. 找到一位导师
学习最快速、最便捷的方式就是找到一个老师或真正有修为的高手(当然,如果这个高手善于教育,便是最理想的)。导师具有整体的知识结构,也会指导你高效地学习。
2. 系统学习
参加一个由权威机构或专家主持的培训或学习项目,进行系统化的学习。
3. 从研读经典开始
如果上述资源都不可得,你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 那么,比较稳妥的切入点是从研读经典开始,因为经典本身就说明了它的价值和重要性;一些经典书籍不仅能勾勒出总体框架、提供精华或经过验证的高质量信息,而且会为你指引后续深入学习的方向。
4. 有计划地自学或主题阅读
制订一项系统的学习计划,或者主题阅读计划,即围绕一个主题,选择一些相关的经典书籍,进行系统化的阅读,深入地学习,争取把这个主题理解完整、透彻,或者根据指导,参加一个分步骤、分阶段的学习计划。
四、 掌握学习方法,事半功倍
1. 高效地接收信息。
要建构知识,离不开对信息的获取,而获取信息会受到专注力、动机、意图、方法、资源等因素的影响。 对此,要想高效学习,第一关就是保持好奇心,以开放的心态,积极而有效地获取高质量的信息。
2. 激活已有知识,消化、吸收新信息
接收到高质量的新信息,个人将其充分消化、吸收,真正理解,是建构知识的第二关。个人要从“长期记忆”中提取出过去存储下来的信息,利用原有信息以及经验、规则等,去分析、解读新信息,使其变得可以被理解、有意义。 不能被理解的信息,很快会成为无意义的信息而被抛弃;有意义的信息,会改变原有状态,或与其连接、重新组合,被“存储”进长期记忆之中。 因此,要想提高学习效果,必须激活原有的信息,从不同角度分析信息,并联系实际,提高对信息的解读、赋义能力
所谓“长期记忆”,是大脑中另外一些区域,如同一个巨大的仓库,存储容量非常大,但处理速度较慢,依赖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进行“存储”和“提取”。
3. 学以致用,及时复盘
如果只是把信息记忆住了,并不是真正的学习。 当个人通过主动地获取信息,基于已有的知识对其进行解读、分析(信息处理),理解并记住了一些特定的规则(类似“在什么情况下,遇到什么问题,怎么做是成功的”)。 当以后遇到类似情境下的问题或挑战时,就可以指导自己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提高个人行动的效能。 这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循环。
4. 善用“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又叫心智模型。所谓心智模式是指深植我们心中关于我们自己、别人、组织及周围世界每个层面的假设、形象和故事。并深受习惯思维、定势思维、已有知识的局限。 心智模式是简化的知识结构认识表征,人们常用它来理解周围世界以及与周围世界进行互动。该理论有如下三个基本预测:(1)人们通常仅对他们认为真实的东西建立心智模式;(2)人们通常只构建一个而不是多个心智模式;(3)人们倾向于只从他们构建的一个心智模式中提取数据与信息做出决策与选择。管理者会对复杂系统建立心智模式以便他们能够理解复杂系统包含什么、系统是如何运转的及其为什么如此运转
(1) 伴随着学习和应用,个人会形成一些“心智模式”,也就是一些固定的模式,来加速信息的处理和决策制定。
(2) 心智模式的消极或负面影响
1||| 心智模式可能让人产生过度自负、无所不能的假象,从而扼杀人的好奇心,让人形成成见或选择性观察,从而影响信息获取。
2||| 心智模式可能会按照过去有效的固定模式去解读这些信息,影响对信息的消化、吸收,妨碍创新。
3||| 心智模式可能会形成特定的价值取向和思维偏好,从而影响人们的决策与行动。
五、 长期坚持刻意练习,循序渐进地积累
1. 首先
要想有所成就,就需要方向专一。
2. 其次
在保持专注的情况下,要想有所成就,必须长期坚持、辛苦地练习。
3. 最后
“刻意练习”并不是简单地练习,它要具备三个要素:高手指导、沉浸式环境、个性化有技巧地练习。 因此,练习与成才并不是直接相关的,效果也因人而异,对于不同技能而言也有差异。
毫无疑问,世界上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要成为大师、取得人生与事业的成就,离不开同等的专业能力。 而专业能力的养成,既与源自遗传和受环境影响的天资禀赋有关,也离不开长期的刻意练习。 而刻意练习效果与有效练习时长、教练指导效果、对训练规律的理解等有关,也离不开机遇。 在你成长的历程中,根据自己的情况,找到一位适合的好教练,有时候可能可遇不可求。 但是,正如西方谚语所讲: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因此,如果个人能力强、成就大,相应的整合资源能力、获得机会的能力,包括遇到好教练的机会都会增加,从而形成驱动成长的良性循环。 同时,刻意练习效果会增强个人练习的热情,从而形成一个自我增强的回路,进一步提高练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