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初中历史-三国思维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人教版历史第16课三国思维导图,包含官渡之战、 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等。
这是一个关于让友谊之树常青的思维导图,包含如何建立友谊、如何呵护友谊等。
这是一个关于道德与法治友谊思维导图,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三国
官渡之战
时代背景
军阀割据混战,人口锐减,百姓生活困苦,渴望统一
时间
公元200年
交战双方
曹操,袁绍
结果
曹操胜利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作用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
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
招揽人才,重用人才
实行屯田,重视农业
赤壁之战
背景
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准备统一全国
曹军占领荆州后,刘备,孙权联合迎战曹操
208年
曹操与孙刘联军
孙刘联军获胜
为三国鼎立局面奠定了基础
曹操失败的原因
曹操
官兵来自北方,远征江南,不习水战,水土不服(客观)
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轻敌,战术失误(主观)
孙刘联军
组成联军,计谋得当
三国鼎立
魏
曹丕
220年
定都洛阳
蜀
刘备
221年
定都成都
吴
孙权
229年
定都建业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退步?
政治
结束了东汉末年众多军阀混乱局面,实现了局部地区的统一
经济
三方互相牵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战乱,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全局
为西晋统一全国奠定基础