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研究方法(杨小微版)
直击考题,教育学 考研、考博必备,全网独一家。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对象、性质、价值;教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教育文献检索;教育观察研究;教育调查研究;教育实验研究;教育行动研究;教育叙事研究等。
编辑于2021-06-10 10:06:56教育研究方法
第一章 教育研究对象、性质、价值
研究对象
基本对象:教育活动
一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人类实践活动
是人为的社会实践活动
以人为直接对象
具有双边、共时、交互作用性和要素关系复合性
有预测性、过程动态性
研究性质
避免两个极端
过于满足现成经验
过分追求理论成果
三个层面理解研究性质
科学研究层面
研究内容的问题性
真问题、善于提问、筛选
研究内容的创造性
开放性、创造性思维
研究内容的继承性
研究内容的规范性
教育研究层面
复杂性
综合性
作为依据的研究
合理性和有效性的研究
参与性
研究者对被研究者必然会产生干预,防止传统眼光看待教育活动
中小学教育科研层面
研究目的的实践应用性
结合实际、因材施教、科研论文不是
研究方式的反思重建性
日常实践不同角度反思,创造性的重建教育活动
话语方式的针对性
依具体具体情况思考
总体性质
共同性、特殊性、独特性。是一种事理研究,以人类自己创造、从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既有事件本身,也有合理性、效率,质量等。
教育研究的价值
作为人的理性活动,教育研究有丰富的精神文化价值
作为一种组织行为,有激发组织活力,形成组织凝聚力的价值
作为个人的探究活动,具有不断提升人的生命质量的价值
思考与练习
教育研究对象三种观点、自己看法
以教育的现象和规律、问题两类,为研究对象,存在合理性也有局限性。
以现象和规律为研究对象,与自然科学观点混淆。
不是所有的现象都能成为教育讲究的对象。(现象要有价值,依赖于是否对现象进行了观察)
教育现象通常指表象,排除了教育观念、科元研究等
教育并不是简单地揭示客观规律,还要阐述论证指导教育实践的原则
关于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
教育问题本身有歧义(指不正常现象,对社会现象负责例如道德问题是教育问题,有待解决的问题)
范围过窄
一件事物是否属于教育问题较难区分(本来不是转换成教育问题,发生在教育领域中,学校财务问题,如何最大程度促进学生发展的管理问题)
教育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合理(第一部分)
你理解的教育研究属于什么性质的研究
第二个研究性质
作者只是忙碌吗?为什么?写出自己教育生涯一天
第二章 教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西方教育研究历史演进
1900年以前
萌芽期(由哲学观直接导出、培养雄辩家的教育系统)
独立学科期(17-19世纪)
近代教育特征(按教学对象本性教学,心理学作为前提,哲学观是教育观形成基础,对教育对象、理论方法探讨,开始指导实践)
科学体系形成(19世纪)
20世纪上半叶
经验主义1900-1930
进步教育到社会学研究30-50年代
教育学分化、多学科出现19世纪末(教学、教育管理、教育研究方法)
20世纪下半叶
实证主义研究反思60-70年代
实证主义与人类学、解释学争论
总结特点:实证转综合、范围扩大、相关学科拓宽
我国教育研究历史演进
20世纪上半叶
西方教育实验传入
教育改革(学制、学校改革,课程、教材、管理变革)
方法论得失反思(移植、改造、融合、创新)
20世纪下半叶
学习与批判1949-1957(马克思为指导,学习苏联、学制和方法改革)
自力更生、创建中国化教育1958-1966)(效果不好,受政治、苏联影响)
全盘否定之前(1966-1976)文革
批判四人帮,重建教育学科体系(1976-1989)(转折、进步、研究方法、意识觉醒、六五计划、研究繁荣发展(课题拓展、深度、方法更新、学科生长发展))
新繁荣时期20世纪90年代(自上而下推动教育科研行政力量,自发自觉基层力量,科研大学科研力量,三结合的研究力量)
思考与练习
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理论都影响教育研究,不是线性关系
思维方式影响最大,各种思维方式之间的转变,是以新的包容旧的进行迭代的
教育立场(中国教育不能失去自己立场,弘扬文化底蕴,形成自己的框架体系
当前我国现状认知
第三章 教育文献检索
教育文献概述
教育文献的含义
记录有关教育科学的情报信息和知识的载体
教育文献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
科学研究的基础、贯穿于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
有助于选定研究课题,确定研究方向
可以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
可以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
教育文献检索的基本要求
准确性:检索要认真仔细
积累性:勤于积累
批判性:善于思考
真实性:确认文献的真实性
教育文献综述的报告的撰写
文献综述报告的含义及其作用
文献综述报告的基本内容
文献综述报告的格式与内容安排
绪论
文献检索的主题、范围和方法
历史发展状况和评价
当前研究状况和评价
趋势展望
文献研究的结果和结论
研究改进建议
参考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报告的注意要点
第四章 教育观察研究
教育观察研究概述
教育观察研究的含义
研究者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领域的某一种现象及其变化过程进行全面、细致地深入观察,从而获得比较客观的教育材料、教育规律的一种方法。
教育观察研究的特点
目的性
客观性
有翔实的观察记录
观察的能动性
教育观察研究的优缺点
优点
简便易行,所获资料的可靠性较高,可纵贯分析教育现象
研究范围广泛,不必使用特殊设计的观察仪器,不需要特殊条件,适用于广大的研究范围
观察法不妨碍被观察者的日常学习、生活和正常的发展,因此不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缺点
不能判断为什么,,只能说明有什么和是什么的问题
由于观察情景和观察时间的限制,在观察人数较多和且分散的情况下应用较为困难
由于教育现象的复杂性和且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对教育对象缺乏控制,观察项目归类的推论性太多,会影响研究的信度
观察研究往往取样小,观察的资料琐碎,且不易系统化,普遍的程度不高,将研究推论到其他总体中时,应小心谨慎
易受观察者的主观因素影响,观察结果的代表性不够高,有些观察活动可能使观察结果失真
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类型
自然情景中的观察和实验室观察
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参与式观察与非参与式的观察
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的观察
教育观察研究的实施程序
界定研究问题、明确观察的目的和意义
做好观察准备
编制观察提纲
实施观察、收集、记录资料
分析资料、得出研究结论
教育观察研究的记录方法
描述记录
日记描述法
轶事纪录法
连续记录法
取样记录
时间取样
事件取样
行为检核
第五章 教育调查研究
教育调查研究概述
教育调查研究的含义、特点及其优缺点
教育调查研究的类型
普遍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
现状调查、相关调查、发展调查、预测调查
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调查表法
教研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
确定课题、选择调查对象、确定调查方法和手段、编制和选用调查工具、制定计划、实施调查、整理和分析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的含义、特点及其优缺点
问卷的类型
问卷的构成
标题
前言和指导语
问题和答案
结束语
问卷的设计
设计的基本要求
问题的形式
问题答案的格式
问题的顺序
相倚问题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访谈调查
访谈调查的含义、特点及其优缺点
访谈调查的类型
结构性访谈和非结构性访谈
一次性访谈和重复性访谈
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
访谈调查的过程
选择访谈对象、准备访谈提纲和计划、正式访谈、访谈资料的分析和整理、完成访谈调查报告
访谈调查的艺术与技巧
测量调查
测量调查的含义、特点及其优缺点
测量调查的类型
定名测量
定序测量
定距测量
比率测量
学业成就测量
智力测量
能力倾向测量
人格测量
测量调查的评价指标
信度
效度
难度
区分度
测量调查的实施步骤
第十章 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
教育研究报告的主要类型
教育调查报告及其构成
题目
前言
正文
结论和建议
附录
教育实践报告及其构成
题目
前言
方法
结果
分析和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和附录
学术论文及其构成
标题
内容摘要
前言
正文
结论和讨论
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
教育研究报告撰写的基本要求
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的基本要求
在科学求实的基础上创新
观点和材料一致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鉴吸收
书写格式符合规范,文字精炼、简洁,表达准确完整
高质量教育研究成果的基本特点
第九章 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
资料整理的意义
资料整理的步骤
教育研究资料的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的含义
定量分析的方法
SPSS在教育资料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教育研究资料的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的含义
定性分析的过程
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
第八章 教育叙事研究等
教育叙事研究
教育叙事研究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叙事研究的概述
教育叙事研究的主要类型
教育叙事研究的一般步骤
教育历史研究
教育历史研究的概述
教育历史研究的一般步骤
教育比较研究
教育比较研究的概述
教育比较研究符日基本类型
教育比较研究的一般步骤
教育比较研究的方法要求
第七章 教育行动研究
教育行动研究概述
教育行动研究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行动研究的主要类型
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和优缺点
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
计划
行动
观察
反思
第六章 教育实验研究
教育实验研究概述
教育实验研究的含义
教育实验研究的特点及其优缺点
教育实验研究历史发展的两条基本线索
教育实验研究的主要功能
教育实验研究的基本类型
实验室研究与自然实验
探索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
单因素实验与多因素实验
单组实验、等组实验、不等组实验与轮组实验
前实验、准实验和真实验
教育实验研究的基本程序
教育实验研究的基本程序
教育实验研究的含义、步骤、原则
教育实验研究的效度
教育实验研究效度的含义
教育实验研究的内在效度
教育实验研究的外在效度
教育实验研究中的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之间的关系
教育实验研究的变量控制
教育实验研究变量控制的含义
教育实验研究变量控制的主要方法
教育实验设计的基本类型和主要格式
教育实验设计的基本类型
教育实验设计的主要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