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中历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中外历史纲要,包含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概况、 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新文化运动的开展等。
编辑于2023-12-12 08:39:3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概况
1.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1)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年)
①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
②1912年3月11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③1912年4月1日,孙中山解职,临时政府迁往南京。
③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被刺杀。“宋教仁案”发生后,7月革命党人发动了“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
④1913年10月10日,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其为正式大总统。
④1913年11月,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
④1914年5月,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后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连选连任。
⑤1914年8月,日本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要求。袁世凯最终于1915年5月被迫签订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条约”。
⑥1915年,袁世凯宣布接受帝位,推行君主立宪制,改年号为“洪宪”,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与此同时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护国战争爆发。
⑦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年号。
⑧1916年6月6日,袁世凯病逝。
(2)革命派维护共和的斗争
①反独裁:“宋教仁案”后,革命党人发动“二次革命”;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武力讨伐袁世凯。
1、时间:1913年7月—9月
2、交战双方:革命军VS北洋军
3、结果:由于敌强我弱、仓促应敌、作战缺乏统一指挥和战略协同,以革命派的失败告终。
4、性质:孙中山领导的南方革命力量为捍卫共和民国而进行的第一战。
②反称帝:1915年底,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布独立,并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
1、时间:1915年12月—1916年7月
2、交战双方:护国军VS北洋军
4、代表: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
5、结果:一举埋葬袁家王朝,再造共和。
6、性质:近代由中国资产阶级独立领导的一次革命运动,粉碎了袁氏复辟帝制的阴谋。
③护法运动:1917年8月,在广州召开的非常国会决定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推举孙中山为大元帅,联合西南军阀共同进行“护法运动”。结果,受西南军阀排挤,孙中山辞去大元帅之职,护法运动失败。
1、时间:1917年8月—1924年1月
2、目的:捍卫《临时约法》和国会
3、结果:孙中山联合地方实力派发动两次护法战争,皆以失败告终。表明依靠军阀不可能达到护法救国的目的。
4、意义:既是旧民主革命的最后一幕,又延伸到新民主革命的发轫阶段。标志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2.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1)军阀割据时期(1916—1928年)
①军阀割据形成的原因
a.是由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所决定的。是中国具有分散性的封建地主经济的必然产物。
b.是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质所决定的。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侵略政策也必然导致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列强在各自势力范围内扶植代理人)。
②主要的军阀派系及影响
a.主要军阀派系: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派系纷争,主要包括直系(冯国璋)、皖系(段祺瑞)、奉系(张作霖)三大派系,凭借手中掌握的军队,争权夺利。
b.影响: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2)军阀割据的主要表现
①军事上混战:直皖战争(1920年)、第一次直奉战争(1922年)、第二次直奉战争(1924年)等。
②政治上争权
a.府院之争:1917年5月,继任总统黎元洪免去段祺瑞的总理职务。
b.张勋复辟:1917年6月,张勋以调解府院之争为名,率兵入京,解散了国会。7月,张勋拥清废帝溥仪复辟,最终失败。
c.张勋复辟失败后,冯国璋代行大总统职权,段祺瑞就任国务总理,公然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
③外交上参战:为争取国际地位,抵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1917年8月14日,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协约国方面。中国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同时派遣十几万中国劳工赴欧洲前线。
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1.民族工业发展“短暂的春天”
(1)原因
①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条件。
②政府政策(实业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③反帝爱国运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的有力推动(特别是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④外部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短暂的春天
(2)表现
①以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开办的面粉厂、纱厂等为代表的一批民族企业迅速壮大起来(轻工业为主)。
②中国产业工人的人数也急剧增加,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3)特点
①从产生与发展看:先天不足(资本、技术、人才),后天畸形。
②从诞生环境看: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中,深受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③从地域分布看: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内地很少。
④从经济结构看: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纺织、食品等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⑤从地位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⑥从发展历程看: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制,具有曲折发展的特点。
2.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1)表现
①改用阳历。
②颁布剪发辫、易服饰和废止缠足的法律。
③革除“大人”“老爷”等清朝官场的称呼。
(2)特色:新旧并立、土洋并存成为主要特色,也体现了近代化缓慢发展的社会面貌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1)政治: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
(2)文化:辛亥革命后民主、自由、平等思想进一步传播,但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3)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短暂的春天”。
(4)社会:专制和愚昧牢牢地束缚着大多数国民的头脑。
2.兴起和发展
(1)开始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2)主要阵地:1917年1月,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北京大学和迁往北京的《新青年》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3)代表人物:胡适、李大钊、鲁迅、钱玄同、刘半农。
3.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思想主张
(1)拥护民主(“德先生”),反对专制。
(2)拥护科学(“赛先生”),反对愚昧。
(3)提倡文学革命,以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文学革命开始的标志)。
(4)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5)十月革命后,李大钊等人传播马克思主义
4.影响
(1)积极影响
①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性质),动摇了专制思想的统治基础(最大功绩),推动思想文化革新。
②民主与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促进了民众的觉醒。
③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伦理、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④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⑤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2)局限性
①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倾向。
②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③回避当时对军阀政府的实际斗争,也没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务。
④从后来的中国历史发展来看,新文化运动并未根除中国根深蒂固的专制集权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