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抗美援朝时间线
为了了解抗美援朝的整体发展脉络,梳理了抗美援朝时间线,包括前期的历史背景,入朝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直至志愿军回国,完成使命。这个过程中几场战役同时进行,边打边谈,过程相当复杂。 材料取决于国家记忆纪录片以及网上的相关资料(尤其看完纪录片,最大的感受是国家领导人有胆有谋的大智慧,以及人们抗战的精神)。如有补充,欢迎评论留言。
编辑于2023-12-11 11:08:57
1945.8.15
在朝鲜的日本投降。以三八线为界,以北为苏军受降区,以南为美军受降区。
1945.12.27
莫斯科会议达成协议,由驻朝鲜的美苏司令部组成联合委员会,协助南北朝鲜建立一个统一的临时政府。但双方存在问题分歧,未能实现。
1948.8.15
大韩民国成立。领导人,李承晚。
1948.9.9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领导人,金日成。
1948.10
苏联把北部行政权移交朝鲜政府。
1948.12.25
苏军全部撤离朝鲜。
朝鲜南北正式分裂。但双方都不放弃统一目标,三八线附近时有摩擦。
朝鲜半岛分裂
1950.6.25
朝鲜战争爆发。
1950.6.26
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驻日本的美国远东空军协助韩国作战。
1950.6.27
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
朝鲜人民军南进,美国干涉。
1950.6.28
朝鲜攻占汉城。
毛泽东发表讲话,号召“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
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发表声明。
1950.7.1
美国史密斯特遣队乘飞机进入南朝鲜釜山。
1950.7.5
美军与朝交火,正式全面进入朝鲜。
1950.7.6
周恩来再次发表声明,中国人民坚决反对。
1950.7.7
联合国军成立。任命美国将军麦克阿瑟为联合国军总司令。
1950.7.13
中国东北边防军正式成立。
1950.8.31
朝鲜占领了90%以上的地区和92%以上的人口。后发起釜山战役,先遣部队打到了北纬35度线上,但是此后战局处于胶着状态。
1950.9.15
美军仁川登陆。
1950.9.22
美军轰炸中国安东(今丹东)。
1950.9.30
南朝鲜军率先越过三八线。
周恩来发表讲话,警告美国。
1950.10.1
朝鲜向中国提出出兵援助请求。
1950.10.2
开会讨论局势和出兵问题,多数人不赞成。
1950.10.3
金日成和朴宪永联名写给毛泽东的求援信面呈毛泽东。
周恩来约见印度驻华大使,向美传达,美军企图扩大战争,我们要管。美置之不理。
1950.10.4
开会讨论出兵问题,彭德怀中途参加,仅做记录未发言。
1950.10.5
会议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战略决策。 决定由彭德怀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1950.10.8
中央军委决定东北边防军改为人民志愿军。
周恩来、林彪到苏联与斯大林见面。斯大林提出,苏联空军需要两到三个月的准备才能出动,且苏联空军不能到朝鲜境内作战,只在鸭绿江上空作战。
1950.10.16
志愿军先头部队率先从辑安(今集安)秘密渡江,进入朝鲜。
1950.10.19
联合国军占领平壤,企图迅速占领整个朝鲜。
美国飞机多次侵入中国领空,轰炸丹东地区,战火即将烧到鸭绿江边。
首批入朝部队开始跨过过鸭绿江,秘密进入朝鲜。
美军越过三八线,威胁中国安全。
从1950年10月25日-1951年6月10日,为抗美援朝战争第一阶段。 这个阶段,中朝军采取以运动战为主,与部分阵地战、游击战相结合的方针,连续进行了5次战略性战役。其特点是:战役规模的夜间作战和很少有战役间隙的连续作战,攻防转换频繁,战局变化急剧。
1950.10.25-1950.11.5
第一次战役——初步稳定战局。 将“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击退到清川江以南,粉碎了“联合国军”在感恩节(11月23日)前占领全朝鲜的计划,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为以后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主要战役:两水洞战役(首战首捷,10.25作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云山战斗(11.1志愿军首次与美正面战斗),抢占黄草岭。
1950.11.6-1950.12.24
第二次战役——站稳脚跟,扭转战局。 麦克阿瑟发动圣诞攻势,一路向北,企图统一朝鲜。 志愿军采取“诱敌深入,寻机各个歼敌”的方针,彻底粉碎了“联合国军”占领全朝鲜的企图,解放了朝鲜北半部除襄阳外的全部地区,将战线推至“三八线”,并占领“三八线”以南瓮津半岛和延安半岛,迫使“联合国军”由进攻转入防御,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战局。
主要战役: 西线清川江围歼战,其中奇袭德川,穿插三所里,抢占龙源里,血战松骨峰(《谁是最可爱的人》) 东线长津湖之战(冰雕连3个),马良山(首次多兵种联合作战),收复平壤(12.5),收复兴南。
英雄人物:第38军万岁军,杨根思(第一位特级英雄)。。。
1950.12.4
中朝成立联合司令部,实现统一指挥。
1950.12.14
由印度代表13个中立国家提出关于朝鲜停战的提案在联合国大会获得通过。表示愿意与中国谈判停战问题。但停战的前提是不要越过三八线。(以利其整军再战)
1950.12.15
联合国军撤至三八线以南。
1950.12.22
周恩来发表声明:中国不会上联合国所谓"停火"方案的当,除非一切外国军队撤出朝鲜半岛,美国武装撤离台湾海峡,中国政府获得它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否则决不停止战斗。
1950.12.31-1951.1.8
第三次战役——越过三八线。 原子弹核威胁,台湾国民党参战提议都被否决后,提出和谈停火。 志愿军必须越过三八线,否则政治上不利,所以继续南进,打第三次战役。 采取正面突破、穿插迂回、分割围歼的战法,快速突破“联合国军”的“三八线”既设阵地和纵深防御,粉碎其争取时间、整军再战的企图,将战线推进到北纬37°线附近地区。
主要战役:突破临津江(趟冰过河);佛弥地阻击(最原始的方式截停重坦克30多辆);血战复古里(军号吓跑英军);高阳追击战;解放汉城(1.4)。
英雄人物:李光禄(爆破重型坦克),郑起(军号手)。。。
1951.1.25-1951.4.21
第四次战役——积极防御,掩护后方集结。 联合国军趁志愿军在三次战役后极度疲劳,不少伤亡情况下,恢复攻势。志愿军在未经休整补充的困难情况下,实施积极的防御作战,掩护了军后续兵团集结,为进行第五次战役创造了有利条件。使敌人平均每天付出900人伤亡的代价才能前进1.3公里。 此战役中后期采取轮番作战方针,三番军队轮番入朝。正面战场转向运动防御作战,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
主要战役: 白云山血战(《歌唱白云山》);血战京安里;横城反击战;苦战砥平里;七峰山(一个步兵班阻击坦克连,反坦克英雄班); 中朝主动撤离汉城(3.13);联合国军进入汉城(3.15)。
英雄人物:曹玉海,雷保森。。。
1951.4.11
麦克阿瑟离任,李奇微接任最高司令。
1951.4.22-1951.6.10
第五次战役——挫败联合,逼迫谈判。 是朝鲜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挫败了"联合国军"以侧后登陆配合正面进攻、在朝鲜蜂腰部建立新防线的企图,摆脱了第四次战役时的被动局面,锻炼了新入朝的部队。联合国军不得不转入战略防御,并接受停战谈判。
主要战役:金华分割战;雪马里围歼战(英皇家陆军双徽营);围歼县里;坚守铁原、平康、金华三角区(志愿军的后勤补给平原);朴达峰阻击拉锯战。
英雄人物:柴云振。。。
第一阶段攻防转换频繁,战局变化急剧。
从1951年6月11日至1953年7月27日,为抗美援朝战争第二阶段。 中朝军执行“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以阵地战为主,进行持久的积极防御作战。其特点是:军事行动与停战谈判密切配合,边打边谈,以打促谈,斗争尖锐复杂;战线相对稳定,局部性攻防作战频繁;战争双方都力图争取主动,打破僵局,谋求于自己更有利的地位。
1951.6.23
苏联副外长马立克建议双方停火谈判。
1951.6.26
杜鲁门发表演讲表示愿意谈判。
人民日报社论表示支持马立克的建议。
1951.6.30
李奇微通过广播向朝鲜发出和谈信息。
1951.7.1
朝中发出同意停战谈判声明。 (李克农主持代表团工作,乔冠华协助。中方谈判代表是邓华、解方。)
1951.7.10
双方在开城来凤庄进行停战谈判。 (中朝:中2人朝3人。联合国军:美4人南朝1人。) 美拒绝把一切军队撤出朝鲜列入谈判议程。撤军问题分歧。
1951.7.12
美带20名记者进入会议区,以朝中拒绝为借口,中断谈判。以记者采访作为条件。
1951.7.15
谈判恢复。撤兵问题僵持不下后休会。
1951.7.26
双方达成五项谈判议程
1.通过议程; 2.确定双方军事分界线,以建立非军事地区; 3.在朝鲜境内实现停火与休战的具体安排; 4.关于战俘的安排问题; 5.向双方有关各国政府建议事项。
因军事分界线问题陷入僵局中断。联合国军拒绝以三八线为界的提议。以“补偿”其海空军优势为由(后又以陆军弱为补偿理由),企图不战而取得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1951.8.18 -1951.9.18
夏季防御战。 联合国军采取“逐段进攻,逐步推进”的战法,连续发动了夏、秋季局部攻势。仅攻占部分高低,伤亡惨重,打出“伤心岭”。损兵折将后,基本停止。
主要战役:注坡里,德寺里,西方山,斗流峰,中马山,巨室里。。
1951.8.18-1952.6
反绞杀战。 同时,美空军大规模轰炸朝鲜北部铁路枢纽,进行绞杀战。企图停滞志愿军后勤补给。反绞杀期间,志愿军集中兵力,重点保卫策略。创造顶牛过江,造钢轨架浮桥法等。打开对三角区的封锁。志愿军和苏联空军参战,打出米格走廊。 1951年底,成立前方运输司令部,统一协调朝鲜北部铁路系统的抢修、运输和高炮部队的对空作战,保障交通运输。
攻占大和岛 小和岛,首次陆空联合作战。
英雄人物:杨连弟,郭金升(研究拆弹),李汉(首次击落美飞机),刘涌新(首创击落F86),赵宝桐(击落飞机最多,空战之王),王海(大机群战斗5:0胜),孙生禄(空中突击手),刘玉堤(孤胆英雄),张积慧(击落戴维斯)。。。
1951.8.19
南朝鲜军非法进入中立区并射杀志愿军姚庆祥排长。 双方联络官代表在新闻代表目睹下进行调查。 举行追悼会,强烈谴责。
1951.8.22
美轰炸朝中谈判代表团驻地。 次日朝中建议谈判停开,等待对方答复。
1951.9.29-1951.10.22
秋季防御战。 夏秋防御战役,是刚刚转入阵地防御,工事不坚,洪水为患,后方交通遭严重破坏,供应困难等极为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的。志愿军创造坑道筑城。联合国军占领了一点土地但损失惨重。
主要战役:马良山攻防战。。。
1951.11.6
美国政府指示李奇微不要中断谈判,也不要陷入僵局。
毛泽东指示可在次日提出就地停战,双方各后撤2公里作为非军事区的方案。
1951.11.27
双方就军事分界线划分达成协议。 确定以双方实际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并由此线后退2公里建立非军事区。
1951.12.11
战俘问题分歧。美反对全部遣返战俘,提出“一对一”交换和“自愿遣返”(强迫扣留)。
1951.12-1952.8
阵地防御战。 志愿军创造性地建成了以坑道工事为骨干、同野战工事相结合的支撑点式的坚固防御体系。从由带机动性质的积极防御,转为带坚守性质的积极防御;由主要用于坚守战线、消耗敌人的阵地防御,逐渐转向以歼灭敌人为主的阵地进攻。冷枪冷炮杀敌运动。
英雄人物:张桃芳(神枪手),李景禄(神枪手),伍先华,邱少云。。。
1952.1-1952.12
反细菌战 美军投放细菌昆虫等,范围扩大到中国东北地区。宽甸事件。国内加紧试验判明菌种,防疫动员,舆论谴责,发动反细菌战运动,并提请苏联协助。全世界舆论谴责。
1952.5
在关于停火休战的具体安排和双方有关各国政府建议事项,这2个议程达成协议。 仅剩战俘问题。
1952.5.7
巨济岛战俘营事件。 美对战俘施行酷刑甚至杀害。朝中战俘示威并将美准将抓入战俘营。释放后,美对朝中战俘数次屠杀。引发国际舆论。
志愿军公开优待联合国军战俘的照片,粉碎对方莫须有的指责。之后联合国军战俘成立和平委员会,打出反战标语。
1952.5.12
李奇微离任,克拉克继任联合国军总司令。
1952.9.18-1952.10.31
秋季战术反击战。 有选择地对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 营以下兵力防守阵地实施的具有战役规模的进攻作战。
1952.10.8
停战谈判中断。
1952.10.14-1952.11.25
上甘岭战役。 杜鲁门竞选总统,企图以朝鲜战争作为筹码,集中火力不惜一切代价企图取胜。期间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高水平。
英雄人物:孙占元,牛保才(身体接通电话线),黄继光,龙世昌,胡修道。。。
1953.1.20
艾森豪威尔入主白宫,就任总统。
1953.2.2
艾森豪威尔发表演讲,警告中国,如果再不让步就要大打,甚至动用原子弹。
1953.2.4
周恩来指出如果仍然执行杜鲁门政府的政策,中朝人民将继续斗争下去,并且是有充分准备的。
1953.2.22
克拉克建议立即遣返身体适宜旅行的重病重伤被俘人员。
1953.4.26
停战谈判复会。美反对朝中遣返提议。
1953.5.13
美提出对战俘就地释放。谈判再度陷入僵局。
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打响。
1953.5.13-1953.7.27
夏季反击战役 以打促谈,促进谈判进程。
1953.6.8
双方就战俘安排达成协议。至此,各项议程全部达成协议。 6.15,重新校订军事分界线完成。
1953.6.17
南朝鲜对朝鲜战俘陆续就地释放,至6月底。并叫嚣强行编入南朝鲜军队。 李承晚破坏协议,并反对停战。
1953.7.13-1953.7.27
金城战役。 重点打击南朝鲜军。是入朝以来志愿军集中火炮最多,火炮最强的一次战役。
主要战役:奇袭白虎团。
英雄人物:李家发,杨育才。。。
1953.7.19
双方谈判代表在所有问题上达成协议。
第二阶段,边打边谈,以打促谈。
1953.7.27
在板门店签订停战协议。
上午(板门店),朝中首席代表:南日。联合国军首席代表:哈里逊。 下午(汶山),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 晚上(平壤),朝鲜最高司令:金日成。 次日上午(开城),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
1958.10.26
志愿军已全部撤出朝鲜。(战后志愿军帮助朝鲜重建)
1994.12.15
派驻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朝中方面的志愿军代表团从朝鲜平壤奉调回国,标志着中国人民志愿军正式完成了历史使命。
谈判线
战争始末
入朝战争2
入朝战争1
战争背景
抗美援朝时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