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十、“五位一体”总部局
这是一篇记录了毛概、习新思、第十章、五位一体总部局的思维导图,详细的总结了五位一体总部局的内容知识,你值得拥有!
编辑于2021-06-19 16:47:26“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建 设 现 代 化 经 济 体 系
贯彻新发展理念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必不可缺
是什么?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为什么?
1、新发展理念立足于当前我国的新发展环境、新发展条件
2、是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厚植发展优势的重大抉择, 具有战略性、纲领性、领导性
怎么做?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
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关键
坚持创新发展,就是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
理论创新
最难最重要的
制度创新
科技创新
文化创新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坚持开放发展,就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不患寡而患不均”
全民共享
人人享有、各得其所
全面共享
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方面建设成果
共建共享
只有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
渐进共享
共享发展必将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
两个优先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一条主线
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三个变革
措施
推进增长动能转换,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全面提升实体经济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现由以价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
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化解过剩产能
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力度,更加注重调动和保护人的积极性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高素质的企业家、工匠、劳模是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坚持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市场供求结构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 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代化经济体系
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
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
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
六个体系是统一整体,要一体建设、一体推进
措施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
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
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推动实现经济发展由数量和规模扩张向质量和效益提升转变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努力实现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
激活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发 展 社 会 主 义 民 主 政 治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
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
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
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体系
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的治理体系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武装力量体系
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工作体系
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1+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间接的民主
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支持和保证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协商民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
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丰富了民主的形式,拓展了民主的渠道,丰富了民主的内涵
发展协商民主必须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统筹推进
政党协商、人大协商
政府协商、政协协商
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
社会组织协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人民政协工作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直接的民主
村委会,居委会,职工代表大会
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爱国统一战线
社会主义劳动者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
这个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
措施
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十六字方针
支持民主党派更好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职能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
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
把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来抓
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
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做好统战工作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坚持“一国两治”,推进国家统一
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治”方针
1、必须始终准确把握“一国”和“两治”的关系
“一国”是实行“两治”的前提和基础
“两治”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
“一国”是根,根深才能叶茂
“一国”是本,本固才能枝荣
“一国两治”的提出首先是为了实现和维护祖国统一
国家主体坚持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是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保持繁荣稳定的前提和保障
2、必须始终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牢牢掌握港澳的全面管治权
政治
3、必须始终聚焦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经济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是香港,澳门的立身之本,也是保持香港、澳门国际地位和解决香港、澳门各种问题的金钥匙
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
4、必须始终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社会
要坚持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
要增强港澳同胞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
扎实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的三大历史任务之一
新时期党的三大历史任务
推进现代化建设
完成祖国统一
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措施
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
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正确道路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
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九二共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九二共识”: 是两岸关系对“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这一客观事实和现状的共同确认
坚决反对和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独”
“台独”损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台海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
秉持和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
携手同心共圆民族复兴中国梦
台湾的前途系于国家统一,台湾同胞的福祉离不开中华民族的强盛
推 动 社 会 主 义 文 化 繁 荣 兴 盛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意识形态
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道路
措施
要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共的“真经”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是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内在要求
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舆论历来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好的舆论可以成为
发展的“推进器”
民意的“晴雨表”
社会的“粘合剂”
道德的“”风向标
不好的舆论可以成为
民众的“迷魂汤”
社会的“分离器”
杀人的“软刀子”
动乱的“催化剂”
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要建设好网络空间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
要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根本在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担当
总的要求是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做到
守土有责
守土负责
守土尽责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
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能否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效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国家层面 (建设什么样的国家)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社会层面 (建设什么样的社会)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公民层面 (培育什么样的公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提炼出来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灵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主题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精髓
社会主义荣辱观
基础
价值观是价值体系的内核凝练和集中表达
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
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相同点:两者方向一致
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
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
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价值表达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引领
不同点:二者各有侧重
价值观更加突出核心要素,更加注重理念表达、更加强化实践导向
措施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
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
发扬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
习近平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概括
伟大创造精神
伟大奋斗精神
伟大团结精神
伟大梦想精神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政党的精神旗帜
文化强国是指一个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这种力量表现为
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国民
发达的文化产业
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措施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
事关国运兴衰
事关文化安全
事关民族精神的独立性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发展文化事业
要坚持政府主导
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
发展文化产业
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
使之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的体制机制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坚 持 在 发 展 中 保 障 和 改 善 民 生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措施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放在优先位置
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鼓励勤劳守法致富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增加低收入者收入
调节过高收入
取缔非法收入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社会保障体系发挥兜底作用,保障全社会成员基本生存与生活需要
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 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重点任务: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
确保2020年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
措施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坚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 社会治理体制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系统治理
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依法治理
加强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
源头治理
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综合施策
树立法治思维,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
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是保持社会安定团结良好局面的关键
完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机制
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人是社会的主题
一个社会是否文明进步,安定和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社会治理的中心要向基层下移,落到城乡社区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指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以经济安全为基础
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
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
措施
2体系+2建设+1教育
完善国家安全体系
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
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
对内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建设平安中国
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建设和谐世界
统筹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
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
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
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
统筹发展问题和安全问题
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
富国才能强兵,强兵才能卫国
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
打造命运共同体
推动各方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
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公共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体现
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
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
推进平安中国建设
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
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
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
加强国家安全教育
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责任
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社会建设的根本任务
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建 设 美 丽 中 国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