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八年级上册历史思维导图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2)思维导图,包含戊戌变法、 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 军侵华等。
一篇关于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思维导图,包含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与民族危机的加剧(2)
戊戌变法
时间
1895年春公车上书 拉开序幕
1898年6—9月 正式实施
1898年9月21日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
变法失败
代表人物 康有为、梁启超、光绪帝等
内容
政治
裁撤冗员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经济
保护和鼓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文化
改科举 废八股
开办新式学堂,创办京师大学堂
军事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意义
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义和团运动
兴起背景 19世纪末
帝国主义侵略加剧
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
性质
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
发展
清政府以“招抚”代替“剿灭”,承认其合法性
打出“扶清灭洋”的旗号
1900年夏 控制京津地区
失败 1900年8月 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意义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八国联 军侵华
开始时间
1900年6月
斗争过程
廊坊阻击战
大沽炮台守军顽强阻击
天津保卫战 聂士成壮烈殉国
7月中旬 天津失陷
8月14日 攻陷北京
签订《辛丑条约》
时间 1901年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划定使馆界,列强可驻兵
拆除大沽炮台
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 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影响
近代史上赔偿数目最庞大, 主权丧失最严重的条约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