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毛泽东概论-邓小平理论
这是一张总结了毛泽东概论,这本书第五章,邓小平理论的知识内容,详细的归纳了邓小平理论的形成、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以及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编辑于2021-06-19 16:41:12邓小平理论
邓 小 平 理 论 的 形 成
形成条件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时代背景)
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历史根据)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现实依据)
形成过程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把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邓小平理论的起点
1982年党的十二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党全部理论和实践创新的主题
邓小平理论的命题
1987年党的十三大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阐述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第一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系统的概括
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轮廓的形成
提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1992年南方谈话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
南方谈话是邓小平理论的集大成之作, 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标志邓小平理论逐步走向成熟
1992年党的十四大
系统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十四年取得的巨大成就
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系统阐述了这一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对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杰出贡献
指出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1997年党的十五大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1999年将邓小平理论载入宪法)
邓小平理论的地位
邓 小 平 理 论 的 基 本 问 题 和 主 要 内 容
回答的基本问题
【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搞清【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的关键: 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
坚持(以公有制为基础)、(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共产党领导)、(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 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实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在改革中,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
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共同富裕
主要内容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邓小平理论活的灵魂及精髓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十三大)
当代中国国情: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三大)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最主要内容】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兴国之要)
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 体现了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
回答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政治保证问题, 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
坚持改革开放
回答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和外部条件问题, 体现了解放生产力的本质要求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根本任务不等于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步走”战略(党的十三大)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 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改革开放理论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第二次革命:改革开放
第一次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社会主义新中国
政治上
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
经济上
改革
制度不能改革,制度只能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
改革的实质和目标
改革(经济、政治及其他方面)体制
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判断改革成败的标准:三个是否有利于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旧)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新)
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理论要点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
市场经济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方针
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
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一国两制”
坚持一个中国(核心)
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前提、基础
两制并存
高度自治
提出是从解决台湾问题(国内战争遗留问题)开始的, 在实践中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澳门问题(殖民侵略遗留问题)
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邓 小 平 理 论 的 历 史 地 位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承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启后)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实践)
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和落后的…) 和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决定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
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社会性质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阶段,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初级阶段
发展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