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美术简史
《中国美术简史》是1996年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茂昌。这本书作为高校美术专业基础理论课的教材,主要讲了中国进入奴隶社会以来美术的发展历程及辉煌的艺术。
编辑于2021-06-18 19:07:20人间词话
词作境界的要求(1—9)
1.有境格自高
词以境界为最上
2.真假无须辨
理想与写实的差异是造境和写境
3.物我需两忘
境界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4.贵在境中得
无我之境优美
有我之境宏壮
5.道法缘自然
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
写实与理想密不可分
6.实情虚景乃境
喜怒哀乐也是境界
7.境于一字中
一字能点出全文的境界
8.大小非优劣
境界的大小不关优劣
9.境界为本也
兴趣和神韵不如境界
唐宋元明清词人诗作的鉴赏(10—52)
10.气象乃诗品
李白的诗词以气象取胜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忆秦娥》
差足继武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喜迁莺》—夏竦
11.一池春水皱
冯延巳词深美闳约
12.深致乃优美
“一流词人”一句话能概括词品
“画屏金鹧鸪”形容温庭筠词的风格
”弦上黄莺语“形容韦庄诗词的风格
“和泪试严妆”形容冯延巳词的风格
13.人正不易得
李璟的妙句知解人不易得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14.神秀出国色
词中三秀:句秀、骨秀和神秀
句秀:温庭筠之词
骨秀:韦庄之词
神秀:李煜之词
李煜词作鉴赏(15-18)
15.后主之情调
词至李煜而眼界始大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相见欢》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
16.难为赤子心
词人不失赤子之心
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故从政之所短,作词之所长。
17.后主性情真
李后主是性情愈真之人
客观之诗人,需阅世深,故材料丰。
主观之诗人,阅世越浅,性情越真。李后主是也。
18.爱以血书者
李后主之词以血书者也
赵佶与李煜的亡国之词,大小固不同矣。
冯延巳词作鉴赏(19-23)
19.开北宋风气
冯延巳词开北宋一代风气
20.池边梅自早
冯延巳词超过韦应物词
冯延巳: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醉花间》
韦应物:寒雨暗深更,流萤度高阁。《寺居独夜寄崔主簿》
孟浩然: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句》
21.“出”字何人道
欧阳修词胜过冯延巳词
绿杨楼外出秋千。《浣溪沙》欧阳修
柳外秋千出画墙。《上行杯》冯延巳
22.情多无处足
秦观学梅尧臣,欧阳修学冯延巳
23.细雨湿流光
“细雨湿流光”是咏春草绝调
林和靖《点绛唇》
梅尧臣《苏幕遮·草》
欧阳修《少年游》
冯延巳《南乡子》—细雨湿流光
24.望尽天涯路
《诗经·秦风·蒹葭》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晏殊
25.忧生亦忧世
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诗人之忧生也。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诗人之忧世也。
26.灯火阑珊处
成大事业必经三种境界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晏殊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凤栖梧》柳永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慕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辛弃疾
27.看今洛阳花
欧阳修词豪放中有沉着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玉楼春》欧阳修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玉楼春》欧阳修
秦观词作鉴赏(28-30)
28.古之伤心人
秦观词淡语有味
29.少游境凄婉
秦观词意境凄婉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踏莎行》秦观
30.秦词存《诗经》
秦观词的气象堪比古人
《诗经·郑风·风雨》
《楚辞·九章·涉江》
王绩《望野》
31.词中诗有气象
苏轼词和姜夔词有气象
32.在神不在貌
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
33.唯言情体物
周邦彦词创意之才少
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
34.妙语不必代
词忌用替代字
35.不可滥用代字
词用替代字不为工
36.美成词得荷之神理
周邦彦的《苏幕遮》得荷神理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姜夔
《念奴娇》
《惜红衣》
37.和韵似原唱
苏轼和韵词胜原唱
章质夫《水龙吟·杨花》与苏轼《水龙吟》
38.无一语道著
咏物之词以苏轼的《水龙吟》最工
史达祖《双双燕》次之
姜夔《暗香》《疏影》格调虽高,然无一语道著。
39.如雾里看花
姜夔的写景之作终隔一层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40.“隔”与“不隔”
隔与不隔之别
41写情和写景之不隔
42.虽高意境弱
姜夔词有格调而无意境
43.有性情境界
仅辛弃疾与北宋词人不相上下
南宋词人,白石有格而无情,剑南有气而乏韵
辛弃疾之佳处,在有性情,有境界
44.苏轼词旷达,辛弃疾词豪宕
45.苏轼词和辛弃疾词雅量高致
46.同归于乡愿
词分狂、狷、乡愿三等
苏、辛,词中之狂。
白石尤不失为狷。
若梦窗、梅溪、玉田、草窗、西麓辈,面目不同,同归于乡愿而已
47.是别有人间
辛弃疾的咏月词可谓神悟
48.周邦彦词旨趣放荡,史达祖词旨意贪
49.水光云影远
吴文英词也有写的出色的
50.心事已迟暮
以词中之句品评词人
梦窗之词“映梦窗,零乱碧”
玉田之词“玉老田荒”
51.夜深千帐灯
可谓千古壮观的境界
明月照积雪
大江流日夜
中天悬明月
长河落日圆
《长相思》之“夜深千帐灯”《如梦令》之“万丈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差近之
52.尽在自然中
纳兰容若词有真切的性情
文学词作的比较与批判(64-113)
53.词不易于诗
写词未必易于作诗
54.难以出新意
一切文体始盛终衰
55.如观佳山水
诗词有题而诗词亡
56.见真知者深
大家之作情真理深憾人心
57.诗词贵自然
写诗词应遵循的原则
58.小玉报双成
是否隶事是裁断诗人高下的重要依据
不用粉饰之字
不使隶事之句
59.文体尊卑论
王国维眼中的文体尊卑
60.能入亦能出
“出入说”是创造境界的重要途径
61.花鸟共枕乐
轻视外物与重视外物并举
62.空床难独守
抒发真情的词就不会是淫词、鄙词
情之所至,乃之动人
63.寥寥数语绝
《天净沙》得了唐人的绝句妙境
64.各有能不能
人又有所能有所不能
《秋夜梧桐雨》剧,沈雄悲壮,为元曲冠冕
《天籁词》,粗浅之甚,不足为稼轩奴隶
65.白石之慈悲
姜夔词仅有两句最喜欢
白石之词,最爱者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66.张狂之微笑
叠韵和双声在词的使用方面有技巧
67.叠韵不平仄
虽平仄有殊,皆叠韵也
68.诗词之盛衰
是否成为羔雁之具为诗词升降的关键
69.天乐殊笑人
作词力争第一义
70.方回少真味
北宋名家以方回为最次
71.创作之难易
易学者则难工,难学者则易工
72.诗词鸣不平
欢愉之辞难工,愁苦之言易巧
73.难觅之真我
文学上的习惯扼杀了许多天才
74.景语皆情语
一切景语皆情语
75.尽君今日欢
词家多以景寓情
76.境阔与言长
诗比词要境阔,词比诗要言长
77.不如言境界
境界是词之根本
气质、神韵不如境界
气质、格律、神韵,有境界三者随之
78.借古人之境
借古人之境界为我之境界
79.谁最工长调
格高千古的伫兴之作不能以常词论
长调周、柳、苏、辛为最工。
美成《浪淘沙慢》
屯田《八声甘州》
东坡《水调歌头》
80.后人不能学
辛弃疾的《贺新郎》语语有境界
81.开通押之祖
辛弃疾词和韩玉词开北曲四声通押之祖
《贺新郎》《定风波》
《东浦词·贺新郎》《卜算子》
82.不足比容若
纳兰容若为清朝“词坛三杰”之首
《水云楼词》颇有境界,惟存气格
《忆云词》精实有余,超逸不足
83.清尊北宋词
词家时代之说盛于清初
84.子龙彩花耳
生香真色与彩花的差异
85.浅论《衍波词》
《衍波词》中的佳作比得上贺铸词
86.论近人之词
学人之词,朱孝臧为极则
87.两首《蝶恋花》
宋徵舆词和谭献词寄兴深微
新样罗衣浑弃却,犹寻旧日春衫著
连理枝头侬与汝,千花百草从渠许
88.令人不能怀
《骛翁词》中最精妙的词是冯延巳词
89.陷深文罗织
一流词作皆是兴到之作
《菩萨蛮》《蝶恋花》《卜算子》皆兴到之作,有何命意
由今观之,受差排者,独一坡公已
90.画工化工殊
王国维反对贺裳论史达祖的观点
91.不乐闻此语
元好问说陈师道的苦思是白费精神
92.有词却无句
北宋词有句,南宋以后词无句
93.草窗玉田词
周密词和张炎词枯槁
94.不值许费力
张炎词只在字句上着功夫
自怜诗酒瘦,难应接许多春色
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
95.文山之风骨
文天祥词风骨高有境界
96.和凝《长命女》
《长命女》不减夏竦《喜迁莺》
97.若梅溪以降
北宋词不妨疏远
98.后人群附和
朱彝尊贬《草堂诗余》而推《绝妙好词》,后人群附和之。
99.词失之肤浅
南宋词大多失之肤浅
100.友人沈昕伯
友人沈昕的《蝶恋花》胜南宋词
101.用诗人之眼
政治家之言与诗人之言不同
102.小说不足信
宋人的小说多不足信
103.诗词之工拙
“沧浪”“凤兮”开楚辞体格
104.词家有篇句
能写有句有篇的词仅仅几个人而已
105.南宋俗子词
词宁失之倡优而不失之俗子
106.六一《蝶恋花》
屯田轻薄子
107.不可儇薄语
艳词可作而万不可作儇薄语
108.词人须忠实
词人对一草一木亦须有忠实之意
109.词集之格调
词集与诗集都有风格偏向
《花间》《尊前集》令人想起《玉台新咏》
《草堂诗余》想起《才调集》
《词选》想起《三朝诗别裁集》
110.明清人论词之失
古人论词都有其失
111.白石旷在貌
东坡之旷在神,白石之旷在貌
112.词尤重内美
姜夔,无内美而但有修能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113.诙谐与严重
诗人视一切外物为游戏之材料
诙谐与性质二性质,不可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