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石油及其产品的组成和性质
古代动、植物的遗体,由于地壳的运动被压在地层深处,在缺氧、高温和高压的条件下,逐渐变成石油。石油中的烃类按其结构不同,大体上可分为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和不饱和烃等类。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第一节:石油的一般性状及化学组成
石油一般性状及组成
一般性状
颜色:大部分为暗色,通常呈黑色、褐色或浅黄色
流动性:多为流动或半流动的粘稠状
★相对密度:在0.8~0.98之间,我国多在0.85~0.95之间
元素组成
最主要元素:碳(C)占83%~87%,氢(H)占11%~14%
其他元素:硫(S),氮(N),氧(O)占1%~4%
馏分组成
★馏分的沸点范围:常温~500℃以上,该范围称为馏程或沸程
常压蒸馏
轻馏分(初馏点~180℃或200℃):汽油馏分/石脑油馏分
中间馏分(180或200℃~350℃):煤柴油馏分/常压瓦斯油
重馏分(>350℃):常压重油(AR)/常压渣油
减压蒸馏
减压馏分(相当于常压350℃~500℃):润滑油馏分/减压瓦 斯油(VGO)
减压蒸馏残留馏分(>500℃):减压渣油(VR)
★我国原油馏分特点:VR含量较高,汽油馏分含量较少
石油中的微量元素
石油及馏分的烃类组成
石油的烃类组成
含有:烷烃,环烷烃,芳烃 不含:烯烃,炔烃
烷烃
馏分沸点升高,烷烃含量逐渐减少
有石油中烷烃含量高达50%~70%, 也有一些只有10%~15%
★我国石油中烷烃含量较高
状态:气态(C1~C4),液态(C5~C15) 固态(C16以上)
★气态烷烃主要存在于石油气体中,C5~C11主要存在于汽油馏分中,C11~C20存在于中间馏分中,C20~C36存在于润滑油馏分
蜡
石蜡:晶型较大呈板状,主要由C17~C35正构烷烃组成,熔点30~70℃,主要分布在柴油和轻质润滑油馏分中
微晶蜡:晶型呈细微状,也称地蜡,主要由环状烃组成,熔点70~95℃,主要分布在重质润滑油馏分及渣油馏分中
环烷烃:含量仅次于烷烃,含量随沸点升高而增多,但在润滑油馏分中,因芳烃的含量增多而减少
芳香烃:在石油中含量通常比烷烃和环烷烃少,含量随沸点升高而增多,有些多环芳烃具有荧光
汽油馏分的烃类组成
直馏汽油馏分单体烃组成:组成汽油馏分的单体烃数目繁多,但主要单体烃仅20种左右,占馏分总量一半以上
直馏汽油馏分的烃类族组成:烷烃和烯烃占绝大部分,芳烃含量一般不超过20%,随沸点升高,芳烃含量增多
中间馏分的烃类组成
主要是C11~C20左右的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以单环为主,三环及以上明显减少
★大庆油<350℃的馏分重芳烃(三环以上)极少,孤岛油300~350℃重芳烃含量已经相当可观
随沸点升高,总环数和芳香环数逐渐增加,侧链碳原子百分数也逐渐增加,环上碳原子百分数趋势是减少
★中间馏分油(煤柴油)的平均结构中烷基碳占主体
高沸点馏分的烃类组成
主要是C20~C36之间的烷烃,包括单环直到六环的稠合环烷烃,包括单环到四环以及四环以上的芳烃,还有稠合的环烷—芳香混合烃
脱蜡之后饱和烃含量仍然很高,大庆原油高沸点馏分饱和烃含量最高
★随着馏分沸点升高,侧链上碳原子百分比修炼降低,环烷烃和芳烃环数增加
平均分子结构中烷基碳仍为主体
石油中的非烃化合物
含硫化合物
评价石油的一项重要指标
分布、种类和复杂性随着石油馏分沸程升高而增加
★汽油馏分的硫含量最低,减压渣油中的硫含量最高
多以有机硫的形态存在,极少以元素硫存在
酸性含硫化合物(活性硫):元素硫(S),硫化氢(H2S) 硫醇(R-S-H)
中性含硫化合物(非活性硫化物):硫醚,二硫化物
★含硫化合物的危害:①腐蚀设备,②影响产品质量,③污 染环境,④使催化剂中毒
含氮化合物
含量比硫含量低,约为0.05%~0.5%,但我国偏高,约0.1%~0.5%
含量随沸点的升高而迅速增加,约80%的氮集中在400℃以上的渣油
★碱性含氮化合物:吡啶系,喹啉系,异喹啉系和吖啶系
★非碱性含氮化合物:吡咯,卟啉化合物
非碱性含氮化合物性质不稳定,易氧化和聚合形成胶质,是导致二次加工油品颜色变深及产生沉淀的主要原因
含氧化合物
石油中氧含量很少,一般在千分之几左右
含量随沸点升高而增加,大部分富集在胶状沥青状物质中(胶状沥青状物质中的氧含量占原油总氧含量的90%~95%)
酸性含氧化合物:环烷酸,芳香酸,脂肪酸和酚类,总称为石油酸
中性含氧化合物:酮类,醛类和酯类
石油酸主要是环烷酸,它一般是一元羧酸,且多为稠合环系,呈弱酸性,容易与碱反应生成盐类,低分子环烷酸酸性较强,容易腐蚀设备
中性含氧化合物可氧化生成胶质,影响油品使用性能
胶状、沥青状物质
胶质
★原油中大部分S、N、O以及绝大多数金属集中在胶状沥青状物质中
性状:褐色至暗褐色的粘稠且流动性很差的液体(或无固定形状)
作用:提高石油沥青的延展性
★胶质具有很强的着色能力,油品的颜色主要是胶质存在造成的
危害:使用时生成炭渣,造成机器零件磨损和输油管路系统堵塞
沥青
石油中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结构最复杂,含杂原子最多的物质
虽然含有较多杂原子,但碳、氢元素仍为主要元素
★沥青质没有挥发性,石油中的沥青质全部集中在减压渣油中
渣油的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