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17世纪文学
这位是一篇记录了《外国文学史》17世纪文学知识内容的思维导读,详细的归纳了17世纪文学的知识内容,建构式知识框架,助你轻松识记!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第二职业规划书
记一篇有颜又有料的笔记-by babe
伯赞学习技巧
17世纪文学
概述
古典主义文学
定义:17世纪欧洲的主要文学思潮,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政治上的妥协物。
产生背景
路易十四的爱好与政策
笛卡尔的唯理主义哲学基础
思想特征
政治思想上主张国家统一
宣扬理性,要求克制人欲
抨击贵族,批判资产阶级
悲剧以帝王将相、宫闱秘事为题材
艺术特征
取材于古希腊罗马文学
严格的艺术规范:三一律
一日一事一地
语言精炼、华丽、典雅
人物塑造类型化
各国成就
法国
高乃依《熙德》
让.拉辛《安德洛玛克》
悲剧代表人
拉封丹《寓言诗》
喜剧
布瓦洛《诗的艺术》
理论家
帕斯卡尔
散文
英国
德莱顿
蒲柏
《夺发记》
巴罗克文学和清教徒文学
巴罗克文学
形成:16世纪下半叶~17世纪上半叶,起源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兴盛于法国
特点:富丽繁复、精雕细刻
成就
西班牙
阿尔戈特:夸饰主义
比喻新奇,形象奇特,典故冷僻,词汇夸张,句式对偶
卡尔德隆《人生如梦》
德国:格里美尔豪森《痴儿西木传》
语言通俗幽默生动
小说:于尔菲《阿斯特蕾》
诗歌
重视古怪的、荒唐的东西,精于隐喻和反衬
影响:艺术手法对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直接作用,对19世纪以来的拉美文学也有深刻影响。
清教徒文学
思想特点:反铺张豪华的宗教仪式和贵族奢侈的生活方式,提倡勤俭节约
代表作家
弥尔顿:《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
班扬:《天路历程》
莫里哀
生平和创作
阶段
第一阶段(外省12年)
第二阶段(1659~1663)开创期:《可笑的女才子》《太太学堂》
第三阶段(1664~1668)成熟期:《伪君子》《恨世者》《吝啬鬼》
第四阶段(1669~1673)《司卡班的诡计》《贵人迷》《没病找病》
喜剧思想内容:
直接描绘现实
讽刺功能
强烈的战斗精神
对大贵族作了无情抨击
对下层人物的描绘没有偏见
艺术成就
风俗喜剧和性格喜剧,从根本上改造了旧喜剧
善用闹剧手法
善于从情节和场景中制造笑料
利用地位颠倒和意想不到的逆转来产生喜剧效果
语言的笑料同样丰富多彩
《伪君子》
主要人物:达尔杜弗、奥尔贡、桃丽娜、艾耳密尔、大密斯、白耳奈尔
达尔杜弗形象的揭露意义
深刻地揭露了教会势力的虚伪性和欺骗性。
达尔杜弗的伪善具有典型性
具有独特的创造性,以家庭争吵开头,间接塑造伪君子形象
对中心人物的描绘所花笔墨极为简练
喜剧手法与闹剧手法密切结合
采用重复手段:词句、行为、局面的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